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我國工商管理的時機

時間:2022-02-03 06:26:00

導語:21世紀我國工商管理的時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1世紀我國工商管理的時機

由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1999年度“加強大學與產業合作,促進管理與經濟發展”國際會議在大連舉行。會議主題是:“21世紀的中國工商管理—機遇與挑戰”。本次會議是“中國一加拿大大學與產業合作項目(CCUIPP)”的系列學術年會之一。“中加大學與產業合作項目”受加拿大國際開發署資助,目的在于促進中國在電信、金融和能源領域的經濟改革和管理技術的發展,加強中加大學與產業合作,提高中國電信、金融和能源企業的管理水平。

會議的主要議題有:①金融管理,②能源管理,③電信管理,④大學與產業合作,⑤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⑥工商管理與業務流程再造,⑦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⑧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宏觀經濟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

對比分析國內外學者在以上8個議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可以發現國內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1.不同領域中研究成果的數盆和水平差距較大。

國內在能源和電信管理、MIS和DSS以及生態經濟和技術創新等領域有較多的研究成果,與國外同類成果相比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差距也較小。而在金融管理、工商管理和一般經濟理論等方面的研究深度和水平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經濟發展現狀有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和電信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為研究者提供了課題來源;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突出了科學管理的重要性;發展中積累的實力使得有關研究課題能夠獲得必要的經費資助。產業的需求將對相關研究起到拉動作用,在我國金融產業對金融理論研究的需求表現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

(2)與政策導向有關。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給予了高度重視,這種政策導向作用使得我國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3)與學科建設有關。管理學科在我國建立較早,因此我國在運籌學、MIS和DSS等領域的研究水平與國外的差距較小。而金融管理和一般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在國內開展的比較晚,目前基本上處于對國外理論的學習和傳播階段。

(4)與研究隊伍有關。實力較強的研究隊伍都與早期建立的學科有關,同其他學科相比我國金融管理和一般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隊伍還比較弱小。

2.國內研究成果也有優勢。

在針對我國實際問題,如國有企業的改革問題等研究方面,國內的研究成果有明顯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學者對我國國情和實際問題的了解比國外學者更深人,因此國內學者提出的問題針對性更強,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更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國外研究者雖然在理論和方法方面占有優勢,但對中國國情的了解不夠深入。

3.國內學術研究的條件和環境魚待改善。

從國內研究成果看,得到經費資助的成果不到總數1,‘2,而國外的成果得到經費資助的占80絨強。國內研究者信息占有量較小,對國外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及時了解,這一點從國內文章的參考文獻中可以明顯看出。這表明我國學術信息網的建設還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