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及藥學干預措施

時間:2022-08-14 10:10:05

導語: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及藥學干預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及藥學干預措施

在臨床中,抗菌藥物是常用治療藥物,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1]。目前階段,伴隨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不合理的情況也逐漸突顯出來。濫用抗菌藥物會直接出現醫療資源浪費的情況,直接增加了醫療費用,甚至會使病菌耐藥性明顯強化,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社會穩定均帶來了負面作用。為此,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有必要選擇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盡量減少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的情況[2]。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藥學干預措施及其臨床價值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及200例患者家屬知情后開展研究,選擇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未實施藥學干預的100張抗菌處方納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為對照組,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實施藥學干預的100張抗菌處方作為實驗組。實驗組100例中,男50例(50%)、女50例(50%),患者年齡為21~84歲,平均為(64.75±5.73)歲;對照組100例中,男55例(55%)、女45例(45%),患者年齡為23~83歲,平均為(64.80±5.69)歲。納入依據:(1)自愿參與研究;(2)臨床資料完整。排除依據:(1)合并神經、認知功能障礙;(2)意識不清;(3)臨床資料不完整。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未實施藥學干預,實驗組實施藥學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組建藥學干預小組,成員為藥劑師與藥方人員并進行藥物干預。干預前,小組成員需接受藥學干預知識專業培訓,以提高自身專業素質[3]。(2)構建藥學干預管理小組,成員為醫院領導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員等,主要負責管理并監督藥物干預工作開展狀況。(3)制定并完善藥學干預制度。藥學干預小組應考慮醫院與內部各科室狀況確定藥學干預制度,并遵循不同科室抗菌藥物應用要求開展工作,嚴格規范抗菌藥物的用藥行為[4]。(4)創建患者用藥檔案,內容包含用藥過程的監測情況與療效等,對用藥問題及時發現,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5)定期組織臨床藥師參與藥理與合理用藥知識培訓活動,特別是研討會和專題講座等,嚴格考核其用藥合理性,不斷增強臨床藥師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意識水平[5]。(6)藥學干預小組全面宣傳抗菌藥物應用合理的重要性,并在各科室張貼使用抗菌藥物的具體要求和制度,定期抽查抗菌藥物的用藥處方,全面評估并了解抗菌藥物的應用狀況,合理采用完善措施。1.3評價指標。對實驗組、對照組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聯用情況、藥物費用、應用療程進行比較與分析。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情況。實驗組應用方法不合理、聯用不合理、無指征用藥、用藥劑量過大幾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抗菌藥物聯用情況、藥物費用、應用療程對比。通過對兩組抗菌藥物聯用情況、藥物費用、應用療程的比較發現,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在臨床治療中,抗菌藥物的應用范圍廣泛,抑菌與殺菌效果明顯,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疾病的治療效果[6]。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方面,抗菌藥物的治療作用不容小覷。現階段,抗菌藥物的種類諸多,一般有大環內脂類藥物、青霉素類藥物、克林霉素類藥物、四環素類藥物與頭孢菌素類藥物等等。正是因為抗菌藥物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且藥物的種類明顯增多,所以臨床中抗菌藥物的濫用現象逐漸突顯出來[7]。長此以往,患者家庭負擔隨之加重,嚴重危害了患者身心健康。為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的有效干預十分有必要。對臨床用藥應用的管理實施藥學干預措施,可以持續性地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實施藥學干預,抗菌藥物聯用情況、藥物費用、應用療程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說明,藥學干預能夠有效規范臨床抗菌藥物的應用效果[8]。實驗組實施藥學干預,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率低于對照組,臨床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藥學干預措施的應用,可以全面改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性[9]。總體歸納分析,藥學干預措施的合理運用,使得臨床藥師與工作人員對藥物合理應用知識的掌握程度不斷提高,合理用藥意識增強,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藥物應用的問題,使工作人員用藥行為更規范,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用藥的合理性[10]。在以上研究中,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主要表現在應用方法不合理、聯用不合理、無指征用藥、用藥劑量過大等方面,所以在臨床藥學干預中,應高度重視以上問題的監督與管理作用[11]。特別是臨床藥師與醫師要參與到監管抗菌藥物不合理工作中,不斷完善醫院處方點評機制,嚴格審核臨床抗菌藥物應用效果,并深入了解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的情況,總結藥物應用問題,進而科學合理地制定改善措施,以全面提升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效果[12]。

綜上所述,將藥學干預措施應用于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中的臨床價值顯著,不僅提高了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程度,同樣縮短了藥物應用療程與費用。

作者:胡明珠 單位:銅陵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