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07 11:00:23
導語:民辦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辦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是具有行業化特點的專業人才,通過優化課程體系,積極培養“雙證式”學生,拉近企業和高校關系,深化產學合作。管理專業方面,高校需站在科研方向選擇上,將當地企業管理的發展需求和自身教育優勢、學校學科優勢等結合起來,突出自身教學特色,實現“強強聯合”,培養更多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20世紀90年代,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開始應用到我國教育行業范疇,被職業院校廣泛推廣。當下,產學合作已經不單單是職業院校的教育方式,逐漸被引入到民辦本科院校中。本文以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為例,闡釋開展產學合作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可大大提高人才培養效率,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術水平。
一、制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方面要考慮到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差異。民辦本科院校具有應用型特征,因此,制定人才培養目標、規格需考慮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缺乏的管理性人才。人才培養需致力于為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社會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需突出行業化,要以管理學行業及產業發展為基礎,制定培養規格,按照管理學行業需求、發展態勢、標準要求、崗位需求等調整教育建設,要求學生可靈活應用管理學知識,課程設計注重增加趣味性、創新內容,提高學生自信心,同時制定管理學課程的建設標準,確定培養規格,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合作培養模式。同時,人才培養應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統計學、戰略管理管理學等課程結合起來,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確保人才培養需符合企業、行業未來發展需求。在學校制定培養目標的同時,學??梢陨钊氲绞袌鲋腥ィ瑢芾韻徫槐姸嗟钠髽I及省市走訪,邀請專業管理人員、政府人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等參與進來,積極討論人才培養方案,聽取政府及企業的相關意見,結合管理學課程的教育教學規范,制定符合民辦本科院校發展的人才培養規格。以實際市場企業、行業調研構成的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為后續院校管理專業協調就業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大學生畢業就業率。
二、對管理學課程體系深度優化
按照管理學教學改革方向,優化課程體系需將理論和課堂實訓結合起來,注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以科學的互聯網技術,將管理學原理、專業技能等融入到實訓中去,引導學生以網絡開展調研,提高教學水平,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滿足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管理人才掌握相關技術、技能知識、理論知識,可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實現學科知識充足。管理學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必修的基礎課,是介于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邊緣科學,主要內容包括管理學原理的基本問題、管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和管理者的五項基本職能,分別闡明各項基本職能的概念、目的、性質、內容、結構的特點、基本原理、執行的方法和手段等。要對管理學課程體系深度優化,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敢于打破應試教育的學科本位體系限制,按照管理行業的發展,及時更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現代化專業教育知識體系,按照管理崗位的職業知識能力及實踐能力要求,設計出靈活的課程體系。要將產學合作的應用型教育課程思想融入到管理專業的教育中去,構建“平臺+模塊”的綜合管理課程組織形式。其中,平臺需涵蓋民辦本科院校原本的公共基礎課程及管理專業基礎知識內容;而模塊則主要是指以企業參與為主的,通過引進企業實際管理崗位工作內容,開設針對電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飯店管理等多模塊的管理實踐工作的“平臺+模塊”的課程組織形式。平臺類課程致力于提高學生基礎素質及管理專業理論基礎,由校方按照教育教學的實際規律,合理安排各項課程。對于管理專業,其課程制定主要按照對應企業對管理人員的實際要求特征,給出科學的課程安排,以此確保產學合作教育可反饋企業的利益訴求。
三、落實現代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提高管理學專業學生管理技術能力的關鍵內容,也是產學合作背景下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之一。當下,民辦本科管理專業教學方面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應將應用型的民辦本科產學合作實踐教學和一些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區別開來,找到二者的聯系和區別。要求本科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需展現出自身特色;再者,需按照未來管理學職業崗位的素能要求,構建個性化的、階梯級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客服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要求學生可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而對于企業的高管人才,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計算機技術知識及高超的社交能力,還需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科學性敏捷思維,可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最后,如何構建大量管理學對口且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實習基地是高校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產學合作的管理專業教學模式中,企業發揮教學參謀作用,為更好地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而對于如何構建大量管理專業對口的實習基地,企業主要負責構建學生的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其次,實踐教學要求民辦本科院校設置專門的規劃設計指導委員會,對管理職業理論分析,制定產學互動內容,發揮管理學行業專家作用,制定單項的管理職業技能操作實踐課程及綜合性職業素養培訓體系,確保學生在掌握管理專業技術知識的同時,自身職業素養也不斷提高,形成民辦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學生素能特色。教學需從管理學專業發展切入,了解管理學基礎內容及學習意義,讓學生意識到當下管理學及未來自己工作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基本的管理問題,根據不同階段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案,重點講解疑難知識,提高學生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此外,教學不單單講解管理學基本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在工作中如何解決可能出現的管理問題,探討如何解決和分配領導交辦的任務、如何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等。最后,企業在產學合作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管理實踐基地。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可劃分為課內實踐教學、綜合實習、畢業定崗實習及畢業論文集中模式。其中,課內實踐有包含理論學習、課內實踐等。課內實踐可以讓學生到實驗室或實訓基地完成職業技能訓練,課時分配為:理論學習32課時,課內實踐16課時。實踐課時也可以安排學生到企業當中去勤工儉學,體驗真實崗位,積累經驗。綜合實習是要學生完成學校內的各項管理專業學習后,可以真正投入到企業崗位實習中。
四、強化科研事業,深化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不僅對民辦本科院校開展管理人才培養有重要促進作用,對民辦本科院??蒲泄ぷ鏖_展也有重要推進作用。高校通過開展科研工作,真正實現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可通過自身科技力量,為企業解決管理及運營方面的問題,深化和企業的合作關系,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當下,我國高校管理專業的課題大多來自產學合作的企業方,課題的社會效益反響良好,促進產學合作可持續發展。例如,某市人力資源企業和校方開展合作的課題“城市建設中人力資源開發模式的研究”,提出將人力資源規劃為模塊化管理,統一管理、個性化分配,為滿足群眾多元需要提供人性化幫助,受到大眾廣泛歡迎。目前,基于產學合作的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具備一定內涵,要平衡好產學合作企業和學校雙方利益,開展契約信用產學合作:高校和企業的合作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支持,在和企業簽訂契約時,需明確學生實習時間、實習要求、考核標準、崗位工作內容、崗位安排、勞動條件、工作報酬、食宿問題等細節內容,要明確校方、企業及學生權利義務,真正實現在提高人才培養效果的同時,也為企業更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實現雙贏。綜上所述,產學合作視域下的民辦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是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經之路,要提高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效率及質量,就必須走產學合作道路,展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特征。在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當中,需充分落實產學合作理念,創新產學合作的科研思路,結合當地企業對管理發展的需求,與契合的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高校要將自身良好的校風、合作態度、服務定位等融入到管理專業課程中;企業方面也要認識到產學合作對自身長期發展的有利作用,積極建設培訓基地、科研基地,并和地方政府加強溝通,積極開展科研項目、聯合申報等工作,深入研究產學合作的發展,培養高素質專業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欣婷,吳倩倩,李妍.民辦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9(22):221+223.
[2]馮研.民辦本科高校產教融合建立行業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7):127-128.
[3]王靜婷,劉寶.“雙一流”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8(10):26-27+33.
作者:周桂鳳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 上一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策略
- 下一篇:企業做好項目投資價值評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