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芻議
時間:2022-03-24 02:20:00
導語: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芻議近年來,“管理”這個詞匯,總被理解為工業企業管理,或者是基層社會組織的任務,或者少數領導者的事情,這是對“管理”概念的誤解。
管理是人類實踐的操作過程,凡有人群協同勞動的地方,均需要管理。當代管理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
一、管理是科學技術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管理對于人類實踐,猶如時間對于物質運動。不存在脫離時間的物質運動,亦不存在脫離管理的人類實踐。
設備選型、質量控制是管理,成本設計、經營銷售是管理,審時度勢、制定戰略是管理,環境保護、社會發展是管理,國體政體、國際交往、軍事武裝、國家安全還是管理。一切社會事務的實現均要通過管理。一切決策意圖、決策過程、決策實施均是管理過程。國家政府機關的主要職能是管理。“干部”一詞的涵義,“干部”的工作內容,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就是“管理者”和“管理”。管理是生產力要素組合的粘接劑,沒有當代管理就沒有當代生產力。
有學者論斷,企業興衰,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這便是管理對生產力作用的一個側面的描繪。管理可以作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管理是科學發達,是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后,可以歸結為主要由于管理落后。任何體制,只有通過管理,才能運轉;任何機制,只有通過管理,才能實現。所謂事在人為,即成也管理,敗也管理。
資金、資源、技術造成的劣勢,通過適當的管理可以轉化,擺脫劣勢,重組優勢;沒有適當的管理,任何優勢都很容易喪失,很容易轉化為劣勢。使科學技術充分發揮作用的是科學的組織管理,同樣的技術裝備,不同的管理,顯現出不同的研究成果、不同的科技水平、不同的生產力。科學研究納入管理才能進行,技術開發通過管理方可實現。科學技術只有經過管理的作用才能轉化為生產力。包涵管理的科學技術才能成為第一生產力。有些學者把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增長歸功于管理科學的成熟和發展。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負責人萊伯博士說:“我們沒有使用一項別人沒有的技術,我們的技術是科學的組織管理。”人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是管理的主體,管理是人的行為。管理是科學技術因素中活躍的因素。
二、不同的事物要求不同的管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結構,不同的科技含量,不同的文化基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不同的管理只能由相應素質的人來實現;適當的管理需要素質適當的人來操作。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不同于計劃經濟體制的管理;科學技術時代要求不同于自然經濟時代的管理。
時代變化,激發觀念變化;觀念變化,決定管理變化。管理與時代和觀念的關系,雷同于社會生活中政策措施和組織措施的關系。政策決定組織,組織為政策服務,組織措施使政策穩固,保證政策實現。時代和觀念決定管理,管理為時代和觀念服務,管理使時代和觀念穩固,保證時代和觀念進步。
三、當代管理是系統工程當今世界,人類社會實踐空前廣闊,相互交往空前密切。幾乎一切活動都形成系統。國內統一市場、國際區域統一市場、世界經濟一體化、科技經濟一體化,使人類認識世界的思維已從鏈條式,發展到系統化和網絡化。
一種科學的突破,會推動其它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技術全身發展的規律。一個行業或部門管理科學和技術的突破,必將推動其它行業或部門管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這是管理的外溢效應。一個管理過程的總體成果,不是由過程中強大的環節決定,而是由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決定,這是管理的管道效應。
一些部門機關的體系構架基礎,領導運作模式,雖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多次改革,但仍未擺脫五十年代沿襲蘇聯模式的影響,計劃經濟體制的痕跡遠未清除,鏈條式思維方式的產物,比比皆是。由于這種構架和運作與現代科技、經濟的矛盾,產生的一個社會現象就是許多臨時的機構、各式各樣的辦公室,組建了撤銷、撤銷了組建。因為當代科技、經濟決定的社會現象需要系統化、網絡化管理,只得成立一些臨時機構,以適應這個需要;又因為這些臨時機構和固有的構架和運作不融合,難免又被撤銷,以遷就固有的構架和運作。
這個社會現象,是鏈條式思維方式和系統化、網絡化客觀事物的矛盾,我們應該從這個現象領悟:解決當代社會矛盾,只能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和方法,許多曾經長期使用甚至獲益匪淺的觀點和方法,已經到了深思痛改的時候了。清醒地認識當代管理是系統工程,才能正確地把握操作當代管理。
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國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改革的設計是管理,改革的操作是管理;制訂法律是管理,執行法律也是管理;發展和穩定的設計和操作還是管理。市場經濟是至今人類勞動規模最宏大、勞動化工最精細、勞動節奏最快、勞動效率最高的社會組織形態,因此要求自覺、完整、嚴密、高效的管理與之匹配。市場經濟對管理的要求是人類發展以來最高、最嚴的,管理在市場經濟中實現目標的作用也是最關鍵、最重大的。
我國各個落后方面和不盡人意之處均和管理落后有關。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切成功和失敗均可歸結為管理的成敗。舊的企業管理體制,舊的企業管理方法,直接影響企業和市場經濟的融合;舊的科技管理體制,舊的科技管理方法,直接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舊的行政管理體制,舊的行政管理方法,直接影響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常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只有自覺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不善于管理、不自覺管理只能埋沒知識、浪費人才。我們強調培養和選拔跨世紀人才。只有自覺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培養得對路,選擇得準確。否則,培養和選擇跨世紀人才的過程和結果,很容易發生新的權力和舊的意識相結合、新的體制和舊的權力相結合的現象。
我們憧憬“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只有全國上下自覺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圓滿實現這些目標,否則很容易在某些范圍偏離目標,或者干成什么樣就算什么樣。目前管理水平低下的最突出的表現為各行業、各層次都有許多人對管理不自覺,不知道什么是管理,不自覺自己在管理。許多人在進行盲目地管理,許多人在進行習慣地管理,許多人還自覺、不自覺地實行封建管理。
營養學家淡及人體對營養的吸收時,提出一條名曰“木桶原理”的理論,即人體同時需要多種營養,并且按一定比例攝入各種營養,保證最低供應量,人體對其它各種營養的攝入,即按最低供應量進行平衡,其余無法吸收的營養均成為過剩營養。所以,現代社會許多人,營養不足與營養過剩同時并存。影響社會效益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的影響,也遵循“木桶原理”。供應量不足的因素,決定其它因素的作用程度,無法起作用的部分,成為過剩因素。現實社會許多現象也是營養不足與營養過剩同時并存。
從總量看,我國建國以來對管理的重視一直不夠,“”至今30年,管理在影響社會效益的各種因素的供應量中,差距愈加增大。差距增大,有兩層函義:一是管理成為影響社會效益的各種因素中最薄弱的部分,起瓶頸作用;二是改進管理可帶動其它因素更有效發揮作用,起木桶效應。即管理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進步的制約因素的焦點。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國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有三層意思,其一,各行各業、各個層次都要提高管理水平,無一例外;其二,上層機構比上層機構管理職能強,要比下層更注意提高管理水平;其三,國家機關比其它部門管理職能更綜合,要比其它部門更深入提高管理水平。
總之,提高管理水平,務求全面,社會各個部位、各個層次都要相應同步提高管理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提出的新要求。
精品范文
10全面質量管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