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文化與黨的先進性建設論文

時間:2022-08-04 11:57:00

導語:先進文化與黨的先進性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先進文化與黨的先進性建設論文

要:先進文化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先進文化的結晶,是保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根本指針。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高校是先進文化的傳承地,加強大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的戰略舉措。

關鍵詞:先進文化思想理論建設大學生黨員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標志,先進文化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靈魂。高校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傳承地,繼承先進文化是對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

先進文化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靈魂。同志明確指出,先進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他又指出:“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依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任何階級的政黨,要鞏固其執政地位,就必須既是這個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也是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即任何一個政黨都必須以一定的文化作為自己的思想旗幟和精神力量,按照他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響社會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過程中,一大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都是活躍在文化戰線上的積極分子。因此,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作為自己的追求、作為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法寶。從繼承和發揚“五四”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到推進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發展;從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雙百”和“二為”方針的確立,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綱領的制定,都是我們黨領導和組織的。面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小康社會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明確把“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確定為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的強烈回應,集中體現了黨的先進性在黨的思想基礎方面的時代內涵。

堅持什么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么樣的文化,就像一面旗幟,鮮明地反映了一個政黨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外在形象,關系著一個政黨的素質、能力和興衰。不同性質的政黨堅持不同性質的思想文化,在世界和人民面前也就樹立起不同的形象。先進的政黨,必然也是在思想文化上進步的政黨。在先進的思想文化指導下,這個政黨就能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進步作用,在世界和人民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先進文化也是一個政黨形成強大戰斗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理論根基。文化是一個政黨的靈魂和旗幟,是一個政黨存在和發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底蘊。是否擁有內化為全黨精神動力的先進文化,不僅是衡量一個政黨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指數,是一個政黨先進性的顯著標志,而且是一個政黨是否具有戰斗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根基。中國共產黨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文化也是其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主導其前進方向,決定著我們黨是否充滿生機和活力,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決定著我們黨的前途與未來。所以,提出的我們黨一定要高舉先進文化的偉大旗幟、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以先進文化武裝自己的觀點,充分體現了從文化上建黨的思想。他抓住了黨的建設的靈魂和核心,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本質和關鍵,無疑會極大地提高黨的建設的質量和有效性。同時,他也是對從思想上建黨思想和鄧小平從制度上建黨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大黨,這樣的大國,這樣人口眾多的民族,假如沒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假如沒有以正確的理論為基礎的強大的精神支柱,那么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將是不可想像的,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談不上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韶因為對于一個政黨來說,其所信仰、堅持的文化都具有內外兩種功能。對外樹立形象、反映形象,對內則具有很強的政治號召力和價值凝聚力,對其成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不可抗拒的統攝力,規范著成員的信仰內容和行為取向。也正是這種信仰內容和價值取向的團結凝聚作用,使一個政黨及其所領導的集體產生強大的創造力和戰斗力,從而能夠克服艱難險阻,奪取勝利。因此,一個政黨是否以先進文化主導其前進方向,對于這個政黨來說至關重要。歷史是一面鏡子,凡是不能順應先進文化發展的潮流和趨向,不能以先進文化作為其前進旗幟的政黨,他最終都難逃被歷史淘汰的厄運。中國共產黨從創建以來,一貫高度重視先進文化建設,努力創造中國先進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成為黨始終保持其先進性的精神動力。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標志。加強先進文化建設,是黨鞏固執政地位的思想基礎。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著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方向和興衰成敗,這是為大量歷史事實所證明了的一條科學結論。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先進文化的結晶,是保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根本指針。先進性是一個政黨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推動社會歷史前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特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確立,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但集中體現黨的先進性的核心內容的是黨的理論基礎。在馬克思主義政黨誕生之前的各種類型的工人政黨,他們的階級基礎也是產業工人,當今世界各類政黨一旦大選獲勝上臺執政,他也號稱具有合法性,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無產階級政黨和一般的工人政黨、社會及資產階級政黨的最根本的區別,就在于他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深刻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他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坨因此,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要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思想理論是一個政黨實現其階級使命、政治任務、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礎和實踐指南。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思想理論建設與黨的先進性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用什么樣的理論作指導,決定著黨的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決定著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決定著黨的先進性。

縱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50多年、共產黨執政80多年幾度起伏的歷史,究其根源,關鍵就在于無產階級政黨是否能加強自身的思想理論建設。馬克思恩格斯以畢生的精力傾注于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建設,他們最偉大的歷史功績就是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從而使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共產主義運動的高潮。然而由于第二國際后期領導人伯恩斯坦、考茨基對馬克思主義的全面修正,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在此關鍵時刻列寧挺身而出,他在創建布爾什維克黨的過程中,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鼓吹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作了堅決斗爭,抵制了俄國國內的經濟派崇拜自發性、竭力否認革命理論作用的影響,堅定不移地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出了著名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的論斷。在其指導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共產黨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再次掀起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高潮,在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一個社會主義陣營。但后來在很長一段時期,前蘇聯和東歐各國共產黨由于放松甚至放棄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使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在各國黨內泛濫。理論指導的多元化必然導致政治上的多黨制,再加之經濟工作的失誤,前蘇聯和東歐各國共產黨丟掉政權也就不足為怪了。歷史以慘痛的代價證明了以下的規律:無產階級政黨政治上出問題,往往是從思想上發生混亂開始的。而思想混亂又是由理論上的混亂引起的。列寧的預見十分深刻:“在我們看來,沒有理論,革命派別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利,而且不可避免地遲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產。

我們黨是一貫重視思想理論建設的。我們黨從成立初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到了我們黨的旗幟上,表明了我們黨的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性質,指出了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在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史上第一次創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入黨的概念,把對黨員實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強調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途徑是加強黨內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強調黨員特別是黨的干部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正是這樣,克服了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使黨的隊伍不斷壯大,并且始終保持著先進性和堅強的戰斗力。鄧小平發展了的黨建思想,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黨建的首位,要求“黨的各級干部,首先是領導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時間學習、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世紀之交,以為代表的黨的領導集體繼承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優良傳統,依據時代和黨的歷史任務的變化,高度重視黨員的理論學習,強調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思想上的先進是其他各方面先進的根基,共產黨員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就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新發展新變化,面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把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了黨的建設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是理論建設,并且在全黨實施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戰略意義的生命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有力地推動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

黨的先進性是歷史的。一個政黨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因此,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黨要永葆其先進性,關鍵是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忠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學生黨員,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如何,他們的黨性如何,他們的先進性保持發揮得怎么樣,直接關系著我們黨的事業的成敗,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興旺,關系著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前途命運。

高校是先進文化的傳承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人類長期以來形成的優秀傳統與先進文化都有賴于高校來傳承和創新。保持高校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是黨的事業發展的要求。高校學生黨員是否能夠保持先進性,關系到黨的形象和威信,關系到他們將來能否承擔起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重任。努力培養一大批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建設一支掌握先進科學技術,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大學生黨員隊伍,造就一大批具有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有利于培養黨的事業的接班人,有利于進一步搞好黨的自身建設,有利于增強黨的戰斗力。繼承先進文化是對高校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公務員之家:

大學生黨員是我們黨最年輕的黨員,最新鮮的血液,黨未來的事業要靠他們來接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歷史重任要由他們來擔負。從我們黨的歷史看,很多在大學時代人黨的學生,在后來的工作中,都成了我們黨的領導骨干,成了各條戰線的中堅力量。到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現在的大學生黨員正年富力強,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各部門的負責人、各條戰線的領導者都將在他們中產生。因此,他們政治覺悟的高低,理想信念是否堅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否正確;堅持黨的宗旨是否堅定;科學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高超,都將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的成敗。所以,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教育,努力幫助他們提高各方面的素質,對于中國共產黨永遠堅持“三個代表”,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鞏固執政黨的地位,對于黨所領導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21世紀能否全面推進,都是至關重要的。

開展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教育,關鍵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中國共產黨是負有崇高使命的政黨,他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解放全人類,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高校黨組織要加強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教育。高等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重要陣地,保持先進性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根本目標。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最根本的是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大學生黨員,把他們錘煉成“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一個時刻保持先進性的黨員,首先要做到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大學生黨員雖然是經過高校基層黨組織認真選拔、精心培養、嚴格考察后發展入黨的,但在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在復雜的社會生活面前,他們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穩定性。大學生黨員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就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觀,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理解共產主義學說的科學性,正確認識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正確認識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和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困難、未來發展的潛力,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做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論者,把對遠大理想的追求化作腳踏實地的人生實踐。教育大學生黨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各種國內外的社會思潮作出科學的、正確的判斷和評價,抵御錯誤思想的侵襲。大學生黨員要自覺實踐所強調的,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做到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為重,勇于犧牲自我利益。堅決反對把市場經濟中的交換原則引入我們黨內生活,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學生黨員要懂得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校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黨的新生力量,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新的歷史階段下,大學生黨員能否保持黨的先進性,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專業學習等方面和各項工作中發揮帶頭和表率作用,更關系到他們將來能否承擔起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重任。因此,教育大學生黨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對于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素質,推動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新時期高校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