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地質勘察安全生產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16 09:31:52
導語:鐵路地質勘察安全生產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鐵路建設過程中,對于地質的勘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工作,在我國高寒地區的川藏鐵路,這一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地質勘探難度較大,勘察技術要求高,氣候條件變化莫測,給地質勘察單位增加了不少安全隱患。本文以川藏鐵路的地質勘察安全管理為研究對象,深入了解了川藏鐵路建設過程中地質勘察狀況,歸納總結了在高寒地區進行地質勘察的安全隱患,旨在為高寒地區鐵路工程地質勘察安全管理提供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復雜艱險山區;地質勘察;安全生產管理;川藏鐵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增長,國力不斷增強,在鐵路規劃方面有了重大的進展。川藏鐵路橫跨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是內地進藏的重要交通線路,在交通物資運輸中承擔著巨大的作用。該線路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地質條件復雜,地形起伏較大,地質災害多發,氣候條件惡劣,給我國地質勘察帶來較多的困難。本文以川藏鐵路地質勘察中安全管理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川藏鐵路地質勘察中遇到的困難,通過網上相關資料查閱和搜集,結合地質勘察的特點,認為應可以從構建安全管理體系入手,加強對勘察隊伍的安全教育,從而保證地質勘察過程中順利的開展。
1我國川藏鐵路地質勘察概述
鑒于川藏鐵路所處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溫差變化較大,水文氣象條件復雜多變,在前期的地質勘察過程中面臨巨大的困難。本文在歸納總川藏鐵路勘察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勘察過程中面臨的具體情況,對川藏鐵路地質勘察的特點做了綜合分析,并將川藏鐵路的地質勘察中安全管理難點做了詳細闡述。1.1川藏鐵路地質條件特征分析。川藏鐵路位于西南地區,所處海拔較高,受西藏地貌影響,線路所處的總體地勢東低西高,以丘陵山地高原為主。從雅安到康定這一區間,我國地勢由四川盆地逐步過度到青藏高原,這之間的地勢海拔急劇上升,為地質專業人員勘察增加了不小的難度。過了康定之后,進去青藏高原地區,主要地形為高原和河流侵蝕的峽谷。川藏鐵路穿過橫斷山脈,地勢構造起伏不斷,地殼的表現主要是抬升,地貌方面主要是3級平面及高原過渡帶,這一區間有著相對平緩的夷平面,也有著地形支離破碎的夷平面之間的連接點。夷平面地形比較平滑,適合修建鐵路,而夷平面之間的連接處相對比較陡峭,給我國地質勘察增加了許多的難度。1.2川藏鐵路地質災害統計分析。在川藏鐵路建設沿線地區,是第二階梯到第三階梯的過度和銜接區域,受外力和地殼作用影響,滑坡、泥石流、風化巖石堆積等地質災害給地質勘察帶來了較多的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地質勘察沿線高危落石較多,崩塌滑坡現象災害頻發。在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較大,氣候條件變化復雜,受到雨水沖刷影響,溝壑較多,導致沿線兩側危石林立,且數量較多,分布區域與較廣,不容易整治和預防。依據現場資料顯示,川藏鐵路沿線滑坡較為嚴重的地區,多分為與地質結構交叉存在的區域和溝壑峽谷地帶。②泥石流災害。除了容易產生的滑坡、崩塌等自然災害為,地質構造中的縱坡,以及受風化作用影響的巖石、風化土,在水力沖擊作用下,往往會形成泥石流,川藏鐵路經過區域泥石流災害較為嚴重的有怒江、瀾滄江、瓦斯溝等。當前依據產生原因進行劃分為冰川型泥石流、雨洪型泥石流以及雨洪-冰川交叉型。雨洪型泥石流主要源于夏季雨水沖刷對地表產生強烈的侵蝕作用,冰川型泥石流是在川藏冰川地帶的冰雪融化形成水利推動形成。雨洪-冰川交叉型是雨水與冰川融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③水毀災害,水毀災害一般發生在坡度較大的峽谷以河床地段,川藏鐵路昌都到林芝段地質多為狹長河谷,長期積淤導致河床堵塞,加之河床的縱向坡度較大,水毀災害發生幾率較高。除了以上幾種地質災害外,川藏沿線還存在巖屑坡、斷層、裂隙、冰凍等災害,具體的統計表格如表1。
2川藏鐵路地質勘察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地質勘察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然而川藏鐵路建設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涉及的安全狀況較多,加之學術層面的研究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脫節的問題,導致川藏鐵路沿線地質勘察過程中仍遇到不少問題。本文在結合實際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查找了相關川藏鐵路地質勘察資料,認為復雜山區地質勘察中暴露出的問題歸結為下面幾個方面:2.1地質勘察隊伍安全生產制度不規范,責任落實不到位。在地質勘察過程中,勘察隊伍安全生產制度存在著不完善的現象,一些制度雖然制定了在落實方面也不夠到位。當前國內已經制定了統一的地質勘察安全規程,但是實際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做到嚴格落實,各地方政府也沒有制定相應的地質勘察安全管理辦法,從而影響了制度的有效實施,導致實際勘察過程中不能正確的認識國家制度,落實責任機制也不健全,對地質安全管理來說有著消極的影響。2.2地質勘察過程中監管部門責任意識不強。地質勘察過程中的安全管理離不開監察部門的配合,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地質勘察隊伍思想層面容易麻痹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財產損失。在川藏鐵路勘察過程中,通常會面臨較為惡劣的氣候條件,溝壑分布區域交廣,海拔高差大,給地質勘察人員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風險。有些企業在缺乏監管部門監督的情況下,盲目追求生產進度和經濟效益,忽略了人員的安全管理,往往會導致安全事故。在我國地質勘察檢查部門中,一些人員缺乏專業經驗,素質也不高,在地質勘察監管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有限,也給地質勘察單位留有可乘之機。
3川藏鐵路地質勘察安全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3.1落實項目經理責任制。項目經理是地質勘察隊伍的第一責任人,依據“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項目經理不僅應對實施的勘察作業業務負責,還應對勘察中的安全管理負責。在地質勘察前,應與項目經理做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相關工作,確定好勘察作業的安全管理目標,讓相關人們簽訂安全責任書,并制定嚴格的獎懲機制,定期舉辦安全管理會議,將地質勘察過程中遇到的安全隱患進行討論,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強化員工的安全責任教育。此外,還要加強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訂立專門的勞務分包合同,并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分包勞務作業中的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對分包隊伍統一協調管理。3.2做好野外勘察作業的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雖然一些地質勘察單位有自己的項目安全管理制度,設置了安全管理目標和責任體系,但是在落實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檢查機制,導致很多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流于表面,勘察單位過于注重進度和成本控制,忽略了安全過程中的責任管理,相關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勘察單位要強化安全生產過程中的監督和檢查,結合安全責任書的具體條款落實安全責任,針對出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排查和處理,強化勘察單位安全生產機制,保證勘察作業的順利安全實施。3.3做好進藏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訓。西藏地區地處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川藏線規劃線路分布較長,橫跨川藏兩省,涉及到的區域氣候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頻發,為地質勘察技術人員的安全增加了諸多隱患。因此,進藏地質勘察單位要做好本單位人員的專項健康體檢和安全教育培訓,選拔能夠適應川藏地區高寒、高海拔氣候和地理條件的人員,為保障川藏線的地質勘察做好前期人員準備。除此之外,地質勘察單位要做好本單位進藏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針對川藏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特點,通過培訓使得地質勘察人員掌握基本的安全避險技能,增強自身的安全避險能力。3.4做好川藏線的環境保護工作,如植被破壞、防火等。川藏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植被容易被破壞,在地質勘察過程中要將加強對川藏沿線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避免在勘察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給周邊地區造成難以復原的生態災害。自21世紀以來,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政策和法規,對于地質勘察單位來說,在進藏前應加強人員的環保意識,通過環保教育,讓進藏人員認識到環保與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和進藏人員的工資績效相掛鉤,提升進藏人員的環保積極性。在勘察單位駐地,還應加強人員消防意識,及時消除消防隱患,為川藏線地質勘察的順利開展做好保障工作。3.5做好應急準備和應急救援工作,如人員、設備、物資等。川藏地區地質情況復雜,勘察作業量很大,遠離城市,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項目經理應履行安全責任人的職責,立即展開野外救援預案。鑒于地質勘察作業環境的特殊性,在勘察過程中必須要制定詳細的野外作業救援預案,救援預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符合特殊地形的具體特點,還要把握好實效性,保障在最短的實際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勘察單位的項目經理在開展野外勘察作業時,要針對野外作業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制定科學的技術管理措施,確保勘察過程中人員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復雜山區的地質勘察作業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勘察作業中的安全管理也是一項重要的核心任務,因此,必須將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實處,項目經理的安全管理責任強化起來,做好勘察作業的全天候管理。這樣才能有力的保障勘察作業的順利進行,更好的提升地質勘察作業效率。
參考文獻:
[1]盧成柱.鐵路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8(3):169-170.
[2]余友蓮.淺談鐵路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4(40):134-135.
[3]李曉祥.鐵路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1):2209.
[4]徐田武.鐵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現狀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9):1606.
作者:韓建勇 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醫藥化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 下一篇:工程物資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