芻議農機技術操作人員安全管理

時間:2022-11-26 09:10:04

導語:芻議農機技術操作人員安全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農機技術操作人員安全管理

一、搞好農機安全生產,提高駕駛操作人員技術水平,落實農機培訓

1.怎樣做到育人為本、因地制宜、特色施教、質量第一的教學理念。

農業機械怎樣演繹更新換代、品牌款式、型體功能增多等等,它是勤勞者的智慧結晶,是歷史進步的產物,是當今發展國家的適用機器。如何使用和管理好,必須從人性出發,凡事以人為本。駕駛操作人員是實用技術者,我們是技術知識的教育者,貫穿在管理者工作實踐始終的核心就是責任。而責任具體指向目標,就是提高駕駛操作人員的實際技能,目的即搞好農機安全生產。本人總結為:關愛、尊重、引導、培養和激勵。新時期的農民思想活躍,須掌握其生活規律、機械流程、作業動態的新變化、新特點,從中找出原因、因人而異、對癥對藥、多措并舉。因機手所處的生活環境,農忙從事農田耕作、農閑時節務工,家庭上孝敬父母下照顧子女,風里來雨里去、早出晚歸、收入又低,積攢錢購回機械后,經過熟人介紹和自己摸索,就開始作業使用。不到農機監理部門入戶掛牌,很少人參加農機駕駛操作技術培訓、考取駕證,等到道路運輸行駛被查扣或發生事故后,這才倒逼于反悟,意識到機車上牌人持證具有法律性及其含意所在。從近幾年頻發農機事故案例分析來看,究其原因:①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結構大部分年輕化,他們文化程度比較低,對農機安全管理法律、法規、條例缺乏足夠的認識,法律意識淡薄;②在市場經濟驅動下,看到別人買農機經營賺錢,又聽說購機補貼得實惠,于是乎自己也購置農機,既搶時農務,又搞商務兼職,隨波逐流、忙前忙后,不愿參加農機培訓學習、從事農機作業時間短,缺乏應有的實踐經驗;③不認真學習,業務不精,所學的內容一知半解,沒有真正學好和掌握《道路交通法》、《駕駛技術與基本常識》;④安全防范責任心不強,部分機械零件損壞,不及時更換,拜金思潮盛行,依舊“帶病出勤”,遇到意外和危機情況,只能認命。目前,我們已深刻認識到農機駕駛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亟待提高。農機技術培訓與農機安全生產有必然聯系,農機事故的發生與駕駛操作人員業務技能有直接因果。我們并不缺教育理念,缺乏的是怎樣讓培訓效果變成現實的行動。應根據農業季節和不同區域機手的流程動態,做出不同課程安排,教學改革創新,打破過去灌輸式、模仿式、傳統式教學:①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農機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務來抓,突出教程中心是安全技術,轉型服務現代化培訓的辦學特色;②勤與機手溝通,構建友誼橋梁,傾聽朋友心聲,相互學習,從潛意識中激發參加培訓人員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③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機械功能與生產效率相結合;安全意識與操作常識相結合;典型事故案例與法律法規知識相結合。由淺入深,循環漸進;④妥善處理教務工作擠占時間和人員的行為,確保學習時間、學員、內容和效果四落實。

2.扎實推進農機崗前技術培訓工作,農機化技術學校勇擔重任。

為促進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不能人浮于事,擺架子,走形式,如同虛設。以往只想著收錢,講部門利益。凡是來參加技術培訓的學員只要是交了錢,美其名曰農機培訓費,一切都好辦。迎合了大多數學員免去上學授課、閱讀記錄、操作實踐、考勤考試、吃住交通開銷等諸多事宜,既費時費力、又影響期間少掙錢的心理,根本就沒有把技術培訓當回事,認為培訓只算作瞎折騰。從此失去了掌握科學技術就是先進的生產力,平安就是幸福這一理念。所以抱著僥幸心里,培訓作假、考試舞弊、結業發證、順利通過、皆大歡喜。當學員滿面春風來到農機監理站辦證,履行考試程序理論科目一:《道交法》、《農機駕駛操作技術及事故常識》時,個個傻了眼,唉聲嘆氣,怨聲載道,很難進入科目二樁考。如果這一現象長期任其發展下去,那么我們農機行業多年來奮斗的基業將付之東流。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記自己的職責,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拒腐防變,未雨綢繆,警鐘長鳴,銳意進取,造福人民,熱愛我們的事業,干好本職工作,向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轉變,以實際彰顯農機人的人格力量,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二、強化農機監理機構職能,全面提高監理隊伍綜合素質,是提升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要務

21世紀我們已邁進第二個十年,農機監督管理已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農業機械現代化持續健康發展,農機安全生產是基礎,基礎不堅固是制約農機發展的最大障礙。依靠提升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提供根本動力和堅強保障,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皥詻Q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農機監督管理體制。難點與著力點,如何解決在于人的思維創新。眾所周知,新生事物的產生,人是決定因素,如何發展取決于人的實際行為。一個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與農機管理機構密不可分,息息相聯。檢查和評論農機社會化服務水準,就是檢閱監理組織隊伍建設與政績。強化監理職能,提高隊伍綜合素質,是提振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的迫切需要,是一種必然選擇。落實科學發展觀,展望未來盛世長景,監管網絡信息化的互聯普及,進一步發揮安全工作者智慧與技能。農機駕駛操作人員智能化考試,也是農機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任務。嚴格考試紀律是對駕駛操作人員學習知識掌握技術的綜合水平測試,同時也是對農機培訓教學素質進行把脈。有些駕駛操作人員參加理論無紙化設備考試,電腦不會使用,電子樁考,思想緊張,無法通過。發生這種現象,歸于兩種原因所在:

一是客觀原因,即本文前面對農機市場形勢及駕駛操作人員特殊家庭生活環境所述的;二是主觀原因,駕駛操作人員自身對學習考試的態度和農機技術培訓教學質量。這是產生和影響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利因素,也是引發農機事故隱患的源頭問題。反映出農機機構是否發揮職能作用,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強不強,業務素質能力高不高。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不斷調整工作方式,改進學習內容,根據不同時期的培訓和考試,做出合理的方案計劃與實施。一是變單一式為多樣式;二是變考試式為交流式;三是變灌輸式為引導式;四是變強制式為疏通式。及時將問題反饋到農機培訓學校,做好駕駛操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而打消駕駛操作考試人員的思想疑慮和農機培訓學校的偏見。

在檢驗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上,只注重量而沒有質,不看單位風氣的變化和工作人員思想境界的提高,是不完美不全面的,而農機機構職能發揮作用效果和農機的監理團隊力量應該寫進政績考核歷冊。正確理解和處理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崗前技術培訓與農機安全管理之間的關系,是做好農機安全生產的前提保障工作,最終才能達到農機安全生產的目的,使農業機械化在農業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科學化、正規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維護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和諧穩定,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民富國強宏偉目標闊步前進。黨的十八大召開,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以實際行動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時刻牢記同志的重要講話:“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鞭r機監理基層業務多,任務重,工作量面向農村農民,經常需要擠占和挪用不少時間,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經常性的被滯后,被迫讓位眼前急辦代辦的業務,這極易導致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流于形式,錯誤地等待發生了農機特大事故后再重視抓農機安全生產管理?,F在的年輕人們價值觀、生活習慣、處事行為等受社會影響都不斷發生變化,農機安全生產也隨之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因此,如何做好社會經濟市場體制農業機械現代化技術培訓和監督管理工作,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張超單位:安徽省臨泉縣農機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