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色交通發展的實行與方案
時間:2022-08-30 08:11:00
導語:北京綠色交通發展的實行與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交通擁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問題日益凸顯。為減少交通建設、運輸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低碳交通成為必然選擇。北京作為我國交通問題突出的城市之一,積極發展低碳交通并采取了相關措施。本文在分析這些措施利弊的基礎上,提出未來北京低碳交通的發展對策,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交通;交通政策;公共交通
一、發展低碳交通的背景及意義
交通運輸是我國目前能源消耗量最大且污染增長最快的行業,自2000年以來,我國機動車呈現爆發式增長,汽車尾氣也成為城市污染的主要來源。城市汽車的過度增長和使用,帶來交通擁堵、大氣污染和交通安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運行效率和市民生活質量。在全球“低碳”發展的趨勢下,“低碳交通”成為城市未來交通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所謂“低碳交通”是一種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目的在于提高交通運輸的能源效率,優化發展方式。低碳交通的建設是一個體系化過程,從交通運輸系統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到交通工具的生產、使用、相關制度和保障措施,以及人們的出行方式等方面都需進行低碳化改造。
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也開始踐行低碳交通。這不僅可以減少我國交通建設、運輸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同時對營造健康文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使我國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北京低碳交通的實踐
隨著北京市不斷擴容,城市人口與出行需求急劇增加,使城市交通不堪負荷,問題日益突出。截至2010年12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76萬余輛,汽車排放物占到排放總量的40%~75%,并逐步上升。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低碳交通的建設,在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城市道路規劃、高污染車整治等方面成績顯著。
首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申奧成功后,北京進行快速公交線路規劃,2005年以來開通了3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新開通、調整大量常規公交線路,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2005年的29.8%增長到2010年上半年的39.3%,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粗具規模,大大改善了居民出行環境。
其次,實施交通管理措施。北京在公交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交出行比例不斷上升的同時,汽車保有量也不斷提高,為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節能減排,北京積極實施低碳交通管理政策。以奧運為契機,廣泛借鑒國際經驗,實施了車輛尾號限行、錯峰上下班等交通管理政策,降低小汽車使用強度。
此外,應用節能先進技術。除改善交通結構外,北京市還積極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在奧運會期間大規模應用新能源汽車,為奧運保障服務的50輛電動車目前仍正常運營,北京市還在積極探討新能源車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方法、資金來源等問題。
采取一系列低碳交通管理措施后,北京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但我們也應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汽車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道路資源的浪費。根據北京尾號限行規定,限行時間為工作日的早7時至晚8時,長達13個小時。在限行的部分時段中,道路資源沒有被最大化利用。
第二,實施尾號限行后交通擁堵狀況改善有限。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交通出行數據統計分析,目前北京路網早、晚高峰平均車速仍只有每小時24.2千米和20.1千米。如不進一步采取措施,到2015年北京高峰期間路網的平均車速將可能只有每小時15千米。
第三,公共交通水平有待提高。北京市公共交通不斷建設,但目前中心城的軌道交通線網密度仍然較低,五環路內僅為0.23千米/平方千米;同時公共交通還存在運能運力不足、換乘不便,公交運行速度慢、候車時間長等問題,這些直接影響到公交工具的使用效率。
第四,私家車有增多的趨勢。為規避限行政策,許多家庭選擇購買第二輛車出行。來自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機動車的增長速度保持在每天新增1300輛,在如此巨大的車輛保有量的情況下,低碳生活的實現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未來北京低碳交通發展的對策
為加快實現北京低碳交通,未來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發展:
首先,選擇適宜的交通發展模式。發展清潔燃油、使用新技術能較好地實現節能減排,在打造低碳交通的同時,還應選擇與城市發展相適宜的交通模式、出行結構。“十二五”時期,我國將積極建設公交城市,使公交和私車更好地結合起來,營造良好出行環境。
其次,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汽車使用稅費等控制機動車流量,如新加坡實施擁擠收費,在其他措施的配合下使高峰小時交通量下降了45%,采用公交車出行的數量增加了近50%;同時通過進行多種公交補貼提高公交利用率。
再次,推進公交信息化發展。鼓勵采用新的技術促進公交智能化,大力發展智能交通信息系統,為公眾出行提供信息服務,提高公交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如在公交車樞紐、站點普及電子信息站牌,使出行者可以方便及時地獲取公交服務信息。
最后,調動公民參與低碳交通建設的積極性。加強交通文明宣傳,號召市民文明出行;提升交通服務、管理水平;通過開展公交周、無車日等活動,倡導采用公共交通、騎自行車或網上購物等綠色出行方式。未來北京的“低碳交通”發展需要依靠政府、企業、社會與個人的共同努力。
- 上一篇:加快統計改革全方位推動統計拓展
- 下一篇:市場經理具體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