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

時間:2022-03-06 10:16:46

導語: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

摘要:闡述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針對國有煤炭企業的現狀和不足,提出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現路徑,以期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路徑

20世紀90年代到2007前這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各大國有企業產能得到了迅速提升,但伴隨世界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的影響,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步入了當前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因此,國家積極制定新的政策,由原來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向經濟發展要重視質量的方向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式經濟發展需要,對于煤炭企業來說,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行供給側結構改革、消化過剩產能、進行企業升級與轉型、去除落后產能等政策的落實,利用新技術與新理念來改變煤炭企業發展路線,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式,使煤炭企業向著節能環保、開放創新、和諧發展方向轉變[1]。

1混合所有制改革

20世紀90年代,國家為了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制定并推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用來引進民間資本,推動生產力的進步。經過不斷實踐,國家還允許部分外資參股國有企業改革。相比于國有制經濟來說,混合所有機制指的是企業資產所有權歸屬于多種性質擁有者的一種經濟模式。基于宏觀層面進行分析,我國社會經濟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公有制與非公有制兩大類。基于微觀層面分析,企業是由多個投資主體共同出資而創立的,但投資主體的性質是多樣化的,這就導致了產權多元化的現象。國家制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通常是指基于微觀層面上的企業所有制改革。從廣義上來理解,就是由多種(大于等二)經濟成分共同組成的經濟主體,其中可以沒有國有成分,主要方式包括股份制以及合作聯營等方式。從狹義上來理解,通常是指包含國有成分混合產權經濟主體。

2國有煤炭企業的現狀與不足

對于國有煤炭企業來說,大部分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國有企業由于其產權形式的單一性而出現一系列缺陷與不足。這些缺陷與不足一般表現為下列三點。煤炭企業是專門開采地下煤炭資源的一類企業,煤炭是由于遠古時代地殼運動,有機物質經過長久地質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能源,它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地下儲煤量是固定的,會隨著不斷地開采而不斷減少。當煤炭開采完畢之后,煤炭企業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基于這一點,煤炭企業必須制定必要措施,提升資源利用率,進行合理開采,從而提升煤炭企業壽命。自從煤炭企業成立以來,始終保持一種模式,那就是不斷地開采原煤,然后把原煤銷售出去,其產品架構太過單一,是一種粗放經營方式,這就決定了其煤炭產品所具備的附加值較低,導致產品銷售利潤率不高,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而原煤產品的再加工率十分低下,技術較為落后,加工設備也較為落后,從而導致投資出產率較低且利益率較低。目前對于原煤的再加工轉化形式,通常包括洗選方法、煉焦工業以及發電等形式,依舊停留在對原煤的初始應用階段。在此種情況,煤炭企業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規模,只能加大開采量,無形當中加快了煤炭資源的浪費速度,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煤炭企業一般都是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是在建國初期計劃經濟年代成立的,工作人員數量眾多,擔負著過重的歷史性包袱。而大部分煤炭企業成立時間較早,其企業辦社會現象相當嚴重,并且規模十分龐大,其附屬部門眾多,工人數量眾多,擁有大批的離休、退休以及傷殘職工由企業負擔,加大企業包袱的沉重性。從業人員技能比較單一,專業技能素養相對較低,再加之國企模式的僵化,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從而加劇了國有煤炭企業的生存壓力,亟需尋求新的出路[2]。

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其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做的第一步是需要強化煤炭企業,不斷優化企業職能及其運營機制,以便于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提升其社會公信力與影響力,以獲得社會的更高認可度,從而不斷提升市場份額,擴大利益與投資回報率。在此基礎上,再利用國家號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來積極引進民間資本與大量外資,讓更多的有實力的個人資本參與到國企的改革與運營中來,進一步推動混改進程,加快企業發展速度[3]。雖說傳統煤炭企業產品與經營過于單一化,但其占有大量的煤炭資源,這一天然優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可能利用改革創新,實現科技、機制與管理上的全面提升,拓展與延長其產品鏈長度,增加產品種類,形成多元化發展模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原煤產品,積極開發新產品,提升對原煤的加工深度,提升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發展煤基多元化運營模式,推動其生產效率、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其利潤率與資金投入回報比例,增強企業吸引力,進而激發多性質非公有資本的積極性,讓它們大量參與到煤企多元化展混改中來。在當前新經濟形式下,煤企需要積極轉變思想,將外部壓力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緊緊抓住當前的機遇,積極影響國家提出的去產能與供應側改革等戰略方針,加快去產能速度,積極推動煤企轉型與升級進程,向著綠色環保的節能型企業發展。所以,對于煤企來說,需要引進新的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實現體制創新,用創新的方式加快煤企轉型速度,用轉型來加快創新步伐,積極推動煤企的全面升級。進而增強煤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提升其利益率與資本回報率,充分利用資本逐利的特性,吸引外部資本的大量涌入,實現煤企的混合所制改革。資本運作是一個企業進入更高發展階段的重要標準,對于煤企而言,可以充分利用資本,以資本為紐帶,用股份制模式,采用交叉持有股份等手段,積極引進更多的戰略性盟友,構建多戰略合作模式,搭建戰略合作體系,不斷優化產業格局,實現產權與產品架構的雙重改進,在強強聯手、協同發展中完成煤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提升煤企競爭力與企業實力。煤炭企業首先要從國際上的相關資源、市場以及能源需求上著手,對國內外兩種局面實施整體統籌管理,始終堅定以國內為基礎以及和國外協作兩種方式相互結合的理念,使企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累積的技術、人才、管制、品牌、資金、產能與設備等優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與發揮;管理好兩大市場、兩個資源類型,從互補效用、協作效用、集聚效用等三個方面出發,合理利用知識產權、技術入股、并購與資產重組等多個手法,對新能源、戰略性新型產業與外部煤炭等多樣化企業實施收購措施,從而進一步展開混合所有制革新之路,有效提高企業內部核心競爭力。同時,緊抓“一帶一路”政策所提供的大型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機制,并于加深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逐步落實混合所有制革新。

4結語

實際上,實施國企所有制革新不僅僅是單個企業在國有資本運營方面所發生的改變,革新流程也就是對商業運作模式、運營體制、監管等方面進行創新的整個過程,會在各個行業中造成極大的影響。國家需要健全與標準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革新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整理清楚革新的發展趨勢與途徑,消除革新過程中的各種阻礙,建設相對健全的監控與防范手法,確保革新可以健康有序地開展。因為煤炭行業自身的特殊性及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既要重視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革新的落實,還需格外關注在受到資源享賦和環境生態兩者限制時整個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渠道。混合所有制革新目前是我國國有煤炭企業革新的整體趨勢,對煤炭企業來說,需和其本身特征相結合,增強管理,選取恰當的革新途徑,逐漸在現有所有制狀態中搭建與企業后期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最佳型混合所有制模式。

作者:郭鋒 單位: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權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