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探討

時間:2022-06-13 10:52:27

導語: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探討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的創立,是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隨著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因而必須在新形勢下立足于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實際,探索創新型校企合作機制,為不斷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效性提供機制基礎。

關鍵詞: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作為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平臺之一,在學生工商管理實踐技能等綜合素養的培養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是我國高校尤其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抉擇,因而必須盡快破除當前校企合作過程中的體制障礙,建立新型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

1當前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校企合作已經成為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和平臺之一,在培養高校工商管理學生實踐技能方面發揮著建設的作用,但是深入分析當前工商管理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會發現其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校企合作膚淺化,未能真正有效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

從2005年國務院開始積極鼓勵校企合作這一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已經走過了十多個年頭,這期間校企合作的機制不斷健全,對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推助力亦越來越明顯,但是縱觀目前工商管理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還主要集中在如訂單式培養、頂崗實習、教師培訓等較為“表淺”的模式上,未能真正發揮高校和企業的積極性,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

1.2校企合作缺乏長效深度機制及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

從當前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現實情況來看,校企合作的雙方———高校和企業之間更多的是一種基于雙方自愿或者某種關系而建立的合作關系,屬于短期的、不穩定的合作,高校往往熱情較高而企業則態度較為冷淡,積極性不高,不能以更高的姿態和熱情去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去,校企合作的主動權往往也掌握在企業手中,高校和企業之間基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高層次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尚未真正形成,從而影響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效。

1.3政府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促進機制和相關的保障體系

隨著校企合作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意義的進一步凸顯,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已經成為必然,這就要求國家應該出臺專門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將校企合作真正上升到國家和政府層面,從而有力促進校企合作向著深度融合發展,然而當前我國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過程中,僅由企業和高校雙方進行相關機制的建立,政府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的第三方在此過程中僅僅局限于“提倡”“鼓勵”作用,而未能真正從制度上明確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和各項保障體系,使得校企合作缺乏相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校企合作機制的基礎較為薄弱,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深化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的路徑探尋

深化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需要高校和企業通力合作,從區域發展及工商管理專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探索出適合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需要的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機制。

2.1以合作互惠理念為指導,創新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新模式

隨著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培養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的新型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正成為市場發展的現實需要,因而高校和企業在進行校企合作的同時,要著力以“互利共贏”理念為指導,切實加快探索新的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新模式,如校企合作共建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工商管理實踐教學課程及教材共同研發,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試點特色辦班合作,為企業定向培養新型的現代工商管理人才,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邀請企業相關人員進入企業為學生提供專業課題交流,校企合作開發科研項目研究等,切實創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從而更好地提高校企合作實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2堅持互惠共贏原則,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完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需要高校及企業之間堅持互惠共贏原則和雙向互動原則。高校及企業應合作建立相關的校企合作制度,明確雙方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的責任、權利以及利益共享機制,為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尤其是明確高校及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共享機制,高校應積極立足于自身科研優勢,利用自身充足的教學資源,為企業輸送合格的工商管理新型應用型人才,為企業提供企業發展、人才引進、相關科研研發等方面的幫助,從而讓企業感受到校企合作給其自身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激發企業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的積極性,以便使企業積極投入到校企合作中,以其自身優勢如新技術、新理念等為校企合作提供平臺支持,推進工學融合,提高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2.3地方政府及相關行業應積極出臺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供戰略推動作用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健全離不開政府的積極作用,政府應該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出臺專門的校企合作指導實施意見及相關的激勵機制,積極促進校企合作深入融合發展,例如政府一方面應積極利用稅收、融資等方面的措施積極鼓勵相關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高企業參與校企辦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應完善相關的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規的建立和完善,發揮政府的資源整合作用,深入協調整合企業和相關高校資源,牽頭組織相關的校企合作等,有效保障校企合作良性發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和合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2.4校企合作共建合作機構

合作機構是高校及相關企業基于互惠共贏原則而共同出資建立的校企合作新平臺,也是當前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校企合作共建相關機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及企業的各自比較優勢,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力地深化了校企合作辦學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和發展,可謂是目前校企合作辦學的最高模式,在這方面,有不少企業及高校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并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湖北興發集團自2003年以來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辦學,先后同武漢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3個高校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同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大學及三峽大學共同建立了湖北省磷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同武漢工程大學聯合組建了湖北省磷礦采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些平臺的建立有力地推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同時也有力地培養了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3結論

總之,在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的完善過程中,必須時刻堅持互利共贏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政府、行業、企業及高校各自的優勢和積極性,切實通過各種舉措建立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新機制,進一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推進校企合作協同創新步伐,完善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機制。

作者:祝宇翔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參考文獻:

[1]彭耿,龍海軍.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探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8):196-199.

[2]王曉華,尤陽陽,尤宜宜.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機制研究[J].現代營銷(下),2015(6):126.

[3]李超鋒.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研究———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物流技術,2012(11):152-154.

[4]何雄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