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育

時間:2022-03-16 09:51:22

導語:淺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育

摘要: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熱點話題。但是實踐教學評價卻比較特殊。現階段,我國服務業發展迅猛,星級酒店增多,企業存在“用工荒”的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輸送與酒店崗位需求存在人才匹配不協調的情況。通過對我國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評價做現狀分析,就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評價進行探討,對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提出了實踐教學評價的重構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酒店管理;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本文所提出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在院校或者是某專業的統一安排管理過程中,根據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統一安排進行校內仿真訓練或是社會崗位實習,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上,培養的是學生的專業素養、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通過實踐教學成果來完善院校的實踐教學專業建設等工作。而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檢測院校的工作成果,不僅對學生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對實踐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機會。

一、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高職酒店管理教育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充中,這都是教育改革的功勞,而最終這些教育成果也會落實到實際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上。“實踐教學”一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特色,但是現階段,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中存在標準尚不統一,對評價標準模糊等現象,相比于發達國家,如最早對高等教育進行實踐教學評價的美國,其所施行的泰勒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從我國對高職教育的研究上來看,實踐教學評價還有不足。(一)目前我國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還不完善。當前各高校針對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圍繞著實踐實驗室建設數量、設備設施、實驗室利用率、實踐教學教師隊伍這幾個方面,這些指標對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只是在一些硬件條件和管理上給予評估指導,針對實踐教學中教學內容、考核方案、學生掌握情況等方面的評估并沒有具體的要求和說明,全面性和規范性不夠。(二)對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方式單一,導致學生只重分數不重能力。當前的實踐教學,大部分仍停留在試卷考試這種考核評估方式,終結性評價為主,側重考察學生的記憶力,試卷形式的考試居多,難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和是否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違背了考試的目的和意義。

二、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實踐教學評價的可行性分析

(一)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專注人才培養。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基礎比較薄弱,外聘教師比例較小,這對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質量來說是一個缺陷,因此,要加強兼職教師的隊伍建設。此類教室多來自酒店管理的一線,大都是具有實踐教學經驗的,且具備一定業務特長的管理人員,有豐富的實操經驗和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的能力,有了這部分人來參與實踐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直接與酒店行業工作人員進行接觸,豐富自己的認知,也彌補了院校實踐教學教師人手不足,提高了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院校和社會的聯系。有了強大的師資隊伍建設,院校才能更專注于酒店管理的招生工作,才能為社會輸出高素質與高技能的社會人才。(二)加強實踐教學課程設置,突出專業培養重點。學生專業理論和技能3S的獲得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足夠的實踐教學課時是完成實踐教學的根本,如果學生實踐教學的時間得不到保證,就更不會有什么教學效果。酒店管理是比較特殊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極高,所以,教師在課程設置和課時比例的安排上要做出明確的劃分,適時增加實踐課程的課時。例如,可以將理論課時比例適時縮小,如果理論課時比例占45%,那么就可以將實踐課時比例設置為55%,甚至可以使兩者各占50%,要為學生單獨制定總體專業技能目標,為學生盡量提供崗位實訓的機會,使課程內容更務實,更傾向于職業化,在課程評價過程中要將兩者的地位拿捏得當,提高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重視程度,通過對實踐教學的評價制度,督促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雙重發展。(三)完善教學設施,改善校內實訓教學條件。院校內的實訓室是學生進行職業訓練的主要場所。如果院校對教學質量有更高要求,想要看到更好的實踐教學效果,就要完善校內的實訓設施,包括實訓場所在內的設備、實訓室的功能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對校內的實訓室進行適當的管理,提出管理辦法等強化對實訓室的保護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將實訓室分配到具體的專業,讓各個專業進行自主管理和維護。除此之外,也要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這是對校內實訓室的補充,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加逼真的實訓環境,給學生的感覺也更為真實。但是與社會的酒店建立合作則是一個更直接的辦法,大多數學習這門課程或是這個專業的學生對高級酒店大都比較憧憬,安排學生到酒店實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實操需求,可以接觸更多具有實際服務經驗的一線人員,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學校來說,也是一個與社會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機會,對酒店來說,更是降低了用人成本,對社會來說,則節約了勞動力,這是三方共贏的局面。

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重構———以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為例

(一)教學評價內容的重構。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與綜合技能層面。若想對某一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就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長期調查,根據標準對其進行分析,在確定專業職業技能與能力的基礎上,確定考試內容。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因為酒店管理是一門實操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要注意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考察學生是否有足夠的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二)教學評價形式的重構。若想在重構的要求上對教學評價的形式進行重新考量,就要對傳統的考核形式進行革新,將革新工作建立在推陳出新的基礎上,進行三方面的結合,即要將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結合、將理論與與實操進行結合、將筆試與口試進行結合,開放、多元地將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核。例如,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實訓課上的各種表現進行記錄,再分項目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操作是否規范、是否完成實訓報告、是否完成社會調研、學生的服務技巧到何種程度等,這些都是平時課堂上要記錄的重點,在學期末對學生進行綜合考量的時候都要將其納入評價范圍內,再給出學生最后成績。(三)教學評價的創新層面。教師的考核形式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傳統的形式上,而要使教學評價變得柔性,將考核時間彈性化才是高職教師要研究的教學評價的創新方向。教學評價不需要規定在具體的某一個時間,在實訓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考核,或是學生提出考核申請,教師再對其進行考核。例如,在教學“宴會設計與服務”一課時,學生可以隨時拿出自己的宴會設計進行展示,如若教師對該學生的作品評價不是很高,學生在后期可以重新拿出作品參加第二輪的考核。這樣的教學評價機制給予了學生一定的主動性,不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考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教學評價的參與性,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主動權。(四)教學評價的實用應用。加強情景化教學模式,設立真實的運營環境,方便學生練習和示范,通過真實的對客運營環境,按照職業崗位能力“量身定制”模塊教學。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在校內建立教學酒店———三亞海棠麓湖度假酒店。酒店按照國際四星級標準進行建設,擁有287間客房、3個餐廳、1個行政酒廊,大堂吧、康樂中心、泳池設備設施完全達到行業一線標準。學生們每天在實際運營的酒店現場練習各崗位工作標準流程,并通過實際運營去檢驗所學知識及技能。學生在酒店的行為規范亦完全按照酒店標準執行,每天工作內容由酒店經理按照任務書進行評價打分,并現場給予反饋,每周一次總結會議,總結本周各運營點的盈利情況、客人滿意度情況等等,通過這種養成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前感受、熟悉酒店行業的工作氛圍,真實地把教學評價應用到酒店運營當中。(五)改善考核評價方式,制定能力評估的措施辦法。針對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方法,也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只有當課程考核評價能真正的圍繞著人才培養目標,只有學生真正明白了如何才能達到目標要求,學生才會更積極主動投身到有意義的學習中來,考核評價方式才能成為激活學生學習意識的有效抓手。基于學生的能力發展來設計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鼓勵和給予反饋,考核標準可由企業或行業來制定,以工作能力考核為主設計評估范圍,通過直接或間接的示范,依照行業的標準(崗位職責所需技能、知識、態度),搜集被評估人目前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證據,與設立的能力考評標準進行比較,證明學生已經具備或獲得該項技能。具體方法可包括:工作現場觀察、現場問答、發現錯誤、角色扮演、小組調研、辯論等。

實踐教學體系各個要素之間的相加合成,它作為一個整體制約著各個構成要素。實踐教學評價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涵蓋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既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也包括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能夠真正做到關注學生的每個學習環節。而且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對教師的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教學反思與改進,這樣才能實現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論知識向實訓能力的轉化。只有基于實訓能力的測評,才能真實反映出學生對實踐教學目的的掌握情況,真正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婷.以技能競賽促進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渭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9,(28):180-181.

[2]盧娟.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建設問題研究[J].學周刊,2019,(30):28.

[3]石媚山.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管理觀察,2019,(19):124-125.

作者:楊銳明 鐘文梓 房立叢 曲超 單位: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