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論文

時間:2022-11-17 08:28:00

導語: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論文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圖書管理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圖書信息資料中心,是為教學、專業服務,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具有一定學術性的機構[1]。學校要出人才、出成果都離不開圖書資料的研究和利用,教學和科研都與圖書館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圖書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流通部門的工作在圖書館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做好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的工作,充分發揮圖書館“窗口”的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1圖書館員要做好流通工作,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

流通部是展現圖書館利用價值的重要部門,高校圖書館流通部工作人員每天面對青年大學生,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圖書館在他們心中的價值形象。所以流通部的館員應該比其它部門的館員更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文化專業教育。

首先只有具備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思想覺悟,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真正做到急讀者所急,想讀者所想,把“讀者第一,服務至上”這一服務理念落實到工作中,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政治素質的高低決定服務讀者的質量,關系到館員的品質,優質的服務可以博得信賴和支持,良好的品質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其次21世紀高校圖書館是現代信息化、社會化等多元化的有機結合。隨著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管理模式由傳統向現代化、數字網絡化的不斷發展,圖書館員不僅要熟悉紙質文獻資源的搜集、整理、開發、利用,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搜集、分類、整合提供服務平臺。這就要求館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技術與管理學等專業知識,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廣泛更系統更深層次的服務,成為一個合格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信息知識導航員。現代圖書館已逐漸從傳統的服務方式向現代的服務方式轉變。只有具備計算機和外語知識,才能架起與讀者溝通的橋梁,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高效滿意的服務。流通部的工作是單調而繁雜的,館員要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文化專業教育。工作人員的博學多才,熱情開朗、樂觀自信的態度和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胸襟及默默奉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對讀者勢必產生極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讓他們體會到閱讀的美好和遨游書海的情趣,為讀者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借閱氣氛。

2做好藏書管理是圖書流通工作的重點

藏書管理是做好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的重要環節。文獻資料管理目標應是損失少、壽命長、排架準確、整齊,使之便于讀者利用,使館藏圖書資料經常處在流通狀態中[2]。圖書流通得越快,它發揮的作用就越大。

而現實管理中發現,部分入庫選書的讀者,由于不了解圖書的分類體系和排架規律,常出現放錯位置的現象,流通部的工作人員要經常巡視架位上的圖書,發現有放錯架的圖書要及時歸到正確的架位上;對歸還的圖書和新到的圖書要及時上架,保質保量上好書,以利于讀者查找,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應隨時整架、排架,將亂架率降到最低。筆者發現有的讀者到書庫找書,在A處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抓在手里然后繼續找書,到了B處又看到另一本更喜歡的書,于是就隨手把A處的書落在了B處,我們且不說這是故意還是無意,其結果已經造成亂架現象。這樣,這些書就長時間錯放在其他架位上,不能和其他讀者見面,而影響文獻資源利用率。如經常巡視,就有可能及時發現和隨時糾正這種現象。另外,及時修補破損圖書是流通服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讀者喜愛的書流通率高,破損率也高,如不及時修補,就會影響圖書流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知識、新技術、新學科的涌現,圖書資料急劇增長,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文獻老化也快,對那些利用率不高,或破損嚴重,甚至長了蟲的圖書應及時下架,以提高圖書流通率。

還有,在藏書管理中也不能忽視書庫的防火、防盜和清潔衛生。每位工作人員都要了解有關防火、滅火知識,學會安全用電,熟知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紙質文獻不能曬太陽,也怕潮濕,必須根據書庫的位置和每天日曬的規律,知道一天當中何時該開窗和關窗。經常清掃書庫里的蜘蛛網和書架上的灰塵,由于來往讀者較多,每天應清掃一次地板。

3讀者違規行為的預防及處理對策

在圖書館的圖書流通中,普遍存在著毀書、盜書現象,有的讀者為了得到書刊上自己需要的知識信息,為了避免抄寫的麻煩或是為了節省復印經費,為了一己私念,不惜犧牲圖書館的信息資料,竟在借閱的書刊上開起了“天窗”,更有甚者,一偷了之。有的在閱讀的書刊上,隨手記錄私人信息,或是結合自己當時讀書的心境,把評論毫無保留地寫在了所借閱的圖書中。尤其是教材及教學輔導類圖書,如我館大部分有習題集的教學輔導書被讀者當成了練習冊,在書中密密麻麻地填滿了答案。

這種現象的出現應引起學校及圖書館的高度重視,行為者已完全無視了信息資源共享的權利,他們不顧自身的行為將給后來借閱者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生、蔓延,這將是圖書館的不幸,也是高校大學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不幸。筆者認為,當前最有效的應對措施是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課堂教育,一是圖書館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育課堂上,教師應多強調信息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大學生群體中,去熟悉他們的行為,了解他們的動態,在教學中做到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在傳遞、、利用信息時,要真實、準確、及時,盡量做到信息互補和共享,對人要以誠相待,勿傳虛假信息,同時,還要發揚民主作風,反對信息壟斷、封鎖和獨占[3]。

圖書館是大學生課余活動較為集中的場所,是大學生們進行知識、信息的收集、傳播、交流以及課余休閑的主要活動場所。特別是直接和學生面對面的流通部在對大學生思想行為、道德情操的教育方面具有下列優勢:①接觸學生具有廣泛性;②了解學生思想變化具有及時性;③掌握學生心理動態具有直觀性;④引導和教育學生具有主動性和多樣性。同時,高校圖書館里各種優秀的書刊讀物對大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養成又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①通過有組織、有目的的閱讀革命領袖、英雄人物、著名科學家的模范事跡和成長道路,可為大學生們樹立起學習的榜樣、效法的楷模,使大學生學習到高尚的品質;②通過閱讀各種書籍,可以使大學生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大量的優秀讀物中滲透著歌頌善良美好、鞭撻邪惡丑陋的主題思想,感情色彩鮮明,并且通過形象的說理和豐富的藝術感染力,可使學生產生相應的內心體驗,引起大學生的思想共鳴,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③通過閱讀文藝作品或舉辦形式多樣的各種讀書活動,可以寓教于樂,溶思想性與趣味性為一體,使大學生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大學生的高尚情操。此外,豐富的歷史讀物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范本。

對于經過教育之后還發現有違規現象的讀者,我們只能根據圖書館的有關規章制度來懲罰,杜絕違規現象的發生。

4在流通工作中做好服務育人

圖書館的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是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知識、教育等方面的社會需求[4]。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中心所具有的教育服務功能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日顯突出和重要。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它與大學的課堂教育、實驗室實踐教育一起構成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中均能得到充分體現。而流通部門作為圖書館的窗口,是圖書館工作的第一線部門,是讀者主要接觸部門,也是讀者主要活動的場所之一,所以圖書流通工作是以讀者為中心開展服務工作的。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群主要是大學生。他們正處在確立世界觀,面對社會選擇自己和自己選擇人生的重要階段。如何做好這一讀者群的服務工作,發揮圖書館的育人職能,是擺在流通部門工作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

4.1滿足讀者需求是服務育人工作的前提流通工作是以讀者為服務對象,以館藏文獻為服務手段,通過向讀者提供文獻資料來傳遞各種信息,使各類信息發揮其社會效益的育人工作[4]。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大學生和教師,流通部門要根據他們對文獻信息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設置服務項目。如解答讀者咨詢,幫助他們解決查找資料時遇到的困難;開展聯機檢索服務,指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檢索所需要的資料。另外,根據實際情況,放寬借閱期限和冊數,延長開館時間,最好在周末和節假日也能適當開放,便于師生借閱。圖書館流通工作人員面對的是來來往往的讀者,借、收著不計其數的書籍,重復著機械式的勞動,解答著永遠解答不完的問題,有時難免會產生厭煩情緒,如果不注意調節,就容易和讀者產生磨擦。為了防止類似問題發生,首先,要注意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定準自己的位置,不能有怕麻煩的思想。其次,要有耐心,認真地對待每一位讀者的咨詢,爭取滿足每位讀者的要求。即使讀者有時的要求過分了,也要耐心地解釋或給予變通。要讓讀者感到他們充分利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料,不是給圖書館工作人員增添負擔、增加壓力,而是圖書館的職能所在,是對圖書館工作的支持。廣大師生的科研成果越顯著,文獻利用率越高,越表明圖書館的工作做得好。

4.2做好閱讀指導工作是服務育人工作的主要途徑導讀工作是高校圖書館讀者工作的重要環節。對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大學一年級學生,世界觀還沒形成,有相當大的可塑性,求知欲強。他們有必要借助圖書館這一知識寶庫來了解和認識社會,使自己的思想逐漸成熟起來。所以在圖書流通工作中需要思想覺悟高,業務素質好的工作人員來進行閱讀指導工作,在工作中應遵循主動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原則。如果能有效地做一些真正有助于讀者的導讀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摸索規律,流通部門的服務育人工作就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4.3工作人員與讀者的溝通是服務育人的重要手段溝通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圖書館流通工作人員應具備的一種能力。交流是理解的基礎,理解是交流的結果。要學會與讀者溝通,要主動與讀者交流。這是因為讀者服務工作本身就是雙向的交流與互動,只有了解對方的愿望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務。從溝通的媒體上分主要有兩種:工作人員與讀者的語言溝通和行為溝通。在溝通過程中,要堅持平等的原則,溝通是相互的,溝通的雙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尊重讀者,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應該認識到尊重他人是一種良好的品格,只有尊重讀者,讀者才會尊重你、信任你。所以與讀者溝通,態度要和藹,感情要真切,語言要誠懇,把讀者當作朋友來看待,通過交流來達到溝通和理解,形成互相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圍。

總之,服務育人是流通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只要我們都能夠在工作中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信念,就一定會取得優良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曉蓉.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J].圖書館論壇,2005,25(3):228-229.

[2]邱春蘭,徐曉平.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管理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5,25(2):241-242.

[3]吳良凱.當前大學生信息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圖書館論壇,2005,25(1):180-181.

[4]胡小惠.論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流通工作與服務育人[J].中國科技信息,20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