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稅源監控的措施透析
時間:2022-02-22 11:20:00
導語:攀枝花稅源監控的措施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稅源監控稅收管理工業強市
摘要:稅收作為攀枝花市政府工業強市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手段,作為稅收執行者攀枝花稅務機關應加強我市稅源監控,提高稅源監控質量,實現稅收目標。
馬克思說過:“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攀枝花市政府提出攀枝花市走工業強市之路戰略,要發揮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要保證工業強市戰略的順利實施,就必須要有充足的稅源作保障。結合攀枝花實際,我們稅務機關如何加強稅收管理,實現稅收收入目標,為工業強市保駕護航,關鍵是要加強稅源臨控。本文就如何加強稅源監控,實現稅收收入目標,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1稅源監控的界定
稅源監控作為一個稅收理論基本概念,就是對稅收源泉的監督與控制,通過控制源頭,保證稅收收入的總體現模,通過對稅收收入狀況的信息反饋,進一步加強對稅收源頭的控制。其內涵是:稅務機關根據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對納稅人應納稅額,通過科學的、規范的、現代的方法和手段,對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和經濟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制約、督促和管理,是保證稅收收人實現的一系列稅收管理活動。通過對稅源信息進行歸集、處理、統計、分析,并結合經濟、稅收政策的變化調整,預測稅源的發展變化趨勢,為稅收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以便依法組織收入,防止稅源流失。
2加強稅源監控的必要性
稅源即稅收源泉,財政收入的90%左右來源干稅收,所以稅源監控就顯得格外重要。
2.1強化稅源監控是遏制稅收流失的重要手段
經濟決定稅收,但我們在分析經濟發展與稅收的對應關系時,就會發現經濟并不直接決定稅收,而是決定稅源,稅源不等于稅收,稅源只有通過征收管理才能變成稅收。稅源和稅收之間的差額就是稅收流失。強化稅源管理可以及時發現稅收征管中的薄弱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稅收管理,堵塞跑、冒,滴、漏等現象。只有有效地控制稅源才是保證稅收應收盡收的關鍵所在,從而保證稅收收人隨經濟發展而穩步增長。
2.2強化稅源管理是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需要
省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單晨光同志在攀枝花檢查指導工作中指出,要加強稅源管理,逐步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要靠強化管理來實現,稅收征管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要堅持依法、規范,體現強化管理的要求。稅源管理作為稅收征管工作的一個卞要方面,工作重點要做到:對轄區內所有的納稅人戶籍清楚、生產經營情況熟悉、申報納稅數據掌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可以說,劃斷稅收征管能力的高低,不能只看收入任務的完成情況,而要看對稅源的整體掌握上。
2.3強化稅源監控管理可以有效解決“淡化責任,疏于管理”
我國的稅收征管改革較長時期都是束縛于征收、管理、稽查之間相互制約的思路上,忽視各環節內部工作的監督考核,以至于管理人員,稽查人員不廉行為頻頻發生。尤其是基礎工作不夠扎實,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涉稅案件的發生大多與稅源監控管理工作薄弱有關。而強化稅源監控管理正是定位在稅收征管的基礎工作上,著力解決“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
3加強攀枝花市稅源監控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稅源監控規章制度
(1)建立財稅資料上報制度。
幾稅源監控范圍內的企業組織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時,必須同時報送企業財務會計報表,由各單位稅政管理部門負責于每月25日前將上述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及納稅申報表原件或復印件各一份集中后留存,用于稅源調查、分析,市局將根據收入進度、稅源變化等情況適時抽調部分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
(2)建立稅源分析制度。
稅源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稅源變量與經濟變量的函數分析:一要落實稅源預測數學模型,做到稅收與經濟宏觀分析的科學有效。二要拓展分析空間,實現單一分析模式向多維分析模式的轉變。通過數據推論分析模型可以根據不同的分析重點,有針對性的利用數據資料,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納稅人的經營狀態、支柱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市的經濟結構特點,把經驗分析、定量分析、宏觀分析有效的結合起來,確保為加強稅源管理和領導決策提供前瞻性的科學依據。
(3)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對稅源監控范圍內的企業,主管稅務機關應定期深入企業摸清稅源、稅負變化情況,調查分析對稅源影響較大的因素,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項,應以書面形式及時上報市局稅政處。
(4)建立稅政檢查制度。
對稅源監控范圍內的企業,主管稅務機關稅政管理部門應深入企業每年進行一次稅政檢查。主要檢查企業是否正確執行各項稅收政策,有無隱匿收入、虛增成本、轉移利潤等現象,各項減免稅是否符合稅收政策規定,統一收購發票、一般納稅人認定、稅前扣除、彌補虧損、出口退稅等審批手續、資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3.2健全稅務管理網絡化信息系統,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
1)加強攀枝花市稅務機關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聯系。
進行稅務登記,主要以工商營業執照為準,然而目前,工商登記與稅務登記之間沒有必要的聯系制度,稅務機關很難全面掌握工商登記信息。從工商部門取得登記資料,運用手工方式也不能與稅務部門登記信息全面核對,核對出的未辦理稅務登記戶,因各種原因,稅務機關無力逐戶查找,資料交換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而達不到監控的效果。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建立相應的文件夾,放在在內部網上,通過EDI方便稅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以達到監控的效果。因此建議:(1)建立稅務機關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機構編制部門、民政部門的公共信息網。通過網絡傳輸數據,掌握應履行納稅義務的稅源戶數及其基本情況,并加強對稅源戶的動態監控、分析。(2)實行統一的標識碼。統一的標識碼由技術監督部門頒發,頒發給批準成立的單位后,把此標識碼一一錄入微機,再以網絡傳輸的形式傳送給各個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稅務管理信息系統在收到此碼后,再一一下達給稅務部門之間的內部網,以此碼來證明注冊成立單位的身份。(3)取得工商管理部門的配合,要求工商企業在領取工商執照的同時,必須辦理稅務登記。(4)實行聯合辦公制度。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實行聯合辦公,為納稅人實行一條龍服務,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辦理登記及年檢手續,減少納稅人辦理各種手續的程序和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加強同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
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信息資料,也是稅源資料,如房管、國土、公安等部門掌握的資料就是征收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的計稅依據。由于這些稅源面廣并且流動性大,稅務機關不能全面掌握其基礎資料,因此,要建立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公共信息網,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由此,稅務部門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取得稅源信息資料,掌握稅源底數。
3)核定稅額,反向通知。
對可直接采集稅源基礎資料或能準確核定計稅依據和稅負的稅種,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稅務機關能從有關部門取得準確信息,因此,稅務機關可以直接核定納稅戶,建立數據庫,利用計算機實行管理,核定其納稅額,實行反向通知納稅人按核定的稅額到指定地點完稅。
3.3面對納稅申報不實狀況,可以采取強化納稅服務的措施
納稅服務是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其如實申報納稅的必要手段,完善的納稅服務是實行稅源監控的有效手段。
(1)大力加強稅法宣傳。加強稅法宣傳,提高全市的依法納稅意識,切實改善稅務執法的社會環境。要建立稅法公告制度,將稅法規定等納稅實務讓每一個納稅人都知道、了解,以方便納稅人掌握納稅程序,及時、準確填報納稅申報資料。宣傳稅法,除了傳統的海報宣傳外,現在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利用互聯網絡在整個IT上進行廣泛宣傳,使更多的人了解最新的現行稅收法規,按規定設定賬目,按會計準則進行財務核算。
(2)加強對納稅人的培訓。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和照章納稅是納稅人正確申報納稅的前提條件,為了使納稅人正確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有責任.有義務承擔對納稅人的培訓任務,使納稅人了解稅務信息,照章納稅,使納稅人掌握如何計算應納稅額、如何填寫報表、按什么程序申報等,提高納稅人自行申報的能力。經過培訓,使納稅人做到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掌握稅收專業知識,了解稅收法律。
(3)簡化納稅申報程序,提供方便,降低納稅成本,提高納稅效率。納稅人申報可以去稅務局,也可以通過網絡完成注冊登記申報實等流程完成納稅。
(4)加速稅務業的發展。稅務業顧名思義就是稅務機構為納稅人服務的行業,如稅務師事務所。因為稅收行業比一般的企業納稅人更具有稅收專業知識,對稅收法律更加了解,既可以使納稅人方便、快速地完稅,也使國家稅收得以監控。
3.4實行征收方式多樣化
(1)采取以計算機管理為主、手工操作為輔的管理方式。以手工操作彌補計算機管理系統目前尚不完善的地方,計算機管理和手工操作的結合是為了在征管改革的過渡階段實行全面監控的必要手段。
(2)建立適度集中征收,保留其他有效的征管方式。雖然征管改革的目標是: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但在過渡階段不能盲目的實行全部集中征收,集中征收是在一定條件下的集中,因此,要適度,對于其他有效征收方式,目前還應保留要與集中征收相結合運用。
(3)積極推行代扣代繳、委托代征方式,實現稅收稅源控管。代扣代繳、委托代征是自核自繳的方式,在稅收征管中發揮著很大作用,將稅務機關難以控制的稅收,如對車輛征收的車輛使用稅,對房屋租賃業和交通運輸業征收的營業稅等,交給政府各部門,讓其代扣代繳、委托征收,可增強各部門稅收法律意識。
另外,針對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應加強系統操作人員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系統操作,做到計算機應用技術與基礎工作等多方面的整體協調,做好稅源監控工作,以保證稅收收入的增加。
總之,加強稅源監控,發揮稅收的作用,有利于攀枝花的健康穩定協調發展,有利于工業強市戰略實施。
- 上一篇:剖析企業薪酬管理現狀及完善途徑
- 下一篇:論述鄧小平領導干部素質思想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