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趨向

時間:2022-06-19 11:08:00

導語: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趨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趨向

1城市道路建設現狀分析

目前,中國正經歷著迅猛的城市化進程,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數量將達到50%。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續增長,而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將對未來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一種推波助瀾的刺激作用,從而導致環境污染惡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我國城市普遍存在道路密度(道路總長度/城區建成總面積)、道路面積率(道路面積/城區總面積)偏低的問題,這是我國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擁擠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城市道路的密度只有6.8km/km,而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發達國家就已達到20km/km。20世紀90年代中期,城市的道路面積率,我國北京為5.9%,上海為6.4%,而國外東京為13.8%,倫敦為16.6%,巴黎為25%,紐約為35%。1995年我國城市道路總長度130308km,平均每萬人擁有的道路長度為7.0km;道路面積為135810萬m2,平均每萬人擁有面積7.373m2。2000年,全國城市道路總長達到159617km,平均每萬人擁有道路長度達到7.6km;道路面積達到190357萬m2,平均每萬人擁有面積達9.1萬m2。近年來,國家雖不斷加大城市道路建設力度,但仍趕不上車輛的增長速度,且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2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發展的戰略選擇

我國城市道路交通遠期戰略規劃要保證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城市交通發展目標必須與城市社會的經濟發展目標相協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以軌道交通為基礎的運輸系統與其競爭的模式具有較大技術優勢:包括較大的運量、高效的土地利用、較低的能量消耗和環境污染。此外,軌道交通的發展軸作用可引導城市形態的變化,有助于實現商貿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其優勢:①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大的運輸能力,能有效地緩解城市交通中的擁堵現象;②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高的運送速度;③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高的準時性及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耗低、污染小。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有利城市環保

用軌道交通替代公交車成為大眾通勤工具的首選。由于減少在市中心運行的轎車和公交汽車的數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城區汽車尾氣的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國外研究表明,軌道交通單位運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小汽車的10%和公共汽車的25%。

2.2大大地緩解交通擁擠

軌道交通還是一種大運量的交通工具,國外許多大城市軌道交通承擔的客運量占全部客運量的一半甚至80%以上。地鐵每小時單向運送能力為3~6萬人次,輕軌為2~2.5萬人次,而公交車為2000~5000人次。

2.3安全

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軌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轎車和公交汽車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2.4提高流動性

方便快捷的軌道交通系統,將提高市民的流動性和機動性。

2.5帶動沿線物業及房地產開發

軌道交通必然使沿線城市地價上漲,提高沿線物業及房地產開發價值,帶動軌道交通沿線的舊城改造和新城區的開發。由于軌道交通可以為中長距離的通勤問題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解決辦法。因而,城區居民將沿軌道線向城郊擴散。

2.6增加就業崗位

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運營與維護,將拉動內需,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2.7商貿集中

軌道交通的發展軸作用有助于實現商貿的聚集效應,使城市形態發生變化,資源分配將更加趨向合理化,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

3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對策

城市軌道交通可以提高人們出行的效率、城市經濟活力和競爭性;體現交通服務的社會公平性;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性。為保持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應采取以下對策。

3.1實施軌道交通優先政策

實施軌道交通優先政策和相應的產業、技術、經濟、投資、財稅政策;改變政府主導的投融資模式。引入市場機制和商業化運作模式,通過市場和政策手段,實現投資——建設——運營——回報——投資的良性循環。

3.2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融資

轉變體制,完善機制,建立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分解建設工程,降低進入門檻,化整為零;注重外部效應,受益群體買單。

3.3長期堅持發展大容量的軌道快速交通系統

發展多種軌道交通系統,地鐵、輕軌、市郊鐵路,注重軌道交通經濟帶的開發。選擇房地產業、商貿業、制造業、文化產業等業態開發形式,積極開發地上資源、地下資源、車站資源及其他形式的資源,帶動沿線商貿流通業的繁榮,促進郊區衛星城的發展。

3.4建立良好的換乘系統

統一協調交通形式,綜合考慮,互相銜接,建立良好的換乘系統。延伸軌道系統到近遠郊區的人們集聚地區,改善乘車的方便性;制定合理的軌道交通票價。根據運輸市場的供求關系、交通需求彈性和客運服務的水平等因素采取的票價制定對策。根據不同情況,細分票務系統,提高票務系統的回報率。

4結束語

快速軌道交通相對于公共汽車、私人汽車、自行車等大眾交通工具而言,具有運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占地少、舒適、全天候等優勢,是其他交通方式無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我們應當構筑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一體化綜合城市運輸體系,才能解決城市的交通擁擠問題,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