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新形勢大力培養高層次工商管理

時間:2022-02-17 07:26:00

導語:經濟發展新形勢大力培養高層次工商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發展新形勢大力培養高層次工商管理

我國正處在加快推進兩個根本轉變的重要時期,黨的十五大已精心構畫出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宏偉藍圖,而培養跨世紀的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是順利完成十五大提出的各項戰略目標、實現我國經濟騰飛的必要條件。地礦部教育司已將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培訓列入重耍的人才培訓計劃.

一、歐關工商苦理教育發展情況

1.MBA在歐美

世界MBA教育誕生于歐美,歐美的MBA教育模式一直是世界其他國家借鑒和引進的辦學模式。

美國是世界上首先開展MBA教育的國家.如果從1881年美國富商捐資在賓州大學設立沃頓學院算起,美國的工商管理教育(BBA和MBA教育)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了。其中,MBA教育是由哈佛大學首創于1910年.時至今日,美國的MBA教育也有80余年的歷史了。從本世紀40年代創建的美國國際管理研究生院算起,美國的國際MBA教育也有半個多世紀。現在,在美國高校一年級新生中,認為將來從事工商管理工作是最普遍最時烤的選擇。MBA學位是美國工商學院中設置的最廣泛的碩士學位。目前,美國已有1200多所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可授予工商管理學士學位(BBA),其中700多所院校設有MBA教育。到目前為止,美國MBA畢業生累計已達100多萬名,授出的MBA學位占全球授出的MBA學位總數的80%。這些獲得學位的MBA活躍在金融、銷售、管理、生產等各個領域,是美國工商界不可缺少的主角。有人根據美國196。年到1986年這25年MBA學位獲得者的增長率計算,如果增長速度不減,那么至2010年,美國人都將成為MBA.MBA教育已成為美國高等教育中最熱門的一部分。以這些攻讀MBA學生的眼光來看,MBA具有如下優點:

(l)MBA的課程可以給出一個綜合的工商管理技能訓練的背景知識書

(2)在競爭的勞務市場中,比具有其他學位者更為有利.

(3)MBA課程十分有助于個人開業;

(4)MBA有助于適應并勝任各類管理工作.

(5)MBA的半脫產學習對在職人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6)MBA課程對于以非工商為職業,但計劃從事法律、行政或其他很多領域的人也具有很大的輔助價值。

(7)MBA課程為人們改變自己的工作,涉足工商行業提供了幫助。

到今天,美國和歐洲的工商管理學院已發展到800多所,每年畢業生10萬多人,日本、香港、澳大利亞、南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每年的畢業生總人數也在5000人以上。

《幸福》雜志對美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和50家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的抽樣調查結果是:這些公司的最高領導中有一半以上受過高等經濟、管理教育,1/4受過MBA教育。

2.歐奚MBA的經臉

(”MBA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工商企業對MBA的鐘愛,無疑大大促進了工商院校的MBA教育與培訓。MBA教育其內容涵蓋了工商企業經濟運作中的財務管理、資金籌措、投資、市場營銷和資源的有效配置等各個不同方面,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運行的特征與要求.也正因為如此,歐美一些大學的商學院校或管理院校吸引著有意投身商界的人們爭相報考和攻讀,其熱潮數十年經久不衰,作為工商巨子誕生的搖籃,歐美工商學院的MBA教育一直呈現牛市:報考人數、錄取分數、畢業生的初薪不斷打破紀錄。

(2)以企業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原美國大學商學院聯合會(AACSB)主席賈迪克教授認為.工商管理教育者要面向市場,探索培養企業現實世界所需管理人員的更好途徑。事實上,以企業為中心體現在美國MBA教育的方方面面,例如,培養目標的規劃、教學方法的變化、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師隊伍的選擇、教學和科研重點的確定、學位論文的選題、甚至MB.A精神的塑造等無不強調聯系企業的實際.例如,哈佛大學商業院就公開宣稱:我們以造就企業總經理為目標,并率先使用案例教學和其他貼近企業現實的教學方法。

(3)體現管理特色、突出核心課程,課程設置綜合化。美國MBA教育是作為管理學的一個專業而誕生的,這使得它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始終體現著管理專業的特點,培養的是一種應用型的人才。

(4)建設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MBA教育教師隊伍。美國工商管理院校不僅要求教師具有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為了建設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管理隊伍,美國各工商院校主要采取兩種途徑。其一,鼓勵教師深入企業,了解實際,從而做到能聯系實際開展教學工作。鼓勵老師到公可兼職,為公司搞咨詢,不斷了解企業的新情況,以充實教學內容,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管理實際間題。其二,聘請實業界人士參與學校的教學工作。美國的許多工商學院都聘請企業界人士到校兼職或任教。他們認為,經驗豐富的公司經理往往還比剛剛取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更能勝任MBA教育工作。

(5)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教育之道,大膽進行MBA教育變革是美國各院校辦好工商管理教育的成功經驗。美國一些工商學院近幾年的教學改革動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一是進行課程變革.設計新課程。其二是根據形勢需要改革教學和科研的重點。許多院校把今后發展的重點放在信息技術、國際企業管理上,以適應全球性競爭的需要。其三,在總結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經驗基礎上,同時輔以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戲和模擬法,安排現場實習,播送專題錄像,上機進行管理模擬,并經常邀請工商管理界和政府名人作專題講座,另外,在教學中尤其強調學員間相互交流和相互啟發。

二、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我國MBA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管理教育的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類。其中,工科院校側重于工程管理教育,以培養企業內部工程管理人員為主。課程主要有工程管理、數學、統計、系統工程、機器制造、材料管理等.這類教育偏重于生產技術管理,屬于微觀管理教育;財經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經濟管理系科則側重于經濟管理教育,以培養國營企業和各級政府部門的經濟管理人才為主。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計劃管理、財政與信貸、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10財務管理、會計、統計等,這類教育偏重于部門經濟管理,兼有宏觀管理教育與徽觀管理教育兩個方面。因此,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我國高等教育學位系列,就沒有“工商管理”學位。國家教育委員會也沒有設置“工商管理”類專業.十多年來,攻讀管座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或歸入“經濟學”類而獲得經濟學學位,或歸入“工學”類而獲得工學學位,根本沒有什么“工商管理”學位之說。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第一,80年代初經過的影響,我國的管理教育尚未全面恢復;第二,當時對西方管理教育還缺乏了解;第三,認為“管理”不是一種獨立的學科體系,要么屬于“經濟”范圍,要么屬于“工學”范圍。這種情況當然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不相適應,伴隨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MBA教育在中國大陸悄然興起,并恰逢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春潮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轉軌機遇而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1.我國引進MBA教育進程這溯

進入80年代,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化取向日益明晰,原來與計劃經濟體例相適應的管理和管理教育,變得越來越不適應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對外開放使我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對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認識。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管理理論,對西方管理模式和管理教育棋式給予了實事求是的評價和分析.由此,我國的管理和管理教育進入了一個突破蘇聯模式、學習西方模式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一些院校大膽地以歐美MBA課程設計為模式,對其現有的管理碩士課程進行了某些改革和調整.部分院校甚至和某些海外大學合作培養我國的MBA人才.例如:其一,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在1987一1990年,與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聯合招收了第一期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其二,大連理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與美國StateUnive成tyofNewYorkatBuffalo合作7年舉辦TS屆MBA研究生班.其三,在加拿大國際開發署(CIDA)支持下,部分院校參與了MBA學位中加合作培養項目.1987年,國家教委著手開始籌辦MBA學位。

1988年11月,國務院學位辦公室和國家教委召開設置中國式工商管理專業論證會.1989年3月,又召開關于“培養中國式MBA研究生”的研討會,首次明確幾所大學著手試招MBA研究生。199。年9月,我國自己的首批MBA(試點)學員入學.1991年3月,國家教委下達“關于進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試點工作和進一步開展研討工作的通知”,確定在中國人民大學等導所大學設置MBA學位試點.同年10月,召開了“全國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協作小組會議”,又確定一些高校參與設置MBA學位試點工作,會上還制定了參考性的MBA試行培養方案(征求意見稿)。第一批試點院校在1993年初,有了首批畢業生,他們成為了我國最早的中國式MBA學位獲得者,第二批試點MBA學位工作的高校已達26所,現在試點MBA學位工作的有56所。全部分布在國內一流高校內。

1993年,國家教委在其主持修訂的高等院校本科目錄中,將“工商管理”正式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一級學科.這既標志著我國教育界對工商管理教育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也標志著中國MBA正在走向成熟。

從1991年起,我國試點MBA教育5年來,有關部門設置和修訂了MBA招生培養方案,完成了MBA教學大綱的編寫任務,舉辦了多期MBA師資培訓班,出版了一批MBA教材和案例,并于1994年10月,成立了“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對各試點院校進行統一協調。可以說,我國已形成了既有國際可比性、又有中國特色的MBA教育體系的雛形。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興起和發展的中國MBA,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發展,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這是因為中國的MBA從誕生時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中國需要MBA!

2.MBA教育在我國誕生與發展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MBA教育在我國誕生與發展,究其原因:

首先,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對企業職能和經營者素質提出了要求。

其次,市場休系的建立需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實施必須以一個職業經理階層的存在為前提。

第三,MBA教育在中國之所以得以較快地發展,也是由于MBA教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設置工商管理學位教育較早的美國、西歐的培養經驗表明,_1幾商管理的專業結構與教育模式具有突出的優點。它注重應用,教學內容具有不同于我國傳統經濟管理類專業劃分的綜合性。它特別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適應外部環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和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MBA教育的這些優點正好滿足了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需要.對于正在走出政府卵翼、逐步游向市場經濟大海的中國企業領導人來說,工商管理人才無疑具有直接的現實性與迫切性。企業界的需要推動著MBA教育的大發展。

第四,MBA教育也是我國傳統的經濟管理類教育和工學門類的管理教育向國際辦學方式轉軌的必然歸宿.我國傳統的兩類管理教育從總體上來講是落后的,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不相適應的.因此,開展傳統管理教育的各高校為了能主動適應社會的需要,紛紛嘗試管理教育的改革。而要實現徹底改革,不能僅僅在現有的管理教育棋式和專業格局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修修補補,而必須轉換觀念。從新的視角認識和劃分管理學科。在嘗試中,人們找到了MBA教育這一新途徑。國家教委也于1993年將“工商管理”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各院校也努力調整和改造各自的管理學科,以開辟MBA教育為中心任務,帶動整個管理教育資源的重組和優化配置.

三、中國地質大學成立工商份理學院的緊迫性

1.中國地質大學是全國著名的重點大學,客觀現實要求我們在風起云涌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占有自己的‘席之地。從國外資料看,許多著名大學都無一例外地開設有工商管理學院.培養工商管理人才.而我國正處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工商管理人才十分眨乏。黨的十五大對加快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國有企業的改革已進入了攻艱時刻.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有1萬多家大中型國有企業.至少短缺工商管理碩士2萬多名,而中小企業100多萬家,這些企業也需要多種層次的工商管理人才,社會需求量很大。在全國1000多所高校中僅有56所高校試辦有MBA教育,到了1995年全國錄取的MBA也只有1000人左右。1997年10月國家經貿委首次舉辦GRK考試,將擴大MBA人才的培養。可以預見工商管理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前景將十分廣闊。從l:J前我國的情況來肴,人才培養與人才的社會需求的矛盾一!分突出。這種狀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在全國各類院校依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方向,爭相構筑工商管理教育的大潮中,競爭將會十分激烈.統籌規劃,積極發展,搶占新的制高點勢必為中閑地質大學整體發展創造極為廣闊的空間。否則,將會錯失這發展的良機.可以說沒有工商管理學院的中國地質大學是不完整的,也與中國地質大學「1前在全國高校中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

2.成立工商管理學院是中地大發展的重要部分。我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以具有較好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較強、與工商管理專業相近或相關的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學院。按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開辦了管理工程、會計、金融與證券、法律與商貿、審計、房地產經營、計算機會計、經貿英語等專、本科學歷教育和培訓,較好地適應了社會的浦要,學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學院先后選派近30多位思想政治好、業務水平高的青年教師到全國各重點學校進修相應管理和經濟類課程。8位老師參加了國家經貿委工商管理核心課程的高級師資班的培訓.近十位青年教師目前正在外攻讀管理學和經濟學碩士學位.學院已有從事管理學專業教學和研究的正副教授22名,講師40余名,這些教師正在各專業領城的教學中發揮著!要作用.但不可否認,現專業老化、適應性較差、招生生探不稼定等間題一直困擾著我院發展.因此,調整專業方向,挖掘我院的教學資源潛力,更好地發揮我院的優勢,充分調動現有教師的積極性,靈活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貓求,培育新的教學增長點,已成為我院生存和發展的當務之急.立即成立工商管理學院是順應形勢發展需要的最佳選擇,她必將成為中國地大發展的里要部分.

3.我們對北京、武漢、大連、上海幾所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學、培訓、招生、分配等情況作了一些調查,從已掌握的情況來看,本科、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很好,社會對畢業生孺求較旺,學校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工商管理專業已成為這些學校的新的教學增長點。

4、地礦行業的二次創業,需要一大批企業家.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十四屆五中全會決定要實現兩個具有全局性的根本轉變,原有的教育、培訓無論是制度、內容還是方式上都顯得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新的形勢,對企事業單位的主管人員的要求也就更高,貴任也就更重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對整個地礦行業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礦行業的發展如何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地礦行業面臨著“二次創業”,其成敗和效果的核心點是取決于有沒有一大批懂得市場經濟,普于捕捉市場機遇,懂經營、會管理的企業領導人員和工商管理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決非易事,需要有一定的機構去精心組織和實施,這是一項歷史性的貴任.我院作為部屬的一所管理干部的培養學校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成立工商管理學院,更好地眼務于地礦行業“二次創業”,將是我院發展的基本落腳點.

總之,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我中國在地球上數千年來文明最早,本是富強之國,何以現在退步至不堪言狀。現在中國在地球上為一最貧之國,皆因教育、實業兩不發達以至于此”。我國要復興,必須借助教育和實業.MBA是一種我國十分欠缺的教育,它又和實業的發展大有聯系,因此,應該予以充分重視12和重點發展.

四、成立工商管理學院后的發展思路

工商管理學院成立后,我院將借鑒歐美MBA教學模式以及國內兄弟院校的發展經臉,結合自身實際,面向社會,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未來,確立如下發展思路:

1.武漢地干院1997年1月經國家經貿委審核為第一批企業領導人員工商管理培訓定點單位,學院已成功地舉辦了地礦部一、二期地勘單位領導干部工商管理培訓班,“九五”期間此項培訓工作將會有較大發展.

2.受地礦部教育司委托,學院于1998年同中南財經大學聯合舉辦工商管理碩士(MBA)班,此項工作已全面啟動.依據部教育司的規劃,“九五”期間我部工商管理碩士培養一攬子計劃將繼續下去。因目前中地大還未取得MBA授予點,所以通過聯合辦學.有計劃地安排我院有關老師攻讀MBA學位或進修學位課程,全面提高我院師資素質,同時為今后獨立申辦(MBA)碩士點創造條件。

3.根據國家教育委員會1993年7月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工商管理類專業方向劃分為:企業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會計學、理財學、市場營銷、經濟信息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海關管理和商品學等12個專業或方向.我院初步設想以企業管理、會計學、理財學、市場營銷、經濟信息管理、人力資探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九個專業或方向來積極籌劃專科和本科的學歷教育體系.

4.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進一步加大繼續教育的力度,始終將高層次人才的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作為我院發展的重點.依據地礦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拓寬專業方向,抓好在職人員雙學歷(專科、本科).專升本以及工商管理學士、碩士教育和相應學歷的學位課程的培訓,立足地礦部,面向全社會。

5.學院已有專業繼續舉辦,并按上述專業發展方向視情況作相應調整。盡管我們結合社會需要,對我院教學做了較大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際工作中我們確實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是師資薄弱,教學資源投入不足.今后,我們將花大力氣去克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同時,還迫切需要地礦部和中國地質大學領導給予我們以更大的支持.

我們正處在社會大發展和大變革的重要時期,我們有能力肩負時代的重任,有信心面臨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