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加樣儀陽性污染現象

時間:2022-03-25 06:52:00

導語:全自動加樣儀陽性污染現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自動加樣儀陽性污染現象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均為無償獻血者的血清標本。

1.2試劑

梅毒試劑為上海科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華大吉比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1.3儀器TECANRSP加樣器。

1.4方法

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要求編輯加樣程序,RSP加樣儀自動形成各項實驗的前后加樣順序,不可人工改動,每板檢測88份標本。初檢加樣順序為HBsAg、抗-HCV、ALT、抗-HIV、TP(上海科華ELISA),復檢加樣順序為抗-HIV、抗-HCV、HBsAg、TP(北京吉比愛ELISA)、ALT,八根加樣針先吸入第一排足量標本血清,依次加入五項實驗酶標板中,加樣針內外沖洗兩遍后,再加第二排標本,依次類推。加完樣品后,酶標板放入FAME全自動分析系統進行檢測。出現陽性后,對陽性標本再用手工復查小辮和試管。

收集出院污染23份標本,共10組,把這些標本按組混入正常標本中組成一板88份,每組內各標本在酶標板中的前后順序不變,用TECANRSP加樣器每次只加一項梅毒實驗,分別做科華TP和吉比愛TP實驗。

2結果

2.110組出現陽性污染現象標本的位置號及OD值

見表1。從表1中可看出,每組標本都是兩個或三個陽性前后相鄰,而且大部分是前排陽性標本OD值要強于后面的,手工復查試管和小辮,位置在前的陽性標本均為陽性,位置在后的標本試管和小辮均為陰性。表110組出現陽性污染現象標本的位置號及OD值(略)

2.210組污染標本的試管結果

把10組出現污染的標本按每組原來各標本的先后順序排列,放在一塊酶標板中做梅毒實驗,用RSP加樣儀單獨只加一項梅毒實驗酶標板,其位置號及結果見表2。從表中可看出,每組中第一個標本仍為陽性,第二個標本為陰性。表210組污染標本的試管結果(略)

3討論

在四項常規實驗中僅有梅毒實驗出現前排孔陽性污染后排孔現象,而敏感度較高的HBsAg實驗很少出現這種情況,而且新儀器出現污染現象的次數少,當儀器使用時間長后出現的次數逐漸增多。由于加樣儀設有系統氣隙[1],可排除通過蒸餾水污染的情況。我們分析原因發現這與加樣針保護膜被腐蝕有關。RSP全自動加樣儀采用的是永久性金屬加樣器,儀器自動沖洗,針可長期使用,但儀器保養要求定期酸洗,使用時間久了會對加樣針表面的保護膜造成腐蝕,導致加樣針內壁不光滑。當遇到標本抗凝不好時,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就會黏附在加樣針內壁,不易沖洗干凈,當加樣針吸完陽性標本后再吸第二個標本,由于梅毒實驗在加樣順序中被排在最后一個或倒數第二個,血清在加樣針中停留的時間和在下降過程中經過的加樣針長度相對其他三項ELISA實驗都要長,因此被污染的機會就要大。當單獨只加一塊梅毒實驗板時,沒有出現污染情況,證明了這一點。由此可見污染現象與實驗在加樣程序中的先后順序有關。在剛發現污染現象時,我們加大了酸洗的次數和浸泡時間,發現污染的次數反而有所增加,分析原因,可能為酸對已被破壞的保護膜腐蝕加重,從而導致污染現象的加重。通過長期的工作,我們認為各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工作量定期更換RSP加樣儀的加樣針,酸洗時酸的濃度不能太大,每周酸洗一次即可。

【參考文獻】

1劉玉振,方建華,溫濤,等.用RSP全自動加樣器加高粘稠度稀釋液參數的優選.中國輸血雜志,2004,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