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館員學習熱情能力論文

時間:2022-05-20 08:32:00

導語:激發館員學習熱情能力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激發館員學習熱情能力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及其特征;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包括圖書館顯性知識運營的管理,也包括圖書館隱性知識傳播的管理、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特征、圖書館知識管理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圖書館知識管理符合其自身發展的需要、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形成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改革圖書館傳統組織結構,構建學習型組織、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實現知識的有效共享、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實現以人為本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涵及其特征,并分析了當前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推行知識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從知識管理理念、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以及知識管理系統等角度簡要論述了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圖書館知識管理必要性應用

1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及其特征。

1.1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

美國《福布斯》雜志于1998年4月2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文章,提出知識管理的概念。文章認為,知識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實施與應用在于建立激勵成員參與知識共享的機制,設立知識主管培養組織創新能力和集體創造力。

對于知識管理的定義眾說紛紜,主要是因為知識管理是個新興事物并且本身很復雜,加之人們的研究目的、角度不同,所以對知識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和理解。

從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角度出發,再綜合各位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所謂圖書館中的知識管理是在圖書館內,對所有和產生、獲取、處理、存儲、交流、傳播和應用知識有關的一切活動及其相關規律的管理活動,它既包括圖書館顯性知識運營的管理,也包括圖書館隱性知識傳播的管理。

1.2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基本特征。

作為管理知識資源并提供相關服務的部門,圖書館所倡導的知識管理與企業或者政府推行的知識管理有著很大的區別,由于其旨在將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與圖書館的工作流程結合起來,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最大的特征是其具有公益性與共享性。“公民自由平等獲取知識、實現全人類知識共享”是其根本精神追求所在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最大優勢功能其對知識的導航。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中通過對社會公共知識進行整理、編序、分類,使其有序化,有利于對知識的集合。

圖書館知識管理側重顯示知識的管理,其管理的基礎是文獻及數據庫等編碼形式存在的客觀知識。同時,圖書館員工、圖書館用戶、供應者等所擁有的知識以及長期管理實踐中所積累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等為其管理提供了前提;

2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2.1圖書館知識管理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以知識為核心資源核心動力的新社會經濟時代。這意味著知識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主要資源之一,同時人們的觀念也不再停留于對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上,開始逐漸重視對新資源---知識與信息的收集、獲取、整理、利用及創新,更加依賴解決快速收集處理海量信息知識的信息技術。為滿足整個社會對信息需要的日益增加,作為國家知識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館應以全新的視覺審視和研究知識管理理論及應用方法,認清新形勢新趨勢,及時轉變自身管理方式,有效運用知識管理相關原理方法,強化其知識傳播功能、服務功能和教育功能,并用知識來提高整個圖書館、特定的組織以及員工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優化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合理組合,使之適應知識經濟和創新時代的要求。

2.2圖書館知識管理符合其自身發展的需要。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的外部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傳統管理模式所產生的隱患也日益突出。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圖書館管理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方式存在著種種的誤區和難題。比如傳統的圖書館管理的重心依舊停留在提供紙質館藏資源,而對如何運用互聯網上的免費信息資源更是缺乏研究。又如目前圖書館的管理偏重于經驗管理,缺乏完善科學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的應用能夠克服傳統圖書館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困境,創新其管理理念,轉變其管理方式,以符合知識經濟時代大背景下圖書館管理更好服務公眾、創新知識資源的多種需求。

3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斷加強圖書館員工之間的知識交流,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與學習能力,使知識最有效地應用于圖書館的業務活動,激發館員學習熱情與學習能力,使其與獲取知識和創新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知識管理的主要實現思路在于傳統理念的轉變、組織結構、人力資源制度的合理設計,再加上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系統的構建,從而建立一種交流、靈活、創新和學習的新型組織體系。

3.1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形成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

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首先表現在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自覺運用知識管理的思想、理念來指導日常管理工作。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無論對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最終都要實現以服務為中心實現知識的價值。因此,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推行知識管理就必須首先理清思路,走出傳統圖書館的管理誤區,形成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為讀者提供主動的、高層次的服務以及獨特的信息產品,以滿足全社會對全方位的、綜合的知識信息需求,提供以人為本的知識服務。

3.2改革圖書館傳統組織結構,構建學習型組織。

傳統的圖書館組織結構具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信息的傳遞十分緩慢,員工之間交流十分有限,這導致了傳統的圖書館組織結構缺乏活力、創造力,已經無法很好的適應當前瞬息萬變不確定的時代環境。推行圖書館知識管理要求其組織結構必須從傳統的等級模式向扁平的網絡模式轉變,簡化信息的傳送機制,以實現有效地知識共享。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組織結構模式的改革本質是通過實施知識管理,使圖書館構建起學習型組織,通過不間斷的“終身學習”而始終保持活力。

3.3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實現知識的有效共享。

立足于知識管理的共享性,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積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識資產,加快內部信息和知識的流通,實現組織內部知識的有效共享。知識管理系統是實現知識管理的工具,是一個有助于知識收集、組織和傳播的管理技術的集合,是使知識可以脫離個體而具備專家性、綜合性、完備性和系統性的軟件系統。

知識管理系統還可以通過知識對人產生作用,達到對人的管理,為圖書館員工提供創新條件和創新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員工的知識潛力,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圖書館知識系統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人為本”,其目的就是尋求信息處理能力與人的知識創新能力的最佳組合,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共享,以便達到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

3.4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實現以人為本。

傳統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人員流動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這導致了不僅員工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導致整個組織毫無活力,圖書館服務質量不盡人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知識管理的最本質特征是“以人為本”,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體是人,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是順利推行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