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藝試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04:25:00

導語: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藝試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藝試析論文

1器材和方法

1.1材料

供試山茱萸干燥果實產于安徽,購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大藥房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廠,將山茱萸原料粉碎,置干燥器中備用。

1.2試劑

濃硫酸,質量分數為6%的苯酚(分析純重蒸餾試劑),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氯仿,正丁醇,葡萄糖,氯化鈉等,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3儀器

核酸蛋白測定儀,德國Hettich公司;自動收樣器,美國Whaters公司;AlphaI-2型真空凍干機,德國Christ公司;電熱恒溫水槽(DK8D型),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Hettich公司。

1.4方法

1.4.1粗多糖樣品的制備

山茱萸干粉,不同條件加熱(攪拌)浸提,離心,上清液加熱濃縮至體積的1/4,95%乙醇沉淀至75%(V/V),4℃靜置過夜,離心,取沉淀,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粗多糖樣品。

1.4.2山茱萸多糖含量測定[4]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為標準單糖制作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0.0077X+0.0257,R2=0.9995[多糖的量(μg)為橫坐標,光密度值為縱坐標]。

準確稱取粗多糖樣品6mg,加蒸餾水至50ml,配成120μg/ml的樣品溶液。吸取樣品液1.0ml,按標準曲線同法操作,測光密度,以標準曲線計算總糖含量。

1.4.3得率的計算山茱萸多糖得率(%)=山茱萸粗多糖樣品中總糖含量(g)/山茱萸原料質量(g)×100%。

1.4.4單因素分析及正交實驗

本實驗選取溫度、時間、料液比、pH值這4個因素進行分析,并從中選取3個因素水平根據單因素分析結果,采用L9(34)表做正交實驗,以多糖提取率作為衡量提取效率的客觀指標,以確定最佳提取工藝

1.4.5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

按最佳提取工藝流程,將提取的紅褐色山茱萸粗多糖(ZA)復溶于水,用Sevag[5]法除蛋白,重復3次,加95%乙醇至30%,離心,得到粗多糖(ZB),上清液繼續加95%乙醇至60%,4℃靜置過夜,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粗多糖樣品(ZC)。稱取樣品AC200mg,溶于100ml蒸餾水中,然后加到DEAE-cellulose-52離子交換柱洗脫(2.6cm×26cm)上,依次用蒸餾水及0.1,0.3,0.5,0.8,1.0mol/L的NaCl水溶液洗脫,多功能電子蠕動泵控制流速為1ml/min,用自動收集儀收集,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多糖,合并各吸收峰的洗脫液,蒸餾水透析3d,旋轉蒸發儀濃縮,冷凍干燥,得到山茱萸多糖的兩個分離產物S1和S2。

1.4.6純度測定

凝膠色譜法:用0.05mol/LNaCl溶液充分溶脹葡聚糖凝膠SephadexG200,超聲脫氣,攪拌均勻,沿玻璃棒小心緩慢地加入到柱中,同時用洗耳球敲擊柱壁,使填料沉降均勻、緊密。柱型(2.6cm×33cm),裝柱完成后,用0.05mol/L的NaCl溶液平衡48h。稱取經DEAE柱分離得到的多糖樣品20mg,溶于0.05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到SephadexG-200凝膠柱中,洗脫液控制流速為0.1ml/min,用自動收集儀收集洗脫組分,2ml/管,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多糖,觀察吸收峰形狀,若峰對稱,說明樣品較純,若峰形不對稱,說明樣品不純,需要進一步分離純化,方法同上。

1.5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質

1.5.1物理性質

山茱萸多糖的顏色、形狀、水溶性、有機溶劑的溶解性等。

1.5.2化學性質[6]

Molish反應,硫酸-苯酚反應,Fehling試劑反應,碘-碘化鉀反應,三氯化鐵反應。

1.5.3蛋白含量測定考馬斯亮藍法:以牛血清白蛋白制備標準蛋白質溶液,以OD595值為縱坐標,蛋白的量為橫坐標做標準曲線:Y=0.0039X+0.0032,R2=0.9993。

1.5.4多糖基本元素分析

通過CHNS/O元素分析儀來確定純化后山茱萸多糖中基本元素的組成。

2結果

2.1山茱萸多糖提取條件的單因素分析

2.1.1乙醇添加量山茱萸多糖得率隨乙醇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乙醇添加倍數達到3倍時,多糖沉淀完全,所以本研究以下的實驗均選用3倍體積乙醇沉淀多糖。見圖1。

2.1.2提取溫度溫度是影響多糖得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溫度(40,50,60,70,80,90℃)對多糖得率產生影響:多糖得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40~60℃升高較慢60~80℃較快,80℃達到最高值,因此確定正交實驗溫度3水平為60,70,80℃。見圖2。

2.1.3提取時間提取時間是影響多糖得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不同時間(1,2,3,4,5,6h)對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多糖得率隨時間升高而升高,1~3h升高較慢,3~5h升高較快,因此確定正交實驗提取時間水平為3,4,5h。見圖3。

2.1.4加水量不同加水量(30,40,50,60,70,80倍)對多糖得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多糖得率隨加水量增加而增加。30~50倍水升高較慢,60~80倍水升高較快,因此確定正交實驗加水量的水平為60,70,80倍水。見圖4。

2.1.5pH值不同pH值(1~7)對多糖得率的影響見圖5。在酸性條件下多糖得率明顯降低,pH>3時對多糖得率影響不大,可能在強酸環境下,多糖被降解,并且水提法成本低,所以酸提山茱萸多糖意義不大。

2.2正交實驗

根據以上的單因素實驗分析,確定L9(34)表的3個因素溫度、時間、料液比的3個水平。結果見表1。表1正交實驗的因素及水平(略)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提取條件。結果見表2。表2正交設計及實驗結果(略)

由表2得知,3種因素對多糖得率的影響程度為A(溫度)>B(時間)>C(加水量),水提法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優方案是A3B3C1。由表3方差分析和F檢驗得知,在95%可信程度下A和B對多糖得率的影響顯著,C沒有顯著性影響,三者對本實驗的影響程度與極差分析結果一致。表3正交設計實驗結果方差分析(略)

2.3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按最佳提取工藝流程,提取的山茱萸粗多糖ZA,經Sevag法脫蛋白,由多糖得率看在脫蛋白過程中造成了多糖的同步損失,損失率在8%左右,可能和含有糖蛋白有關系。脫蛋白后經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后,繼續分級醇沉得到ZB和ZC,因預實驗顯示ZB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要明顯小于ZC,因此將ZC200mg過DEAE-52纖維素離子交換柱,得到3個樣品S15.2,S2118.6mg和S311.2mg(S1和S3量少未做研究)。見圖6。采用SephadexG-200對S2進一步純化,洗脫曲線見圖7。經濃縮,透析,冷凍干燥,得到進一步純化的多糖樣品S21。由圖7看出S11為單一對稱峰,說明其組分均一。

2.4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質分析

ZA,ZC,S2和S21見表4經元素分析儀測定多糖S21中含C%37.80%,H%5.64%,S%0.37%,N未檢出。表44種多糖理化性質(略)

3結論

山茱萸多糖經單因素實驗和L9(34)正交實驗,得出其最佳提取工藝條件是:提取溫度80℃,料液比1∶60,提取時間5h,在此條件下山茱萸多糖得率是13.8%,經用Sevag法脫蛋白、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溶劑系統反復沖洗、分級醇沉、DEAE-52纖維素離子交換柱層析法和SephadexG-200凝膠柱層析法對其進行分離純化得到組分S21,經元素分析儀測定C%37.80%,H%5.64%,S%0.37%,N未檢出。本實驗對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藝,理化性質等進行了初步研究,為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潘揚,王天山.植物山茱萸化學成分的研究概況[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14(1):61.

[2]魏淑梅,崔玉海.山茱萸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活性研究[J].黑龍江中醫藥,2006,19(4):249.

[3]李平,王艷輝,馬潤宇.山茱萸多糖PFCAⅢ抗氧化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3,30(3):35.

[4]張維杰.復合多糖生化研究技術[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296.

[5]齊慧玲,魏紹云,王繼倫,等.Sevag法去除白及多糖中蛋白的研究[J].天津化工,2000,3:20.

[6]李建武,余瑞元,陳麗蓉,等.生物化學實驗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125.

【摘要】通過單因素和正交實驗,以多糖得率為指標,確定山茱萸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同時對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質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最佳水提工藝條件:溫度80℃,料液比1∶60,時間5h,在此條件下山茱萸多糖得率是13.8%,經DEAE-52纖維素離子交換和SephadexG-200柱層析法得到組分S21,經元素分析儀測定C%37.80%,H%5.64%,S%0.37%,N未檢出。

【關鍵詞】山茱萸多糖;提取;分離純化;理化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