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技術在廣播電視的應用
時間:2022-04-25 03:03:37
導語:新媒體技術在廣播電視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圍繞新媒體環境下新媒體技術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中的應用展開綜合分析與討論。先由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生產特點談起,之后分析新聞編撰的思路等。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媒體技術;應用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傳媒受到了各方面的沖擊,為了能夠尋找到突破口,廣播電視新聞需要與互聯網技術有效結合。廣播電視新聞等較為傳統的媒介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獲取有價值、引發大眾思考的新聞,開展調查報道。
一、產生的影響
1.新的發展道路與新思路的迸發。對傳媒的發展前景來說,要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信息產品服務水平,取締原來的媒介形式,尋求更多的機會。新聞采編往往會以新媒體技術為依托,并且已逐漸以“人工智能+”作為主體。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下,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構成一個非常完善的技術平臺,為傳媒發展提供主要支持,所以新聞行業更應當把握住現在的機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推動自身的發展。2.新媒體技術給廣電新聞采編工作帶來更大的收益。新聞工作者應重視創新,并且迎合時展趨勢。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創新,新聞采編工作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轉變,先是由原本以圖文為主的展現形式轉變為通過短視頻等進行傳播,進一步地實現雙向互動傳播,從單向的信息傳播終端轉向移動設備,信息傳播對象不再只是國內受眾,有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基于互聯網共享特點,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我國網絡新聞得到了迅猛發展,進而廣電新聞采編工作受到較大影響,這使得我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改革迫在眉睫。新聞行業應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承擔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促進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為采編工作提供更為深厚的文化基礎。
二、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應用新媒體技術的必要性
1.新媒體技術為新聞采編提供新的素材。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全新傳播模式被稱為新媒體。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為全球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信息傳輸渠道,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蒸蒸日上。相較而言,傳統媒體地位一落千丈,陷入發展困局。信息傳輸渠道和平臺日漸顯現出層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在技術市場以及業務方面的較量,逐漸分出高低。為了能夠改善現狀,要融合構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產業市場格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可謂是顛覆了原有的信息傳播途徑,讓傳統媒體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不僅報紙的發行量極速銳減,電視節目的權威地位也受到了威脅,受眾大量流失。2.新媒體技術為廣播電視新聞轉型助力。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的廣播電視媒體面臨革新。由于我國社會具有多元化且構成復雜的特點,所以在新聞媒體采編改革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阻礙。電視新聞本身具有大眾電視新聞共有的特點。新聞采編的審核流程非常復雜而嚴格,管理部門應根據新媒體時代受眾的實際需求,進行運行體制的改革和內部人員的培訓,以提升新聞采編的綜合效率。
三、新媒體技術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中的應用
大數據時代新聞概念正在發生變化,“新聞是正在發生、新近發現、搜索、推送與議論中產生的事實和觀點的傳播,或許還包括對新聞事實的分析和預測”。新聞報道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新聞業務的變革,新聞報道的形式更加賞心悅目,具有了可視性、前瞻性、科研性等新特征。1.大數據技術在廣播新聞采編中的應用大數據是指互聯網中保留下來的難以計數的數據。在新聞領域,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新聞的內容采集、文案制作,為傳統新聞界的改革提供了信息技術條件。大數據技術在新聞采編業務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分析生成可視化較強的數據新聞。數據新聞與過去的報道形式有所不同,它需要通過數據挖掘技術,整理過去的數據,然后繪制出可視化的狀態圖。數據新聞是未來新聞發展的一大方向,廣播電視臺應該建立起數據庫,利用數據庫容量大、可搜索的特點,為受眾提供有關新聞歷史資料、經濟或金融等方面的相關數據,并用可視化的模型將其表達、表現出來。2.打造融合新聞精品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移動智能終端已經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所以傳統媒體更需要借助移動終端的優勢來進行傳播,尤其是可以積極利用短視頻直播,使動態畫面與靜態圖片結合起來,打造文字和聲音融合的新聞產品。移動直播有效降低了新時代新聞報道的成本,新聞工作者通過移動網絡終端,便可一鍵完成新聞采集和制作。傳統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的新聞報道中也嘗試性地開展了融合新聞模式的報道。比如,在2016年全國兩會報道中,新華網《VR視角》專欄將VR技術和傳統電視新聞相結合,拓寬了VR全景視頻的發展途徑。將VR技術拍攝的全景畫面配上傳統的電視新聞解說、采訪等聲音,用戶在聽新聞的同時還能轉動手機或鼠標,自主選擇觀看畫面。
四、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廣播電視工作人員既要做到推陳出新,又要做到保持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的節目品質。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細致分析總結受眾的愛好興趣,考慮到受眾群體需求,積極提升節目品質,擴大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穩定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杰.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20(11):159-160.
[2]王婷婷.探討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新媒體融合途徑[J].新聞傳播,2020(06):32-33.
[3]劉志紅.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及新途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6):172.
[4]孫汝文,劉衣楠.解讀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J].傳播力研究,2019,3(08):93.
[5]劉新航.用好融合手段提升新聞影響力[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5-03(004).
作者:段建齡
- 上一篇:新媒體技術對電視新聞節目的應用
- 下一篇:新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轉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