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企業信用監管體制構建
時間:2022-08-03 06:08:43
導語:工商管理企業信用監管體制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商管理部門開展了經濟戶口管理實踐,成為監督企業信用狀況的重要工具“經濟戶口”是工商管理部門為實現市場監管職能,對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日常監管等管理憑據、資料進行系統的收集,科學分類整理而產生的檔案資料,是工商管理部門管理市場主體經濟信息的一種載體。經濟戶口的本質是一種由工商行政部門所管理和擁有的有關企業信息的檔案,這些檔案記錄著各級工商行政機關對市場主體進行登記管理和監督檢查中發生的憑證、文件等資料,包括企業登記申請注冊時按法律法規規定提交的注冊材料,工商部門的審查核材料,年檢報告資料,違法違規及被查資料、重合同守信用評選資料,商標注冊資料等。經濟戶口中的企業信用信息是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更新的,它具有較大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工商行政部門通過對經濟戶口的管理,能夠有效地掌握企業的信用信息,能夠為打擊企業的失信行為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我國的工商管理部門建立企業經濟戶口、實施經濟戶口管理始于20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全國大多數工商管理部門都建立起了基于計算機及聯網技術的經濟戶口管理系統,不僅能夠隨時查詢經濟戶口的信息,而且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隨時更新經濟戶口的信息。與此同時,各地也在積極探索經濟戶口管理的新途徑,很多地方都摸索出了一些關于經濟戶口管理新的方法與技術。如某市某工商局的一卡、一檔、一戶的做法,山東濟南市工商局的區域經濟監管責任制的做法等,都極大地提升了經濟戶口在企業信用管理中體系中的價值。
二、工商管理部門推行了企業分類監管制度,起到了獎勵守信、懲罰失信的作用所謂企業分類監管制度,指的是各級工商管理部門以其所掌握的經濟戶口為依托,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分級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給予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失信企業進行處罰以及對守信企業進行獎勵的一種企業信用管理方式。實施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的目的在于“通過建立上下互動、橫向互通的監管機制,推進工商管理各項職能的整合,實現對企業的準入行為、經營行為和退出市場行為的全過程監管,以提高執法效能。我國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始于90年代末期,在實踐中的運作已經比較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建立起了一批有關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的法規、規章及條例等,如工商總局頒布的《工商管理總局關于對企業實行信用分類監管的建議》等;其次,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對地方各級工商管理部門的企業分類監管工作實行了聯網應用,并頒布了《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聯網應用技術思路與實施方案》;再次,建立了一個較為合理的企業信用分類標準,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規定A類企業為有著良好的信用記錄的、需要加以正面激勵的企業;B類企業為有一些不良記錄的企業;C類企業為信用不良記錄較多的需要加以重點監控的企業;D類企業為需要由工商部門強制其退出市場、撤銷其工商登記的企業。
三、工商管理部門開展了企業年檢實踐,成為工商行政部門把握企業信用信息的重要途徑企業年檢是以工商部門為主體對企業進行的一年一度的企業經營狀況及企業信用狀況檢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發現企業中的問題、利用企業所提供的數據對企業的經營提出具體的經營管理建議等。企業年檢是工商管理部門更新企業經濟戶口信息、監督企業經營行為、監督企業信用記錄的重要手段,它與經濟戶口管理制度、企業分類監管制度一起,構成我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三大主要組成部分。為完善企業年檢制度,我國的工商管理部門做了許多努力:一是完善企業年檢的制度和程序。繼1990年《企業年度檢驗辦法》實施之后,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又組織人員對這一辦法進行了修改,并于2006年起正式頒布實施修改后的年檢辦法。新辦法相對于舊辦法而言主要是在年檢程序、年檢對象上做了更具體詳細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市場監管的時代性,既能夠保證政府更有效、更全面地把握企業經營信息、同時也能方便了企業和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二是企業年檢技術手段的創新。一些地方為方便企業年檢,實施了滾動式年檢年度,即根據企業注冊時間的不同,在一年中的不同時候對企業實施年檢,這就避免了由于年檢扎堆而監管不到位、不細致的現象;一些地方實施了網上年檢制度,企業可以通過紅盾信息網下載年檢表格,申請年檢,減少了企業年檢的程序,方便了企業年檢。這些措施加強了企業年檢的積極性,也保證了年檢所獲取的企業經營信息的準確性。
四、工商管理部門開展了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金信工程建設,使工商部門的網站成為公示企業信用信息、辦理工商行政業務的重要平臺工商總局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關于對企業實行信用分類監管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必須切實加強基礎性建設,重點是加強企業信用監管信息網絡建設,為實施有效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在信息網絡建設上,各級工商管理機關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遵循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的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指導方針,避免各自為政、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要切實加強信息機構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金信工程的順利實施”。在這一意見的指導下,我國的各級工商部門開展了大規模的網絡信息化建設運動。截至目前,我國的各級工商管理部門都建立起了“紅盾網”,據統計,地市級以上工商管理部門的建網率達百分之百,地市以下也達百分之六十。
目前,各級工商行政部門的紅盾網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各級工商行政部門公示企業信用信息的平臺。如地方有多少中國馳名商標企業、有多少省名牌商標,有多少誠實守信企業等,一般都能通過網頁直接看到企業名單。有的地方的紅盾網甚至能夠查詢到一部分企業的失信狀況,有的還能夠查詢到工商行政部門對企業失信行為的處理方式等。這種公示成為監督企業及個人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促進企業及個人的誠實守信行為。二是作為企業申請和辦理工商業務的平臺。如多數地方的紅盾網都開設了企業年檢申請表下載業務,能夠通過網絡直接提交年檢申請,有的地方的紅盾網能夠直接辦理網上工商登記申請業務,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