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

時間:2022-06-07 10:58:21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

摘要:產教融合是新時期高職教育發展建設的重點,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更是雙高校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從新時代高職教育國際化的新內涵、新要求出發,結合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探討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路徑和對策。

關鍵詞:產教融合;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

當前國家正在積極的推進雙高校建設,作為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國際化人才培養對于高職院校進行國際化專業建設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酒店管理專業來說,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發展加劇了酒店行業的國際化進程,隨著世界酒店管理集團進駐中國市場步伐的加快和國內本土酒店走向國際化進程的加劇,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精通英語溝通表達,通曉國際國內經營管理法則,國際化、本土化情懷并重的創新性、復合型國際化酒店管理人才。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學校和企業的密切配合。高校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實現內涵式發展。為進一步落實這一決策,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明確將產教融合作為高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2019年國務院及各部陸續了《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推動高職教育發展建設的政策,明確了高職類院校通過與企業或行業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等方式開展合作活動。從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產教融合已經成為我國高職教育的重發展趨勢之一。如何在產教融合機制驅動下,豐富人才培養類型,提高國際化人才質量,是高職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課題。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現狀

中國酒店管理專業職業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輸送合格的服務和基層管理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促進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但是面臨著酒店行業國際化的大背景,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凸顯出了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培養目標不能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從大部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來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精準,與本科院校和中職沒有明顯的差別。一些高職院校定位過高,等同于本科的管理人才培養。一些高職院校培養內容又過于寬泛,涉及內容較多,但是專業度又不夠。國際酒店集團和國內一些高端酒店缺少的不僅是某一崗位的專門人才,更多的是需要集專業理論知識、外語能力、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并能適應酒店行業不斷發展要求,具有國際化視野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所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內涵要增加,外延要擴大。基于酒店行業本身的性質來看,酒店管理專業要側重于學生國際酒店基礎業務操作技能和國際管理潛質的培養。

(二)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不能適應市場發展變化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

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是現階段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國內很多高職院校依然將酒店管理、酒店運營業務管理等課程作為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重點,忽略了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養成、職業英語、跨文化溝通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教材建設上,缺乏跨文化溝通交流、國際視野培養的內容,很多學校的教材運用3-5年還不更新,與時展和行業需求嚴重脫節。

(三)國際化師資團隊建設嚴重不足

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師資團隊建設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懂英語的教師不懂專業,懂專業的教師英語能力不行,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又精通專業的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如何提升專業教師的英語能力和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實現雙語教學是擺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上的重要難題。基于這樣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使得國內現有的國際化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很多國際酒店集團不得不從國外高薪聘請相關的管理人才進入中國本土,而本土的酒店管理人才卻始終游離在最核心的酒店管理層外。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現狀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伴隨著高職教育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雙贏模式,在職業教育發展建設的今天,產教融合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很多高職院校都已經認識到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并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大產教融合力度。但是現有的合作模式與我們理想中的“產教深度融合、人才培養無縫對接”仍有較大差距,人才供給與需求并未真正匹配,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如產教融合類基地形式大于實質,企業合作意愿較低,學校過于重視人才培養而忽視運營能力等問題,最終表現為校企雙方在共同建立的產教融合平臺上的推動力不足。尤其是一些院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停留于“學校為主,企業配合”的淺層融合。日常教學中,企業參與的比較少,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實施,過程性考核所占比重還比較少。還有一些學校雖然有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班,但是前兩年企業參與的很少,僅有幾場所謂的專家講座或者企業培訓,頂崗實習時企業才介入,更有甚者,以冠名班名義實則為企業提前鎖定廉價勞動力。基于現有的產教融合狀況,我們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便不難看出,校企雙方在產教融合當中所承擔的功能和期望達到的利益共同點不一樣。企業重視技術與生產,更多的承擔著生產功能,重視所投入的大量資金是否產生了根本效益,以及產生效益周期的長短。校方重視教育與人才培養,希望能通過合作實現育人的功能,對于短期內是否產生高額利潤關心度不高。企業希望產教融合的落腳點是盈利,校方希望產教融合的落腳點是育人。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校企雙方在產教融合過程中始終是一種以兩廂情愿開始,若即若離而又欲罷不能的尷尬局面。

三、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

(一)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更新完善以課程思政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酒店行業發展的國際化導致了酒店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也對酒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要依據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建設發展要求,科學謀劃,以服務區域行業發展為基礎,對接國際酒店行業發展標準,適時調整、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的培養上,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國育才。在強化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厚德的培養,將課程思政融入育人全過程,注重學生職業素養、敬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養。

(二)架構與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加大校企活頁式教材開發力度

為了確保酒店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要不斷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及時調整優化課程體系設計,以適應國際化人才的就業需求。對于課程設置,首先要以國際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定位為導向,以崗位化需求為基礎,遵循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職業成長路線,整合必須的知識、技能,同時參照國際酒店現行標準和世界技能大賽以及行賽標準,優化整合課程體系,重構和完善教學內容。加快國際化課程建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形式的課程,豐富學生的知識架構,讓學生享受國際優質的課程資源,實現課程的國際接軌和認證。在教材建設上,除了引入國際先進教材之外,還要緊跟市場需求,進行更新和編撰,加大與企業合作力度,引入行業培訓標準,積極與行業、企業開發課程、活頁教材,實現三教改革。

(三)構建國際化、專兼結合師資團隊,實現雙語授課

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給專業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要培養國際化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要一支具有國際視野、教學理念先進、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過硬,職業素養超強的教學團隊。高職院校在國際化教學團隊的建設上,可以采用“引進來,請進來,送出去”的發展思路。一是引進一批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專業教師,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與國際接軌。二是請進來一批在酒店具有豐富工作經驗且具有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的企業專家擔任實訓教師。三是邀請國際、國內酒店管理集團職業經理人定期到學校開展專題講座,使學生了解行業發展前沿,增強職業認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激勵措施,鼓勵專業教師赴酒店兼職或者定期到國際化酒店進行掛職鍛煉,加快教師自身知識的更新和專業技能的提升,確保教師知識體系與國際接軌,與行業同步。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培訓項目或者國際職業資格認證,不斷更新國際教育理念。

(四)加強產教融合力度,理順協同育人機制

產教融合是新時期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和途徑。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要緊跟世界行業發展趨勢,按照“理念與世界同步,標準與行業接軌”的思想,與高端、國際化酒店企業建立培養目標和用人需求、專業標準與國際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實訓基地與酒店情境的五個對接的校企協同育人、共商共建共享、開放性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明確校企雙方責任,搭建產教融合平臺,使教育功能與產業功能相互交融,實現過程共管的育人制度,構建以產業發展為基礎的教學內容,以崗位化為基礎的課程體系,以互訓、互培、互化為基礎的人才培養體系,以互育、互用、互管為基礎的創新實訓平臺,實現校企產教融合思想的同心同向,確保學生學到行業最前沿、最先進的專業技術,牢牢地把握住行業的最新發展以及社會人才需求的方向,從而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產業同步。

(五)實現國際化合作交流,促進國際化實習就業

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國際化實習就業。高職院校要積極聯系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拓展學生國際化實習就業通道。鼓勵學生到國外酒店進行短期學習、實習,積極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同時加大與國際學校聯系,開展短期交流、互訪,增強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六)創新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人才培養的起點上入手,通過精英教育達到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標。每年從新生中篩選一批熱愛酒店行業、認可酒店工作、致力于從事酒店服務、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組建國際教改班,通過國際化課程體系的學習,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的考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視野,通過服務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實踐精神的培養,使學生達到國際酒店人才的標準。

參考文獻:

[1]徐得紅,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建設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4).

[2]全鑫,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得探索[J].廣東蠶業,2018.5.

[3]張蕊,鄭燕華.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2):32-36.

[4]李章鵬,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探討[J]社會科學研究,2020.3.

[5]季紹斌,校企合作驅動下我國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踐新探[J]商貿人才,2021.1.

作者:徐碩 單位: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