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三權抵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時間:2022-03-22 11:37:00

導語:運用三權抵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用三權抵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當前,重慶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林權確權頒證、農村居民房屋和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工作基本完成,為農村金融服務改革創新奠定了基礎。市委、市政府在全國率先推開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工作,翻開了重慶農村金融服務的新篇章。

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工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改革創新的戰略部署,是農村投資的重大改革舉措,是統籌城鄉金融服務的重要突破,是金融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對盤活農村資源、解決農村資金瓶頸、激發農民創業熱情、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缺乏有效抵押物、從銀行貸款難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原有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經過多年發展,在滿足農民生產生活小額資金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各種原因致使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亟需從政策、資金上予以扶持。

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居民房屋和林權抵押貸款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能有效破解農民及農村中小型企業在生產、發展中所遇到的資金難題。據統計,全市有3000多萬畝耕地、6000多萬畝林地、300多萬畝宅基地,估計價值超過1萬億元,如果這些資源得到有效“盤活”,將有大量資金流向農村,即使抵押10%,也可為農村增加投入1000多億元,資金流入必然會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加大農業產業發展力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潼南作為農業大縣和貧困縣更具重大現實意義。潼南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市委三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到2015年實現農村“三權”抵押融資1000億元以上。潼南縣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了到2015年力爭實現全縣農村“三權”抵押融資40億元的奮斗目標。

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為目標,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現代農業為核心,以拓寬農村居民增收渠道為重點,制定完善三權抵押貸款工作政策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建設,扶持農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突破“三農”融資難題,加快農村脫貧致富步伐,推動農村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目標任務是: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我縣農村“三權”抵押融資的目標任務為2011年力爭實現投放5億元,2012年力爭實現累計投放15億元,2015年力爭實現累計投放40億元。

形成以縣農村商業銀行為牽頭銀行,農業銀行、民生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為骨干,其他駐潼金融機構為補充的投放體系。縣農商行、農業銀行、民生村鎮銀行、郵儲銀行按5:2:2:1的比例分擔任務。主要做法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保障體系。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三權”抵押融資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研究解決推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下設“三權”抵押融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事務??h農委、國土房管局、林業局抽調工作人員,專職從事“三權”確權頒證和抵押登記相關工作。各相關金融機構相應成立“三權”抵押貸款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三權抵押貸款業務開展和貸款發放管理工作。各鎮(街道)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落實專門工作人員,協助配合縣級業務部門和金融部門開展工作,扎實推進“三權”抵押融資工作。

完善金融組織及資金保障體系。鼓勵駐潼金融機構到農村基層設置網點,促進農商行、民生村鎮銀行、郵儲銀行等擴大基層網點建設

,實現全縣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全覆蓋,大力開拓區域和農村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涉農商業金融機構和境外貸款公司落戶潼南,實現與大銀行功能互補,重點服務“三農”、微型企業和中小企業,豐富我縣金融體系建設。積極引進和鼓勵各涉農保險公司將分支機構建設向我縣農村全面延伸,提高涉農保險密度和深度。

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各金融機構結合“三權”抵押實際特點,簡化服務流程,擴大基層分支機構負責人發放貸款額度審批權限,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人員參與“三權”抵押工作的積極性,更加方便服務廣大群眾,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更快捷高效的新型農村金融服務模式。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基層分支機構變“坐等營業”為“上門服務”,主動出擊,積極探索農戶客戶經理包片、基層負責人包鎮街、信貸員包村服務等新型服務方式,推動信貸服務方式創新。

創新“三權”抵押貸款投放激勵政策。把“三權”抵押融資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各駐潼金融機構年度金融目標任務考核。修訂印發《潼南縣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縣政府每年出資100萬元進行單項考核獎勵。把“三權”確權糾錯查漏、“三權”抵押融資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各鎮、街年度目標考核,對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單位給予獎勵,對沒有完成任務的單位啟動問責。各金融機構向基層分支機構和信貸員傾斜政策,適度降低基層機構和信貸員承擔的責任,鼓勵大膽開展工作,并建立本系統人才選拔、提拔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急需解決的重難點問題由于農村“三權”抵押貸款是一項嶄新的工作,還處于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的過程。目前,從潼南開展“三權”抵押貸款的情況來看,還有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風險補償問題?!叭龣唷钡盅嘿J款的主要投放方向是我市的農業大縣和相對貧困的區縣,而這些區縣的財力又相對薄弱,能否及時足額配套15%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關系到金融機構對貸款投放的信心。同時,及時出臺“三權”抵押貸款的財政貼息標準和操作流程也是推動此項工作的關鍵。

二是“三權”資產交易問題。貸款逾期后,抵押物的處置變現是金融機構非常關注的問題。可由農委、國土、林業等主管部門牽頭,搭建專門的“三權”資產交易平臺,及時對“三權”資產進行處置;同時,組建專業的“三權”抵押擔保公司勢在必行,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各貸款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

三是“三權”資產評估問題?!叭龣唷辟Y產的評估值必須有專業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作為重要的法律依據,目前的評估機構在林權和農村房屋的評估上存在缺失,急需完善和規范。同時,評估取費標準的制定也關系著農戶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