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技改現場受限空間安全管理探究
時間:2022-05-14 09:56:40
導語:檢修技改現場受限空間安全管理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火力發電廠檢修技改現場受限空間作業風險進行分析,對受限空間作業實施風險防控進行探討,以期達到有效管理受限空間作業風險的目的。
關鍵詞:檢修技改;受限空間;風險辨識;安全管理
為全面落實“節約、清潔、安全”的國家能源戰略方針,至2017年底,江蘇省要全面完成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環保設施改造任務,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機排放標準。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集中開工,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加上改造施工環境復雜、作業空間狹小、交叉受限作業多等不利因素,造成現場作業安全管控難度很大。檢修技改施工現場受限空間的作業管理,存在受限空間作業風險因素辨識不清,施工人員受限空間概念模糊、意識淡薄,安全培訓不到位,安全防控措施落實不徹底,應急救援手段不完備等問題。受限空間作業人員遇險時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施救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受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風險很大。為此,本文對受限空間作業實施風險防控了進行探討。
1受限空間概念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受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GBZ/T205—2007)第3.3條:“與外界相對隔離,進出口受限,自然通風不良,足夠容納一人進入并從事非常規、非連續作業的受限空間(如爐、塔、釜、罐、槽車以及管道、煙道、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船艙、地下倉庫、儲藏室、地窖、谷倉等)。從安全生產的角度,根據定義受限空間的必要條件應包括:至少可容納一人進入,且有進入的可能和需要;與外界隔離,進出口受限或阻塞;環境滿足常規作業要求,如常溫常壓等;有明顯作業風險,如缺氧、有毒有害氣體、觸電、高溫、機械傷害、高處墜落、噪聲等風險。發電廠常見受限空間適用區域有吸收塔、除氧器、高低加、空預器、凝汽器、原煤倉、壓縮空氣罐、管道、煙風道、儲油罐(箱)、事故漿液箱、工藝水箱、脫硝反應器、酸堿儲罐等封閉、半封閉場所。
2受限空間風險辨識
2.1受限空間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1)有害物質濃度超過立即威脅生命或健康的濃度。辨識:受限空間因通風不良、空氣成分復雜,造成有害物質濃度超過立即威脅生命或健康的濃度時,若作業人員未佩戴呼吸防護用品或呼吸防護用品因故障等原因失效,短暫接觸高濃度的有害物質即會對大腦、心臟或肺部造成終身傷害,對作業人員構成生命威脅。(2)缺氧。辨識:受限空間內的氧氣被電焊等作業大量消耗,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9.5%時,受限空間形成缺氧狀態,導致缺氧窒息事故的發生。(3)燃燒爆炸。辨識:受限空間內積聚了易燃易爆氣體(如可燃氣體的泄漏、可燃液體的揮發、可燃固體產生的粉塵等),遇到電弧、設備漏電等點火源后,達到上限會引起火災或爆炸,對受限空間內作業和附件人員造成嚴重傷害。(4)觸電。辨識:超過安全電壓、未配備漏電保護器、工器具電纜漏電。(5)機械傷害、噪音、灼傷、腐蝕等。辨識:受作業環境和勞動條件的影響。(6)墜落。辨識:未有效隔斷,存在孔、洞,護欄缺失。(7)中暑。辨識:高溫作業。(8)物理傷害和其它機械傷害。辨識:尖銳鋒利物體、不當工器具。
2.2受限空間作業風險辨識
(1)擅自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辨識:未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許可或施工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未按程序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證》或重新履行許可手續。(2)隔絕不可靠。辨識:設備隔離閉鎖不徹底,停電措施不到位,機械傷害風險大。(3)置換取樣不合格。辨識:通風不良,氧氣不足,自然或強制通風不徹底。(4)進出通道不暢。辨識:進出口通道設備、雜物堆積,阻礙人員進出。(5)缺氧、有毒環境中采取防護措施不當。辨識:未佩戴合格、合適的防護用具或使用不合格工器具。(6)監護人配備不足。辨識:監護范圍過大,監護措施不當,擅自脫離崗位,未履行監測職責。(7)應急措施不完備。辨識:應急預案未制訂,救援設備不足或措施不當,盲目施救。(8)未簽訂交叉作業協議。辨識:涉及動火、高處、抽堵盲板等危險作業組合,相應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未能辦理相關作業許可。
3受限空間安全管理問題
(1)在受限空間安全管理方面,石化行業受限空間大多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及易窒息物質,危險程度要比電力行業要大得多,管理也較嚴格。而在發電廠中,對動火作業、電氣作業等的風險控制相對較高,受限空間作業更多表現為工作環境問題,場所受限不便于作業展開,而對受限空間危害因素認識分析不足,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2)發電廠受限空間風險多集中在缺氧(環境缺氧、焊接耗氧)、外部流質進入(主要是蒸汽、水、煙氣、CO2、粉/塵等)、觸電(外部引入電源采取的安全措施不足)、內部轉動設備突然啟動、重物墜落等。(3)檢修作業前,檢修負責人在風險識別時沒有把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級別提高到相應的高度,而檢修人員對工藝系統不熟悉,缺乏受限空間作業防護知識,部分專業人員對受限空間危害因素認識不足,防護措施沒有落實到位,施工人員更加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受限空間安全管理難度較大。(4)發電廠檢修技改實際施工中,受檢修工期、作業范圍及作業人員配置等情況的影響,在脫硫吸收塔、煙道等受限空間多點檢修作業中,往往開具的是大范圍受限空間作業票,配備專責監護人數較少,存在工作范圍過大、作業面多專責監護人少、監護職責實際難以履行到位等問題。(5)受限空間作業條件限制,在對設備內部情況不明、作業前設備評估不徹底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在開具“設備內部檢查”工作票后即進入受限空間內部。在對受限空間內部進行檢查后隨即擴大工作范圍實施檢修作業,為圖省事未能及時重新辦理作業許可,導致受限空間作業條件變更,安全制度和管控措施不能落實,危及作業人員和設備安全。(6)受限空間作業風險評估不到位,對受限空間的概念認識模糊,導致在檢修技改施工中對受限空間的管理,局限于張貼受限空間標識、進出簽字登記等形式;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器設備缺乏、指定的作業監護人未經專題培訓不具備監護資格,不熟悉受限空間安全管理和職業危害防護相關知識,而對于受限空間現場監護檢測、應急救援設備配置、開展應急演練等方面的實際效果更是不能滿足現場需求。
4受限空間安全管理探討
(1)了解和收集《工貿企業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受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生產區域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結合NOSA“受限和密閉空間管理”元素進行梳理和辨識,制訂符合監管要求的公司內部規章制度,并落地實施。(2)對發電廠受限空間區域進行梳理,辨識受限空間高風險作業,組織討論并確認受限空間作業清單。在生產現場設置統一規范的受限空間標識牌、風險分析和管理制度,把受限空間作業納入風控體系動態管理。(3)有針對性開展受限空間風險防控和作業防護的培訓教育。多層次、分批次地組織開展對NOSA區域代表、工作票三種人、檢修技改施工單位的培訓活動。檢修技改期間具備條件的單位可在現場設置受限空間標準示范作業區,組織施工作業班組現場觀摩,參訓合格后準予開工作業。作業前,組織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專題受限空間安全教育,內容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4)完善操作系統和流程,增加受限空間作業要求。作業流程中增加受限空間作業許可審批流程和受限空間作業工作票,各級人員層層把關逐級落實,把制度要求和風險分析嵌入流程,把受限空間作業所涉及的風險點及控制措施制作成受限空間作業標準操作卡,固化為安全防控措施予以落實。(5)制定和完善受限空間作業處置預案,提高現場執行的可操作性,組織演練,評估效果。對于不符合現場實際和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和完善,保證突發事件的處置有規有效。(6)明確受限空間現場作業粉塵、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檢測責任分工,對檢測人員特別是施工作業監護人員,進行受限空間存在危害介質和檢測儀器使用方法的專題培訓,實操使用合格;依據受限空間危害因素辨識,根據需求配備充足有效的檢測器材。專責監護人配備便攜式有毒有害氣體和氧含量檢測報警儀器、通訊、救援設備。(7)受限空間作業前,明確安全作業指標要求,制訂專項施工措施,對中毒、防火、防觸電等危險源要制訂預控措施,落實責任到人并向作業人員進行詳細交底;對受限空間作業監護人資格進行確認,要求必須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8)加強受限空間作業的現場監護。對作業范圍復雜、作業面廣、作業點多的特殊受限空間作業,采取控制作業票工作范圍、增加現場監護人、分區分時作業等手段,對受限空間作業條件進行確認,嚴控擅自擴大作業范圍,變更作業內容的行為;受限空間因作業人員交換、與其它工種操作對象銜接或配合而暫停后繼續作業時,必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重新履行過程檢查、重新進行監測分析;規范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監督現場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和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加強受限空間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的巡回檢查,及時發現事故隱患,糾正違章違規行為,落實安全防控措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5結束語
檢修技改受限空間作業,作業環境復雜,不確定的危險因素多,一旦遇險,施救困難,因此各相關方應嚴格執行有關安全作業標準,加強宣傳教育,切實采取措施,保證檢修技改施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
作者:陳雷 單位:華潤電力江蘇大區
參考文獻
[1]GBZ/T205—2007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S]
[2]GB26164.1—2010電業安全工作規程[S]
- 上一篇:卷簾機安全管理幾點建議
- 下一篇: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