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理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11 11:00:08
導語:傳播學理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從傳播學理論視角來看,可以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喻成一次傳播的過程,包括對認知、情感、意愿的傳播。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是多樣的,包括:傳播信息的豐富性、傳播途徑的多樣性以及傳播者素質的差異性等。如何就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傳播學理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為了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出臺了相應的《意見》,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實事求是、以人文本與實踐接軌,盡最大的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無法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從傳播學角度分析,可以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作是一次傳播的過程。所以,要想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規律尤為重要。
一、傳播學角度下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一)傳播者的素質存在差異性
傳播者是傳播發起者,可以是個人、一個組織或者社會的混合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播者就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傳播組織者、實施者以及發起者,即教師或者輔導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素質存在明顯差異,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阻礙。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輔導員,而輔導員一般都是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年紀輕、經驗少,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知識薄弱,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難以發揮有效作用。[1]同時,還有部分輔導員雖然有一定的教育經驗,但是不愿意與學生深入接觸,無法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更沒有進一步提升自己工作水平,從而使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二)傳播的信息內容和途徑具有豐富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途徑越來越豐富,即傳播的信息越來越全面,教育內容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理想觀等,教育途徑包括課堂、網絡、自媒體等。豐富的教育內容和教育途徑使學生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知識,但學生難以對廣泛雜亂的信息留下清晰、準確的印象,而且教育內容更新速度慢,很多內容過于陳舊與當代的社會實際脫節。出現的這些問題都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環境比較復雜
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網絡信息大爆炸造就了多元的信息傳播環境。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大部分學生難以有效甄別信息,容易輕信、誤信一些負面信息。[2]當代大學生所處的信息傳播環境的復雜性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順利進行產生很大影響。
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一)提高輔導員的素養,優化傳播者隊伍結構
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能夠對學生起到號召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學生對輔導員不夠信服,主要是因為輔導員比較年輕,大多是高校剛畢業的學生,與所帶領的學生年紀相仿,因此難以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基于此,高校需要對輔導員隊伍進行優化,保證輔導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具有層次性。同時,利用“老帶新”的方式給新輔導員傳授經驗。此外,對于一些非思想政治專業科班出身的輔導員,需要對其進行專業培訓,保證輔導員能夠掌握相應的思想政治基礎知識,并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去,從而有效提高輔導員的威信。
(二)使傳播信息具有時新性和趣味性
在信息的傳播中首先要保證信息具有時新性和趣味性,這樣學生才能樂于接受這些信息。同時,這些信息要能反映當代社會的發展情況,保證信息的有效性。另外,傳播的信息要具有針對性。當代大學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從而無法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這種現象,輔導員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學生能夠分辨信息爆炸時代信息的真偽、優劣,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次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改善信息傳播環境
在當代的社會大環境中,由于傳播途徑的多樣性和便捷性,學生獲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信息不利于學生思想品質的建設和道德修養的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高校需要幫助學生分辨信息的真偽,形成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校園里的小環境同樣影響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所以高校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學術氛圍,加強文化塑造,通過環境來影響人,使學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傳播環境下,于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傳播者、傳播環境以及傳播內容等傳播因素。從傳播學角度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分析,筆者發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高校的相關教職人員必須采取有效對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作者:吳進友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沈培輝.“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5(4):1-5.
[2]屈艷紅.傳播學理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86-88.
- 上一篇:流行網劇的傳播學解讀
- 下一篇: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及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