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行業安全生產依法監管探討
時間:2022-10-24 11:19:08
導語:燃氣行業安全生產依法監管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工業迅速發展,社會越發關注能源問題,燃氣作為清潔能源越發重要,但其燃易爆特性,極易產生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廈門市燃氣行業主管部門因地制地宜制定政策,對燃氣安全生產使用全過程依法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民生工程安全。本文從政府監管角度探討廈門市燃氣行業安全生產依法監管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燃氣;行業主管;安全生產依法監管;問題及對策
隨著社會對能源結構和環境的重視,燃氣因價低清潔成為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組成,但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極易產生燃燒爆炸事故,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從而形成發展與安全的矛盾。近年來,全國燃氣事故層出不窮,造成較大社會影響,而從廈門市燃氣安全行業監管角度看,安全形勢也十分嚴峻。依法監管,就是推動燃氣行業安全監管的深入變革,確保監管與發展相適應,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本文主要從監管角度出發,探討廈門市燃氣行業安全監管問題,介紹了該市在瓶裝燃氣市場安全依法監管的調整,分析其在燃氣行業依法監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實踐做法。
1燃氣行業生產現狀
廈門市燃氣行業由7家瓶裝液化氣企業、一家管道天然氣企業和四家車加氣站企業負責日常運營,擁有各類用戶數近200萬。其中,瓶裝液化石油氣使用分布廣泛,特別在居住環境惡劣的城鄉結合部,新居民安全意識低,“黑氣”現象猖獗,瓶裝液化氣安全難以用傳統模式開展監管;管道天然氣投入時間長,安全性往往受到工程質量、腐蝕老化、焊縫開裂、人為破壞以及自然災害等風險因素的影響,占壓及野蠻施工造成的錯挖、挖破泄露現象頻發;汽車加氣站安檢不到位和在工藝區使用電子通信設備等隱患頻現。
2燃氣行業安全監管問題
燃氣經營企業作為安全生產責任的主體,在廈門市多年實際燃氣行業生產管理過程中,因管理機制體制、企業利益驅使等方面因素,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實際問題。2.1制度建設滯后。原有行業監管依據《廈門市燃氣管理條例》施行至今已經17年,已無法適應新形式新問題,制度建設滯后,開展監管依據不充分。2.2組織架構缺失。各區未建立專門的行業監管部門,缺乏有效逐級管理架構與機制;行業監管涉及部門多,監管聯動工作機制建設不完善。2.3監管手段落后。特別是瓶裝燃氣市場,本身流轉復雜、時間長、步驟多,單純依靠人員以現場檢查為主的單一監管模式,時效性不足且根本無法覆蓋全過程。2.4企業主體責任不足。特別是瓶裝民營企業,利益至上的原則置其不顧法律法規,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力。主要體現在安全投入少、供應站承包制難以管理、僥幸心理強等方面。2.5事故影響大。廈門市2014年“9.19”及“11.25”兩次爆炸事件,傷亡嚴重,人民群眾財產損失巨大,帶來嚴重社會負面影響。
3廈門市燃氣行業依法監管具體措施
針對燃氣行業現有狀況,為規范行業生產行為,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市燃氣主管部門制定一系列措施,創新推進行業監管工作。3.1健全監管制度。2016年1月正式實施新的《廈門經濟特區燃氣安全監管若干規定》(以下稱“若干規定”),廢止原《條例》,解決多年來突出的管理問題及主要矛盾,分解職責,建立新的依法監管法律依據。若干規定分清各部門職責,明確燃氣經營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企業安全意識,對新問題新矛盾明確違法違規行為及其處罰標準,為多部門提供處罰依據。3.2完善監管架構。成立市區兩級燃氣管理中心,告別燃氣行業沒有具體管理機構的現狀,形成市燃氣管理中心主導、各區級中心聯動的“網格化”監管機制,明確市、區兩級中心的安全管理范疇,確立轄區管理職責。明確各區、各鎮(街道)、社區燃氣安全監管責任,要求配備燃氣安全專職人員,形成嚴密的分級和網格化管理模式,指明職責及管理范圍。3.3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推出“四統一,五必須”管理要求,對統一服務要求、企業經營規范、送氣工管理、供應站點關系等規范生產,明確各企業公布送氣電話,建立統一呼叫模式,切斷黑氣流通渠道;明確對用戶的安全責任,與非居民用戶簽訂用氣合同、開展培訓教育模式,改善用氣環境及用氣安全水平;明確供應站必須企業自營,防止站點合法身份非法經營;規定采用數字化管理,鋼瓶采取可追溯查詢管理。組織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及安全評價工作,隱患問題整改后專家復查,采取專家會診的方式整改難題,以停業整頓的模式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行燃氣行業誠信體系和“黑名單”制度,制定《廈門市市政園林林業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廈門市燃氣企業誠信行為管理辦法》,利用扣分及“黑名單”制嚴格管控企業違法違規行為。3.4建設智慧燃氣系統。燃氣市場龐大、分布廣、使用條件參差不齊的特點決定監管是個多元復雜的過程,單一的人力檢查模式不適合現代管理的需求,建立城市燃氣信息化系統,開展網絡化監管新模式工作迫在眉睫。按照《關于推進智慧燃氣建設實施方案》,制定統一標準,市、區監管平臺和企業信息化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針對鋼瓶可追溯流轉管控,對儲配站充裝、調撥、供應站入庫、送氣工配送、居民使用全過程實時跟蹤,掌握全市鋼瓶的直接流向。推動燃氣企業完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數據采集監控、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安防視頻監控、周界報警、統一呼叫配送客戶信息管理、危化車GPS管理、送氣電動車GPS系統、應急指揮調度等信息化子管理系統的建設。前期選擇300個危險區域安裝管道燃氣泄漏報警器接入信息化系統,實時監控燃氣管道的情況,使全行業全面進入信息化生產、管理時代。逐步建設信息化區級平臺,實現網絡化網格管理。鋼瓶實現實名制銷售,控制重瓶流向確保行業安全。3.5創新行業保險機制。依據行業調研及管理實踐,確定燃氣行業統一責任保險機制,這一創新模式屬全國首創。具備燃氣經營資質的七家企業參加統保項目,共同承擔保費,不增加用戶使用成本,為整個瓶裝燃氣行業投保。該模式解決企業各自選擇投保企業造成事故賠付標準不一、賠付時間長造成社會矛盾的問題。增加互助金新模式,保險公司根據理賠情況每年劃轉一定比例的保費作為互助金,解決事故中其他需賠付的地方,解決隱形矛盾。項目同時明確拒絕“黑氣”理賠,進一步限制“黑氣”生存空間。
4需全行業共同思考的問題
在監管中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其根源基本一致且難以在一段時間內取得較大改變,這些問題直接制約城市燃氣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供燃氣行業管理中共同探討。4.1送氣工管理。送氣員工普通存在基本文化程度低、社會背景較為復雜等問題,這極易造成部分送氣工自身操作能力差、責任心不強。送氣工違法違規問題嚴重,借助合格身份層層批發氣源甚至批發“黑氣”,造成實際送氣工無上崗資格證且不具備應急處理能力,同時可能將未銷售出的重瓶儲藏無任何安全措施的密集居民區,一旦發生泄漏后果極其嚴重。4.2行業規劃。城市燃氣規劃多年難以重新制定,對瓶裝氣需求大的城市集中區本身規劃新供應站點較難,且難以規劃一級供應站;原供應站點建設時滿足周邊安全間距的要求,城市發展造成間距反而不足的實際問題。結語廈門市作為南方城市發展的代表,始終重視市政公共安全。廈門市燃氣行業管理因歷史存在監管水平不足、經驗不夠的問題,燃氣管理機構成立時間短,通過近兩年的學習調研、推進信息化管理、創新保險制度等方式加強行業監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就廈門市燃氣行業監管的問題進行了闡釋并具體說明了實際對策,為其他城市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徐仁寶,郭偉斌,潘劍沖.上海燃氣安全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城市公用事業,2008(6):5-8.
[2]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廈門經濟特區燃氣安全監管若干規定[S].
作者:肖建 單位:廈門市燃氣管理中心
- 上一篇:智慧旅游酒店發展路徑初探
- 下一篇: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