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生物測定發展趨勢論文
時間:2022-08-10 10:20:00
導語:藥品生物測定發展趨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生物測定是經典的藥品檢測專業之一,現代儀器分析的廣泛應用,給其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機遇,面對目前的基本狀況,闡明了生物測定專業在中藥開發、新藥研制、藥物安全性評價及微生物限度檢查方面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物測定;藥理;藥品
藥品是特殊商品,藥品質量直接關系到用藥者的安全和療效。藥品檢測方法和檢測水平隨著制藥工業的發展不斷改進提高。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相鄰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分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三次巨大的變革,使分析化學發展成為以儀器分析為主的現代分析化學。面對生命科學中復雜的分離分析任務,發展了色譜分析方法。結構分析、價態分析、晶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進了光譜分析的發展。以計算機應用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時代的來臨,儀器分析迅速發展,為藥物檢測提供各種非常靈敏、準確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測定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其發展前景令我們從事藥品生物測定工作者所關注。
1藥品生物的特點與業務范圍
1.1藥品生物測定的定義與特點藥品生物測定(簡稱生測)是利用藥品(或藥品中的有害雜質)對生物(或離體器官及組織)所引起的反應來測定藥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種方法。
生測法的優點是測定的結果與醫療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藥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這是其他物理學方法或化學方法所不能達到的。因此,目前各國藥典仍大都采用這一方法。
生測法的缺點是檢驗周期長,微生物有生長繁殖過程,動物有生理代謝過程,觀察分析時間一般在2~7天,有些試驗會更長。影響因素多,有生物差異性,也有系統操作誤差和環境條件等造成的影響。用品用具、動物質量、儀器設備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2]。所以,以生測主檢的品種在中國藥典中逐版減少。
1.2藥品生物測定的業務范圍中國藥典是法定的藥品標準,它將藥品質量控制項目歸為四類:性狀、鑒別、檢查和含量。生測的業務主要涉及到中西藥品的檢查類和含量類。
其中作為藥品安全性檢查項目最多,包括:無菌、熱原、細菌內毒素、異常毒性、安全試驗、急性全身毒性、過敏物質、刺激性、溶血、降壓物質、微生物限度等。含量(或效價)測定包括: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胰島素、硫酸魚精蛋白、縮宮素、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升壓素等生物檢定法。
2藥品生物測定的現狀
由于現代化檢測儀器的廣泛應用,藥品生物測定的品種和范圍,方法和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2.1品種和范圍的變化抗生素的含量測定,最初大部分抗生素用微生物法測定含量。隨著制藥工業發展,提純方法不斷改進,有效組分更加明確,許多品種檢測方法不斷改為儀器測定和化學測定。例如:200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約219個抗生素品種,其中有15個原料藥及其制劑從1995年版的化學法和微生物法改為高效液相色譜法(簡稱HPLC),使該法達到97種,微生物法僅有24個,其中9個品種是新增加的。有人預計本世紀初,HPLC法會發展成為中國藥典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儀器分析法[3]。規定取消抗生素過期檢驗,抗生素微生物效價測定的業務工作量更是明顯減少。
藥品注射劑的熱源檢查。1942年美國首先將家兔法收入藥典,相繼世界各國藥典均規定用該法。中國藥典從1953年開始收載。自1973年以來,鱟試劑被證明是一種檢測細菌內毒素(熱原)存在的靈敏試劑。用鱟試劑要比家兔試驗迅速、經濟,所需樣品量少,操作過程工作量小,每天可進行許多樣品檢測。1980年美國藥典20版首載“細菌內毒素檢查法”,1985年USP21版收載5種注射用水及40種放射性藥品。1991年11月執行的USP22版第五增補版公布了185種藥品刪除家兔法,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代替。1995年USP23版注射劑的熱源項幾乎都被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代替[4]。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制備鱟試劑,1988年衛生部頒布細菌內毒素檢查法,1993年中國藥典第二增補本收載該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種,1995年中國藥典二部正式收載,并規定了注射用水、氯化鈉注射液和二十多種放射性藥品并刪除熱源檢查,以內毒素代替。2000年版中國藥典進一步擴大到68種。預計2005年版中國藥典還要繼續增加品種,熱源項都將被內毒素代替。動物試驗改為生化試驗。
2.2實驗動物生測離不開實驗動物,在實驗中,為了減少生物差異,提高動物反應敏感性,以最少的動物達到最滿意的結果。國家非常重視實驗動物,1988年國務院頒布了《實驗動物管理條件》,對實驗動物的飼管、管理、使用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實行達標認證制度,嚴格管理。按微生物控制程度把實驗動物分為四級:普通動物、清潔動物、無特殊病原體動物和無菌動物[5]。一般動物實驗必須達到清潔動物標準,種系清楚,不雜亂,無規定指出的疾病。動物級別越高,飼養管理條件越嚴,設施投資越大。實驗動物是實驗研究的活試劑,既要有純度,也要有數量,背景明確,來源清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隨著藥品純度的提高,凡是有準確的化學和物理方法或細胞學方法能取代動物實驗,進行藥品和生物制品質量檢測,應盡量采用,以減少動物的使用。)
2.3藥品生物測定在方法上的改進與變化為了縮短操作時間,減少實驗誤差,近年來生測方面也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部分儀器設備,如:抗生素抑菌圈測定儀、微機熱原測溫儀、集菌儀、細菌數測定儀等,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3藥品生物測定的發展趨勢
生測作為經典方法沿用至今,表明它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特點,在藥品檢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老產品改為其他方法控制質量,也會不斷有新產品離不開生測法,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優點,盡量克服它的不足,開拓新的業務范圍。
3.1微生物限度檢查工作量大為了控制藥品染菌限度,1975年美國藥典19版首載微生物限度檢查,1980年英國藥典收載,我國在1990年由衛生部頒布了藥品衛生標準及檢驗方法,1995年版中國藥典正式收載[6]。2000年版中國藥典按劑型規定了微生物限度標準,執行范圍除注射劑和中藥飲片外幾乎包括中西藥的所有制劑和原料。該項檢查成為藥典品種適用最多的檢查項目,占當前地市級藥品檢驗所生測室業務工作量的80%以上。在這項檢查中,有大量的業務技術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改進試驗條件,使數據準確,探討快速檢測的新方法。藥包材的檢查,國家藥監局已經試行標準,業務范圍將更加擴大,這是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努力探討研究的新領域。
3.2藥品生物測定在中藥開發中的作用我國是中藥王國,200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共收載920種,其中中成藥398種。有含量測定的157種,僅占總數的17%,中藥成分多,雜質和干擾物質很多。復方制劑,尤其大復方制劑專屬性的檢出處方中所含藥材很困難,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中成藥中的雜質如重金屬、殘留農藥等達到一定水平會產生毒副作用,影響藥物安全性[7]。要讓中藥制劑打進國際市場,我們在檢查類的控制項目和含量類的方法探討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生物測定可以在毒理、藥理方面進行研究、探討,逐步完善質量控制標準,提高制劑質量發揮更大的作用。
3.3新藥研制開發與安全性評價新藥研制開發是多學科合作的系統工程。在獲得一個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后,研究開發組織者要在生物醫學領域進行藥物評價研究,首先必須組織藥理學、毒理學、病理學、獸醫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藥代動力學方面的專家進行合作研究,按藥物非臨床研究管理規范GLP進行管理。組織藥理、毒理(包括一般毒理和特殊毒理)、病理、藥代動力學和毒代動力學、藥物分析、臨床化學、實驗動物、生物統計、質量保證等部門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階段
做出評價[8]。生測在這方面可以參加開發研究或進行技術指導。
藥物動力學研究,通常需要從動物體液或組織器官勻漿中分離、鑒定和檢測代謝后的原粉及其他代謝產物。但是,將服藥動物按指定時間間隔處死,測定隨時間變化的血藥濃度,不僅動物用量大,而且常因動物個體差異無法得到可靠結果,也無法在同一動物重復實驗確證。處死動物的代謝產物也只能反映被處死時的結果,無法了解藥物代謝的全過程。有學者報道,采用微透析取樣技術,可在活的動物不同部位重復取樣,用微柱液相色譜[9]或毛細管電泳[10]進行分析,測定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情況[11]。
自動進取樣裝置和計算機工作站應用于藥理實驗的探討,使藥品生物測定趨向微量、靈敏、專屬、簡便、快速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藥品生物測定是藥物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缺的檢測專業,現代儀器的大量使用,不僅不會影響其發展,而是如虎添翼,讓藥品生物測定展示出新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倪坤義,田頌九,丁麗霞.21世紀藥物分析學的發展趨勢.中國藥學雜志,2000,35(12):798.
2張治錟.抗生素藥品檢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12-20.
3田頌九,丁麗霞,田潔.國內外藥典中質量標準的發展趨勢簡述.中國藥學雜志,1999,34(11):781.
4吳偉洪.鱟與鱟試驗法論文匯編(三).廈門鱟試劑廠,1996,18.
5施新猷.醫學實驗動物學.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32.
6馬緒榮,蘇德模.藥品微生物學檢驗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9.
7李真,龔培力,曾繁典.藥物雜質及其對安全性的影響.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1,17(6):452.
8劉昌孝.美國新藥研究開展與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概況.中國藥學雜志,1999,34(11):785.
9ChenAQ,LunteCE.Microdialysissamplingcoupledon-linetofastmicroboreliquid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1995,691(1-2):29.
10QansonLA.Capillaryelectrophoresisandmicrodialysis:currenttechnologyandapplications.JChromatogrB,1997,697:89.
11YangH,WangQ,ElmquistWF,etal.Thedesinandvalidationofanovelintravenousmicrodialysisprobe:applicationtofluconazolepharmacokineticsinthefreelymovingratmodel.PharmRes,1997,1
- 上一篇:降壓藥辨證應用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客艙企業文化學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