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品牌專業策略分析
時間:2022-10-24 09:58:15
導語:新聞傳播學品牌專業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管是從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的角度,還是從更好地培養人才角度,創建新聞傳播學類品牌專業都非常有必要。一個品牌專業,在師資、平臺、學生、文化、管理等多個層面都有其特色。為此,需要面向培養學習型新聞傳播人才這一目標,在專業定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培養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關鍵詞】新聞傳播學;品牌專業;教學改革
什么樣的專業才是品牌專業?“所謂品牌專業是指其培養出的人才質量高,在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和競爭優勢,受到廣泛歡迎的專業。”[1]品牌專業在學生中擁有很高的口碑,在教學、科研上具有被廣泛認可的成果。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主要有新聞學、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等,由不同的系負責教學、科研和品牌管理。新聞傳播學類身處信息傳播領域,相比于其他學科,在品牌專業創建上占得先機,擁有更多的工具塑造、傳播和維護各個專業的品牌形象,在創建品牌專業上,理應做得更早、更好。
一、為何要創建品牌專業
創建品牌專業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包括“高校本身以及合作方、政府政策、其他高校等,也就是說,這些方面形成了高校品牌專業建設的能力、推力和拉力。”[2]更具體地說,有以下一些因素。(一)在招生中獲得優勢。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大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高校將會對生源,特別是優質生源展開激烈的競爭。近年來多個省市試點高考改革,改變了招生政策,過去按學校招生,現在改為按專業招生。同樣一個學校,過去不同專業雖有冷熱之分,但分數線由于都是同一批次招的,相差不會太大。而按專業招生則不一樣,不同專業的分數線可以差別很大。那些直接按專業招生的高校,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除了會參考學校的知名度,還將越來越關注具體專業的品牌形象。一個強勢的品牌專業,爭搶到的考生自然會多一些,可以吸引高分考生,而弱勢專業,報考者寥寥,甚至會被淘汰。有些高校按大類招生,新聞傳播學類,在招生的時候,具體專業的品牌未必會突出,但在學生進校就讀,專業分流的時候,各個專業之間的高下之別就會立刻顯現出來,有些專業受歡迎,有些專業則無人問津。例如某校,新聞傳播學類有廣告學、新聞學和編輯出版學三個專業,每次專業分流的時候,選擇廣告學的最多,編輯出版學的特別少,最終導致編輯出版學專業主動選擇淘汰,重新申報了網絡與新媒體這個新專業。專業本身有冷熱之分,這與專業的就業前景,行業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都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專業能夠迎合時展的需要,符合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選擇就讀的人自然會多一些;但同樣的某個專業,有些高校選擇的人很多,有些高校則沒有多少人選擇,不同學校的專業在品牌上有很大的差異,創建品牌專業非常必要。(二)在專業競爭中存活。每個專業設立之后,都應有自己的追求,規劃未來的發展藍圖,努力成為一個品牌專業。不然,這個專業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值得懷疑,并且是很難辦好的。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過了量的擴張階段,開始追求質的提升,專業數量不太會大幅度增加,反而會做一些減法,現在許多高校都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制度,采取末位淘汰的做法。那些招生人數少,學生流失率高,在專業分流時沒有人選的專業,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一個品牌專業、優勢專業才可以在競爭中優先存活下來。(三)增強教師的歸屬感。現在某些高校的部分老師在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媒體單位兼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外頭;有些老師雖然沒有兼職,但也不愿意花心思在學校各項工作上,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積極性很低,凝聚力很差,給人一盤散沙的感覺。教師對所在系歸屬感不強,長此以往,這些專業很難出成績,只會越辦越差。(四)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沒有認同感,滿意度很低,就不會好好學,在各項學科競賽或者評比中,難以有突出的表現。學風不佳,學長不行,優秀的學弟學妹不會加入進來。如此,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對于系和專業的發展極為不利。(五)培養更優秀的人才。新聞傳播院系是為了培養傳媒人才而設,如果一個系沒有理念,也沒有行動,平時不過就是到了時間在課堂上講些學生也不太愛聽的內容,對學生的需求不做出積極的回應,不理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那么在這樣的系里學習,學生是不會產生認同感的。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但這件事不應該單純依靠一個個老師去完成,而是需要在組織、管理層面予以保障,一個品牌專業,具有強有力的引導機制,可以促進老師更加投入,教學更加規范,學生更愿意學習,從而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二、新聞傳播學類品牌專業的特征
從品牌形象角度來看,品牌專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品牌專業在學界和社會上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說起這個專業的時候,大家都曾經通過某種渠道聽說過,或者接觸過。品牌專業擁有很高的美譽度,大家都覺得這個專業辦得好,在教學、科研、育人上具有自己的特點,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學生愿意報考這個專業,選擇了這個專業后,很少會再去換別的專業,并且畢業后,會積極地向學弟學妹們推薦這個專業,老師也對該專業具有很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所大學不看高樓,不看大樹,而是看有沒有名師。對于一個專業來說,也是一樣,品牌專業少不了名師。如果這個專業擁有多位聲望很高的學者、教授,可以為這個專業增分不少。名師會形成名師效應,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學者前來講學,也可以吸引很多優秀的學子,在爭取各種機會時也有優勢。品牌專業往往擁有高層次的平臺。那些博士點、碩士點,以及科研基地、教學團隊等平臺,都意味著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并會繼續獲得更多的資源。對于學生來說,擁有各種平臺,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學習、科研、實習實踐。如果這個專業,培養出了不少非常優秀的學生,他們成了行業翹楚,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人們談到他們的時候,會提到他畢業的院系,院系的社會影響力就會擴大。品牌專業具有良好的文化區隔性。“文化區隔性是品牌專業的品牌價值的核心資源和依托。”[3]一個專業、系的文化通過時間的積淀,會在日常的教學科研活動和培養的一批批學生中逐步形成其特色和優勢,具備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文化區隔,從而作為一種獨特的標識,具有很高的識別性。此外,條件非常好的實驗室,很有吸引力的硬件設施,富有特色的實習單位等因素都可以提升專業的品牌形象。
三、如何創建新聞傳播學類的品牌專業
好的大學,在就業上必然是有競爭力的,這些學生從長遠來說,肯定會更優秀。但從短期來看,也許上手沒有那些應用型大學的畢業生來得快。技能訓練對于新聞傳播學類學生來說是重要的,畢竟這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自己的特色也很有必要。媒介技術在不斷發展演變,說不定剛學會的某項技能,轉眼就落伍了。不管是偏向技能,還是側重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習型人才來說,不管媒介技術如何變化,都能夠去主動學習,并迅速掌握新的技能,從而與技術的發展保持同步,而不是被新的技術淘汰。創建新聞傳播學類品牌專業需要以培養學習型人才為導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科學定位,培育特色。有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的高校很多,在這么多學校中如何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這與專業的科學定位有很大的關系。由于所在高校、城市不同,可以獲得的資源有差異,有些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可以定位“大商科”,有些注重人文底蘊,有些則偏向實際操作能力。在人才培養上應避免雷同,形成自己的特色。(二)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學理念的指導。一個專業如果不具備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很難會有什么大的教學成果和社會影響。在媒介技術不斷變革的時代,新聞傳播教育很容易迷失方向,尤其需要合適的教學理念作為支撐。(三)與時代接軌的浸入式教學模式。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革新,新聞傳播領域發生的變化是巨大的,教材陳舊是普遍現象。如果一所大學的教學內容,不能夠經常革新,教的都是一些已經過時的內容,這所大學的教學質量顯然談不上優秀。社會在不斷發展,教學內容必須及時革新,以便反映這個時展的新現象、新事物和新特點。與此同時,通過密切結合新媒體教學工具和方法,通過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在與時代接軌的新聞傳播實戰訓練中得到鍛煉,可以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四)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和忠誠度。評價大學教育的好壞需要看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否優秀,學生對專業和學校是否認同,滿意度有多高,會不會向學弟學妹推薦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如果重新選擇,會不會愿意繼續選擇這個專業?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產品”,如果“產品”質量不過關,這個專業就不具有說服力。相反,“產品”質量上佳,那么愿意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自然就多。新聞傳播學類品牌專業需要依靠學生在專業領域中的工作表現來說話。因此,通過種種努力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讓學生得以全方位的成長是關鍵。
注釋:
[1]陸為群.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求發展——論地方高等院校的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3):100.
[2]蔡則祥,張杰.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動力問題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12):173.
[3]丁謙.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的品牌特性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151.
作者:厲國剛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 上一篇:世界杯視頻助理裁判傳播學解析
- 下一篇:清單分析高速公路運營期碳排放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