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戰疫報道的“時、度、效”

時間:2022-05-07 11:29:10

導語:如何把握戰疫報道的“時、度、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把握戰疫報道的“時、度、效”

內容提要:把握好時、度、效,提高報道質量和水平,是對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提出的要求。本文結合微信公眾號“韶關”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報道的實踐和案例,詳細闡述新媒體平臺在戰“疫”報道中如何把握好“時、度、效”,及時正確有效地開展輿論引導,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關鍵詞:戰“疫”報道; 把握 ;“時、度、效”

在“8•19”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在肺炎疫情防控宣傳報道工作中,由廣東韶關日報社負責運營的地方主流媒體平臺“韶關”微信公眾號(以下簡稱“韶關”),貫徹落實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搶抓新聞時效、把握報道尺度、注重社會效益,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及時正確有效地開展輿論引導,達到了良好的宣傳報道效果,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突出新聞時效,第一時間“發聲”定調新聞貴在“新”,輿論引導重在早、貴在快,尤其是在社會熱點、民生問題、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的處置上必須快速反應、準確研判、第一時間“發聲”定調,壓縮負面消息傳播時空,有效消除噪音雜音和負面影響,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迅速“發聲”。

面對洶涌而至的肺炎疫情,市民恐慌心理漸起,小道消息滿天飛,作為地方主流媒體,必須迅速“發聲”,權威,以正視聽。1月22日中午12點17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廣東省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報”中顯示韶關2例確診病例。這是韶關市首次確診肺炎病例。“韶關”馬上對該信息進行了轉載,及時告知公眾。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兩例病例是哪里來的?有沒隔離?對公眾是否存在危害?韶關防疫工作是否到位?除了疑慮,一些自媒體以及個別朋友圈傳出“有傳染他人風險”等謠言。為及時消除公眾的疑慮,消除不良社會影響,“韶關”馬上跟進播發了“韶關確認2例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全市各級部門全力做好疫情應對工作”對兩例確診病例患者情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等進行了說明,并播發了疫情防控科普指南。“不滯后不失聲”有效打消了公眾的猜測恐慌情緒。2月2日早上,“韶關”播發了韶關新確診一例肺炎病例消息,由于該病例居住于人員較為密集的小區且有與武漢來韶人員有接觸史,備受市民關注。為此,“韶關”隨即又播報了“警示!韶關新增病例曾去過這些地方……相關區域已實施環境消毒”,詳細公布新增確診病例在韶活動過的小區和場所,并以凸顯的排版方式“市衛生防控單位已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施集中隔離,并對相關區域實施了環境消毒”,有效消除公眾顧慮。勇于“發聲”。

在大是大非面前,主流媒體必須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勇于“發聲”。對干擾社會發展穩定大局的不良行為,必須“發聲”反擊,幫助人們澄清認識、明辨是非,引導輿論向健康、正確方向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按照省的部署要求,從1月30日起,韶關市全面開展了“三項大排查”行動,對于疫情排查工作,絕大部分市民都能積極配合支持,但也有極個別人不以為意,出現個別隱瞞或不配合現象。2月2日一早,“韶關”播發由韶關日報記者采寫的報道“做好疫情排查,市民須如實提供情況,勿隱瞞行蹤造成疫情蔓延傳播最高可判刑7年”對瞞報或不配合行為起到了較好的震懾作用,也對推進“三項大排查”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2月4日,廣東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對瞞報謊報、干擾防控、傳播謠言等行為的執法工作作出要求。這與“韶關”2月2日的報道相契合。持續“發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媒體要持續“發聲”,不斷加大報道力度,通過多角度引導、廣范圍覆蓋、高頻度宣傳,織密疫情防控宣傳網,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配合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確保持續“發聲”,“韶關”建立了24小時值班機制,經過協調爭取推送次數由平時每日3次增加為8次,隨時待命隨時發稿,對于全市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防疫指南等均進行系列報道、跟蹤報道,持續。1月22日,針對韶關首次確診的兩例病例,“韶關”從下午1點半到晚上11點52分,連續推送3次有關該案例的稿件,持續跟蹤報道,讓公眾及時全面了解確診案例詳情、疫情防控舉措、領導檢查督導等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從1月27日至3月31日,“韶關”每天均保持8次推送,每次均以疫情防控稿件為主,開設了《戰疫進行時》《致敬最美逆行者》《戰疫指南》《復工復產在行動》等專欄,每天發稿量超過30條,整體點擊量超400萬次,積極營造“鋪天蓋地”的宣傳聲勢。把握報道“尺度”,做到“幫忙不添亂”在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尤其是疫情防控宣傳報道中,并不是“調門喊得越高越有傳播效果”,而在于對報道“尺度”的準確拿捏和把握,度勢而為,恰如其分,才能達到“幫忙不添亂”的效果。不回避矛盾。媒體“報喜不報憂”或“少報憂”的做法只會讓群眾生厭,“韶關”實事求是,不回避矛盾,先后推出了“你預約的口罩為何沒中簽”“辟謠!網傳‘韶關所有市場25至27日休市消毒’為不實消息!”“警示!韶關新增病例曾去過這些地方……相關區域已實施環境消毒”等報道,既體現了媒體責任,又回應了群眾關切。不過分反應。在履行媒體監督的過程中,“韶關”始終堅持公正、依法、客觀、真實、準確的媒體立場,不主觀、不片面、不偏激,避免將輿論引導“誤入歧途”引發“二次危機”。避免“高大全”。對戰“疫”英雄、最美“逆行者”等典型人物的報道“韶關”在審核把關中杜絕“高大全”,避免由于缺乏人情味造成“低級紅高級黑”,既要發揮宣傳報道“正確輿論引導人”的效果,也要發揮其“高尚情操塑造人”的作用。講究適度性。

“韶關”在疫情防控宣傳報道中“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效避免敏感性話題、刺激性畫面,“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如在涉肺炎科研報道中,對未經科技部、衛健委等權威部門認可的有關病毒來源、傳播途徑以及檢測試劑、藥物療效、疫苗進展等科研進展不作報道。對涉及變異、對人體危害等內容謹慎穩妥把握防止對社會造成恐慌。注重社會效益,提升媒體服務功能“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是媒體的職責使命。作為代表韶關市委市政府權威資訊的政務微信公眾號,“韶關”一直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宣傳中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增強傳播的親和力和實用性,提升公信力和權威性。思想上堅守“服務”宗旨。在疫情防控宣傳中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工作導向,堅持團結、穩定的價值取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內容上凸顯“服務”理念。疫情防控宣傳既要體現黨的意志,又要反映人民的心聲,既要有思想性、政治性,又要有知識性、服務性。強化顯政功能。及時有效、公開透明地和傳播“黨和政府正在做什么、還要做什么”,讓民眾看到黨和政府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科學謀劃、周密部署、有效舉措。肺炎疫情發生后,韶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從1月28日至3月1日,韶關連續34天固定晚上7點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分析疫情形勢,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韶關”每晚均及時對會議情況進行播發,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向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傳達,讓民眾真切地看到行動、真實地感受到成效,不斷凝聚各方力量,增強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關注輿情熱點。自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韶關疫情發展持續引發輿論關注,“韶關”推送的相關文章點擊量、評論數、點贊數增長明顯,輿情熱點話題頻出。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新增病例、口罩、網絡授課、復工復產復學”等熱點話題持續發酵升溫。為此,“韶關”將報道的內容重點針對這些熱點展開,“透明、及時、準確”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治療過程,廣泛深入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防范方法,全面穩經濟促發展惠民舉措。由于多層次、高密度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韶關”也得到廣大讀者用戶的認可,疫情期間,“韶關”平臺粉絲量由之前的13萬增長到目前的17萬,出現數條閱讀量達50萬+的推文。

形式上拓寬“服務”載體。微信公眾號雖然只是單一的平臺,但只要有效地拓寬“服務”載體,通過形式上的優化、創新,也能讓報道更具接近性更有影響力。版式細節突顯“服務”。在版面設計安排上,“韶關”對于重頭稿件、熱點新聞可運用加大標題字號、變異字體、底紋套色、增設線條等方法,進行突出處理,營造視覺沖擊。在編排手段上,靈活運用圖表、照片、音視頻、亮點鏈接、核心提示、名詞解釋等方式,增強內容的延伸性及直觀性。報道接地氣有溫度。“韶關”始終堅持“走轉改”和“三貼近”,鼓勵記者深入基層、鄉村甚至隔離病房,采寫來自一線的報道。行文中不說空話、套話,以清新、生動、活潑的文風增強新聞報道的貼近性、親和力、感染力、影響力。“韶關”推出的“揭秘!韶關首例患者治愈出院,親身講述治療經過”“他們是‘戰場’上的白衣伉儷,一人遠赴湖北、一人堅守粵北”“守好村看好門管好人丨乳源中沖村爺孫三代同抗疫”“翁源:2231個‘大喇叭’,‘村村響’喊話助力疫情防控”等來自一線的報道角度新穎、語言樸實生動,受到讀者好評。創新手段打破單一平臺局限。“韶關”在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中廣泛運用新媒體手段,打破微信公眾號僅僅進行新聞資訊推送的功能,在主頁面設置了《疫情防控》主菜單,內設《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疫情防控公告》《疫情防控科普》子欄目,每天更新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新聞資訊。同時在推文內設置超鏈接功能,將微信推文鏈接到微博、客戶端、網站等新媒體,跳出“微信”的局限,在更廣闊的空間傳播服務新聞資訊。

參考文獻

1..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Z],2013.8.18.

2.施欣.三個突出把握好政府輿論引導的“時、效、度”.新聞研究導刊,2015.07

3.劉驕.時度效不僅是要求更是方法,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1.22

4.張小衛.地市黨報要在服務上下功夫,中國地市報人,2016.03

作者:張小衛 單位:廣東韶關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