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老年體育健身趨勢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04:48:00
導語:現代城市老年體育健身趨勢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分析法,對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情況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城市老年體育人口比例較高,活動頻繁,活動時間較長,活動動機呈多樣化,活動項目與形式帶有明顯年齡性、季節性、地域性特征,活動場所與方法相對固定,體育消費水平偏低。對體育認知程度較差,缺乏方法、知識、組織指導與健身環境是影響城市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因素。
論文關鍵詞:老年體育;體育健身活動;體育人口;體育消費
l我國老年人口與老年體育人口狀況
人口學家指出:21世紀將會成為全世界對付人口老齡化的世紀。1990年,全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約為4.88億,占總人口的9.2%,1991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已超過1億,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37億,占總人口的10%左右。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已從1950年不足40歲上升到2000年的71.8歲。人口學家預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預測2000—204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時期,這個階段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十年提高3.99個百分點;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由1.37億增加到2.29億,占總人口的l5.25%;到2040年,中國人口老年化進入高峰階段,老年人口將達3.74億,占總人口的24.28%i2];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增加到4億,約占人口總數的26%,即4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國現有體育人口4億左右,占總人數的31.4%。
目前我國老年體育人口已突破5000多萬,約占全國1.37億老年人口的36.50%,有29.8%的老人居住在城市。城鎮老年體育人口約1700萬,占城鎮老年人口的44.55%,我國城市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達50.2%Eli。上海市1999年底60歲以上老人238萬,占全市總人口的l8.55%左右;廣東省高校高級知識分子中51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50.39%;浙江省部分城市5O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48.72%;北京城市社區50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68.17%;山東省部分城市老年體育人口為24.13%;甘肅省部分城市55~60歲的人群中55.5%的人有體育參與行為,西藏自治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占25.2%引,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占61.06%,偶爾參加的占28.32%;中國老年婦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生活起居有規律的人數占53.5%一引。據觀察:江蘇部分城市公共體育鍛煉場所,早晨、晚上鍛煉的人群中,老年人比例最高。從以上的統計數據看出,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較大,并且呈現出越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城市,老年人口與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越高的特點。
2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情況分析
2.1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時段和頻度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每次時間較長,一般在2O~60分鐘左右,年均體育鍛煉時間已達300小時,鍛煉lO年以上的有27.08%,有77.74%的老年人能夠堅持體育鍛煉J。據觀察、訪談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以每次3O分鐘以上人最多,每周活動4~5次的人數比例最高。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體育鍛煉每次時間3O分鐘以下占18.3%。30分鐘以上占81.7OJ。有體育健身活動習慣與興趣的城市老年人每次活動大于1小時者約占78.5%¨。早晨、下午、晚上是城市老年人體育健活活動的主要時段選擇,并且以早晨活動人數最多,晚上次之。據資料反映,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時段選擇,早晨占78.35%,下午占8.25%,晚上占13.4%‘,廣東高校5l歲以上高級知識分子選擇早晨體育活動的頻率最高;重慶清晨、傍晚老年人體育活動的人數最多H。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頻度表現為長間隔型,每周活動1~3次;短間隔型每周活動4~5次;無間隔型每日活動。
這三種類型以每周活動3次以上的短間隔型人數最高。據資料反映,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每周3次占78.76%,每周2次占17.70%,每周一次占15.04%。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頻度較高,體育活動已成為我國城市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時段與頻度特點,是由他們的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2.2體育健身活動的動機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動機呈現多樣化特征,強身健體、娛樂身心、康復保健、調節精神、人際交往,是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動機。我國城市老年人往往因年老而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生理與心理疾病。體育所具有的強身健體、康復保健、娛樂身心、調節精神、促進人際交往等功能,日益為現代城市老年人所意識到。據資料反映,我國部分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中,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成為首要動機,娛樂身心、尋找精神寄托占65.2%,消除孤獨、加強人際交往的占50.5%,防病治病占65.9%,實現自身價值占33.7%,消磨時間占7.69%。西安市6l歲以上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中,休閑娛樂占80.14%,強身健體占90.30%,交際占32.86%,追求時尚占8.23%,提高水平占0,從眾占12.6%。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動機中,增強體質占73.68%,疾病康復占14.04%,閑假娛樂占7.02%,人際交往占2.63%,緩解壓力占0.88%。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的活動動機與全國其他省、市城市老年人活動動機相似。從以上的數據分析看出,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目的性較強,動機呈現多樣化且符合老年人身心特點。
2.3體育健身活動的項目、內容與形式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項目、內容與形式帶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同時受到職業、興趣、習慣、運動能力、體質、性別、區域、氣候、經濟條件等因素影響。城市老年人選擇的活動項目與內容主要有散步、跑步類、氣功、太極類、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臺球、門球、保齡球類、自行車類、籃、排、足球類、體操類、舞蹈類、棋類、水冰類,其中散步、跑步類、乒乓球類、羽毛球、氣功、太極類、體操類、舞蹈類成為我國城市老年人最前位的選項內容。
據資料統計:現階段我國老年人體育活動內容中,參加氣功、太極類、保健類、跑步類約有3000多萬人,舞蹈類、球類、棋類、體操類、水冰類也深受歡迎,老年人人均活動項目達3項之多。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選擇:散步、跑步64.24%,球類11.18%,交際舞5.59%,武術氣功15.84%,游泳、滑冰2.80%。重慶市老年人體育鍛煉以門球、氣功、太極拳項目和跳扇舞、打腰鼓、扭秧歌民族特點項目為主。廣東高校老年高級知識分子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臺球、保齡球、自行車、三大球類、跑步、氣功、太極拳、廣播操、舞蹈等為選擇項目。另外,華北盛行氣功、保健,北京市有l0萬多老年人練“回春醫療保健操”,東北多練扭秧歌、老年迪斯科、舞蹈類等,華東地區盛行太極拳等。江蘇部分城市老人活動內容以散步、跑步、氣功、太極拳、太極劍、乒乓球、扇子舞、老年迪斯科、球類、游泳為主。從我國城市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的項目選擇看出,他們的選項帶有明顯價值取向和目的性,具有保健性、健身性、娛樂性、獨立性、實用性,富有競爭和審美意識的項目內容普遍受到城市老人的青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內容已不再單調,而是豐富多彩,帶有年齡特點,呈現多樣化、季節性、地域性的特征。單獨活動、與家人一起活動、十幾人或數十人群體活動、社區活動,這四種活動形式是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形式。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以自發形式進行為主,帶有年齡特點,注意發展個性,注意親緣關系,兼顧感情交流和協調人際關系。
2.4體育健身活動的場所
家庭院落、公共活動場所、學校場館、單位體育場館、馬路、空地、公園、收費場館等,是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據資料反映,廣東省高校5l歲以上高級知識分子選擇在家庭進行鍛煉人數最多,其次是在本校體育場館Hj。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34.42%在公共體育場,12.14%在學校場所,33.23%在家庭院落,11.18%在公園,5.75%隨地進行,1.28%在收費場館。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在公共免費場所活動人數較多,在收費場館活動人數較少。城市老年人選擇的體育活動場所體現出環境條件好,相對固定,就近、方便、少花錢的特點。
2.5體育健身活動的方法與獲得途徑
據資料反映:現階段我國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人均達3項之多。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選擇鍛煉項目,長期一種方法占43.42%,階段固定的占33.22%,不固定占23.36%。鍛煉方法來源,憑興趣占38.46%,靠他人傳授占34.32%,學校學習獲得占8.28%,有償培訓獲得占8.58%,自學體育書籍獲得占5.82%。分析資料得出: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方法選擇不再單一,往往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表現出相對固定的特點。季節、氣候因素成為絕大部分城市老年人改變活動方法與項目,更換活動場所與環境的主要因素。城市老年人獲得活動方法的途徑是多樣的,感興趣、靠他人傳授、學校獲得、有償培訓獲得、自學獲得等,是城市老年人獲得體育活動方法的主要途徑。
2.6我國國民體育消費與城市老年人體育消費
中國目前年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偏低,300元/年以上的占8%,200~300元/年占9%,l00~200元/年的占18%,0~l00元/年占37%,無體育消費的28%,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人均體育消費在l000元/年以上,甘肅省蘭州市的人均體育消費水平不足50元/年,重慶市個人年均體育消費為377元,1998年上海市民家庭戶均體育消費為566.18元,43.7%市民每月體育消費達l00元以上。廣州市民體育消費人均38.7l元/年。北京市有50.4%的人有過體育消費,49.6%人沒有過。山東省l998年調查,每年體育消費l00元以上占近1/2,l00~200元的占近1/3,200元以上占20%。廣東高校高級知識分子體育消費20元以下最多,其次是2l至50元,每月體育消費50元以上者男性為6.62%,女性為3.11%,男性組有60.29%的人,女性有64.9l%的人無體育消費。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有29.25%的人有過體育消費,70.75%人沒有過。湖南城鎮50歲以上城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每年300元以上13.42%,l00~300元占23.20%,0~100元占35.25%,無消費28.13%引。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曾有過體育消費的約35%,消費水平以每年不足l00元人數最多。從以上國民與城市老人體育消費統計數據看出,我國目前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偏低,國民的體育消費意識與經濟、文化、觀念、素質等有著直接關系。
2.7體育健身活動的認知態度
據資料反映,我國部分城市老年人中有28.26%的人是在患有疾病之后才加人體育活動的行列,意識到體育的健身作用。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對體育新聞報道的關心,有31.86%是主動的,12.39%被動,46.02%隨意,9.73%不關注;對全民健身的了解程度,有9.73%的人全面了解,38.94%知道,29.20%部分了解,22.12%不知道;對體育法了解程度,有15.45%的人全面了解,32.73%部分了解,l5.82不知道。對健康的理解,有l8.26%的人正確,60.00%的人部分對,21.74%的人錯誤引。
江蘇部分城市絕大多數老年人認為,體育活動對身體健康有作用,對《體育法》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了解較少,他們從事活動有主動、自覺性。社會科技、經濟文化與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隨著我國《體育法》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與實施,我國城市老年人對體育的認知態度有所改變,花錢買補品、花錢治病的觀念正逐步被花錢買健康的新觀念所替代,但是對體育健身活動的認知程度較差,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8體育健身活動的影響因素
人的生理規律導致了人老體衰,城市老年人社會與家庭角色的轉變,使身心產生了巨大變化,失落感、孤獨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閑暇、自愿、心理滿足成為現代城市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主要特點。吃飯睡覺、家務、看電視、讀書看報、教育后代、體育健身活動成為我國城市老人的主要生活組成部分。其中體育健身活動日益成為城市老年人滿足身心需求最佳的方法與途徑,然而常常因為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了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與普及。體質與健康狀況不良、缺乏興趣、方法與鍛煉知識、缺乏組織與技術指導、缺乏健身環境與活動經費等,是影響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因素。
3結論與建議
3.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老年人口、老年體育人口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城市老年體育人口比例達50.2%,而且表現出經濟、文化越發達的城市,老年體育人口比例越大的特點。公務員之家
3.2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每次時間較長,早晨、下午、晚上是其健身活動的主要時段,長間隔型、短間隔型、無間隔型是其活動頻度的三種類型;活動動機呈現多樣化特征,具有明顯價值取向和目的性;活動項目與內容豐富多彩,散步、跑步占居首選位置;活動形式突出發揮個性;活動場所、方法相對固定。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消費水平與我國國民的偏低體育消費水平相適應,同時受到所處省、市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影響。對活動的認識態度有所改變,但仍顯不足,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了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與普及。
3.3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不斷完善有關體育法規制度,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有關體育法規,使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得到落實。
3.4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城市老年人健身意識,加強各級主管部門、單位、社區對城市老年人體育的投資,改建場館設施,落實城市老年人健身措施與物質條件,創造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3.5構建各級各層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管理機構和運作機制,加強組織管理與指導,開展社區體育活動模式,進行宏觀調控。
3.6各級各層社會體育組織要積極引導城市老年人充分認識體育的功能與價值,以《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落實為契機,組織城市老年人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投入到全民健身的大潮中去,使城市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朝著綜合化、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普及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擴大城市老年人體育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 上一篇: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心得
- 下一篇:我國傳統繪畫形象與造型特性探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