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

時間:2022-03-07 08:48:00

導語: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

一、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功能

1.企業文化內涵

企業文化或稱公司文化、企業精神,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其內容大體分為:(1)勞動文化(主體是勞動者);(2)生產文化(主體是管理人員);(3)經營文化(主體是決策層)。它是企業領導倡導、培植并身體力行的結果,通過各種方式灌輸到全體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去,日積月累地逐步形成。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對企業經營管理發揮巨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既使領導人更換,也會代代相傳。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準則、經營哲學、行為規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它從屬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決定的。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并正在打破國界,在全世界興起,成為新世紀企業改革、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企業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手段,以激發職工的自覺行為為目的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思想。企業文化的根本任務,是重視人、相信人、理解人、發動人、引導人、教育人、培養人和塑造人。企業文化的辯證法,是來源于社會,奉獻于社會。企業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常常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2.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

企業文化即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思想核心理論基點,企業的文化理念亦即企業的經營哲學思想,企業活動從事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時候做,什么時候不做,走這個方向而不走那個方向,都是有個想法的,有大想法,有小想法,一時之念長期之思,而企業一貫性活動必定是在一個長期形成的較深層的想法支配下進行的,不可能是盲目從事,即使是盲目行事也有一種文化理念支配,不要正確的文化理念就是盲目從事的文化,長期形成而深層的那個想法就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1)企業哲學;(2)企業精神;(3)企業目標;(4)企業道德;(5)企業風尚;(6)企業民主;(7)企業形象;(8)企業價值觀;(9)企業素質;(10)企業行為規范等。

3.企業文化的功能

(1)導向功能。企業文化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把企業職工引導到企業所確定的企業目標上來。企業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職工的注意力必然轉向什么,企業文化越強有力,越用不著巨細無遺的詳盡的規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進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業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萬寶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顯高出一籌,萬寶路立意于一種人格力量和一種人類審美的局面,而登喜路僅僅著眼于煙的口味,固而萬寶路的形象價值是登喜路的幾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業員工認同的企業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員工自覺簇擁其周圍,并吸引后者跟入,同時對企業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產生吸引力。

(4)激勵功能。崇高的文化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推力,讓企業職工有盼頭,有奔頭,讓企業外部的合作者產生合作的動力,對消費者激發其信心。

(5)穩定功能。正確的文化存在著一種同化力量,對一些消極的“亞理念”起著消弱、改造的功能,從而使正確理念“一統天下”,企業處于有序狀態,以利平穩而有力的運行。

二、企業文化創新內涵與價值

1.企業文化創新內涵

企業文化創新是指為了使企業的發展與環境相匹配,根據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形成體現企業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并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活動過程。企業文化創新的實質在于企業文化建設中突破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脫節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觀點的束縛,實現向貫穿于全部創新過程的新型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

面對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僅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中。企業不能固守一種固定文化表現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質不變,又要不斷創新它的表現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內容,這是企業文化獲得鞏固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企業文化創新不能一次完成。成熟的企業文化是一個能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文化,其標志是上下同欲,自覺求新求變。企業文化深入到企業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各種活動,并有巨大的同化作用,使新的企業員工能很快融入到企業的文化當中,接受、理解企業文化、認同企業文化、自覺約束自己,通過自身體現企業文化、加入到創新企業文化的過程中。

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所在,是企業價值觀的內核。沒有創新的企業文化就沒有創新的企業英雄人物和創新的員工隊伍,就沒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管理、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服務和市場,企業就會喪失其社會價值的依據。

2.企業文化創新的價值

(1)企業文化是新世紀企業競爭的核心。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硬件的較量已經逐漸開始淡化,競爭的核心將由20世紀60年代技術競爭、20世紀70年代管理競爭、20世紀80年代營銷競爭、20世紀90年代品牌轉向21世紀的企業文化競爭。企業文化能使企業在新世紀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企業文化創新也由一種全新的文化理念,轉變為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決定性作用的新型經營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觀念,它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能夠激發員工的士氣,充分發掘企業的潛能。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建立后,它所帶來的是群體的智慧、協作的精神、新鮮的活力,這就相當于在企業核心裝上了一臺大功率的發動機,可為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2)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現代企業文化更緊密地把企業文化活動與企業的實際收益聯系在一起,或者說直接掛鉤。因此,它在企業的地位就愈見重要和突出。當企業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時,企業文化也相應地進行調整、更新、豐富、發展。成功的企業不僅需要認識目前的環境狀態,而且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并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選擇合適的企業文化以適應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靠文化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文化創新會直接作用于人的觀念意識、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人的行為。一個企業無論實力多么雄厚,它的企業文化建設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這個企業必將會成為強弩之末。

(3)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的基礎。企業要進行管理創新,必須變革約束管理創新的思維、觀點,打破現有文化模式,任何一個企業為了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進行一場深刻的、徹底地管理變革,這就涉及到企業深層次的方面,企業管理理念、企業精神等諸多方面根源于企業經營者的思想深處,要求企業必須創新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制度創新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主要現實表征。制度創新的基礎就是文化創新,沒有文化的創新,制度創新是一句空話。企業在深化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應切實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把創新與企業文化結合起來,以企業文化創新為載體推動制度創新,真正為企業健康發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動力。

三、企業文化創新的基本思路

企業文化創新要以對傳統企業文化的批判為前提,對構成企業文化諸要素包括經營理念、企業宗旨、管理制度、經營流程、儀式、語言等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弘揚、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與企業的生產力發展步伐和外部環境變化相適應。

1.企業領導者加強自身修養,擔當企業文化創新的領頭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的文化,是企業家的人格化,是其事業心和責任感、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創新精神等的綜合反映。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念。這正如我國著名企業家張瑞敏在分析他個人在海爾公司充當的角色時所說的,“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如何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布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

企業文化創新的前提是企業經營管理者觀念的轉變。因此,進行企業文化創新,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提高素質。

(1)要對企業文化的內涵有更全面更深層次的理解。要徹底從過去那種認為搞企業文化就是組織唱唱歌、跳跳舞、舉辦書法、攝影比賽等的思維定勢中走出來,真正將企業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上。

(2)要積極進行思想觀念的轉變。要從原來的自我封閉、行政命令、平均主義和粗放經營中走出來,牢固樹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全新的發展觀念、改革觀念、市場化經營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等等。

(3)要認真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管理知識、方法和技能,同時要積極吸收國外優秀的管理經驗,用于企業發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積極融入世界,為企業走國家化道路作好準備。

4.要有強烈的創新精神,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要保持一種非凡的活力,雙眼緊盯著國際、國內各種信息,緊盯著市場需求,大腦中要能及時地將外界的信息重新組合構造出新的創新決策。

2.企業文化創新與人力資源開發相結合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推動作用得以實現,關鍵在于全體員工的理解、認同與身體力行。為此,在企業文化變革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培訓計劃的設計和實施,督促全體員工接受培訓、學習。通過專門培訓,增進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員工的參與積極性,使新的企業文化能夠在員工接受的基礎上順利推進。

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不竭動力。強制性制度變遷過程往往會在下級組織招致變相的扭曲或其他阻力,況且價值觀的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累積過程,這不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給予不斷的強化。因而新的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運行過程必須通過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予以強化和保障,使之形成習慣穩定下來。比如分配機制的變革就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因為分配機制同時體現了激勵和約束機制的有機結合。另外,也要注意精神激勵的重要性,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物質的滿足達到一定程度后,對自我實現的評價將壓倒其他因素。企業應該增強管理過程的透明度,對員工實行公正對待。

現代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也是企業凝聚力的較量。這歸根結底又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競爭。頑強的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礎條件。要把企業成千上萬名員工凝聚起來,只靠金錢是不夠的,企業必須具備共同的價值觀、目標和信念。對共同價值的認同會使員工產生穩定的歸屬感,從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實證明,企業只有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員工隊伍。

3.建立學習型組織

企業間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實際上應該是學習能力的競爭。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么其中的關鍵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建立學習型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是當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為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已有40%的企業以“學習型組織”為樣本,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成為企業成長的關鍵性資源,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根基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企業要生存與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強化知識管理,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企業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有一個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過程,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實現質的突破,才能在現代企業制度的環境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創新與發展,這是時代的要求,是企業追求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M].上海三聯出版社,1998

[2]王海之:淺析企業文化對管理創新的價值[J].商業研究,2001(10)

[3]徐沛林:論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創新[J].現代管理科學,2003(12)

[4]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第七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