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痛靈搽劑質量標準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1 04:15:00
導語:消痛靈搽劑質量標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建立消痛靈搽劑的質量標準。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TLC)對處方中的梔子、姜黃、乳香、沒藥進行定性鑒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靈搽劑中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結果TLC分離效果好,斑點清晰;大黃素在0.248~1.984μg,大黃酚在0.292~2.336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平均回收率大黃素為99.7%,RSD﹦0.64%;大黃酚為99.2%,RSD﹦0.89%。結論該方法簡便、準確、重復性好、能有效控制該復方制劑的質量。
【關鍵詞】消痛靈搽劑;大黃素;大黃酚;薄層色譜;反相高效液相色譜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thequalitystandardofXiaotonglingliniment.MethodsFructusGardeniae,RhizomaCurcumaelongae,Olibanum,MyrrhawereidentifiedbyTLC.ThecontentofemodinandchrysophanolinXiaotonglinglinimentwasdeterminedbyRPHPLC.ResultsTheidentifiedcharacteristicsofchromatographyweredistinctandthespotswereclear.Thestandardcurvewaslinearwithintherangeof0.248~1.984μgforemodinand0.292~2.336μgforchrysophanol.Theaveragerecoveryofemodinwas99.7%withRSDof0.64%,withthatofchrysophanolwas99.2%withRSDof0.89%.ConclusionThemethodisconvenient,accurateandhasagoodreappearance.Thepreparation''''squalitycanbecontrolledeffectively.
Keywords:Xiaotonglingliniment;Emodin;Chrysophanol;TLC;HPLC
消痛靈搽劑是由我院文紹敦教授根據中醫藥理論和多年臨床經驗,篩選有效藥物研制而成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全方以大黃為君藥,梔子為臣藥,佐以姜黃、乳香、沒藥,具有清熱止痛、化淤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局部淤腫疼痛等病癥,臨床療效顯著。為了有效控制該制劑的質量,本文建立了TLC法對梔子、姜黃、乳香、沒藥等4味藥材進行定性鑒別;并采用RPHPLC法測定君藥大黃中的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簡便、準確、重復性好、專屬性強等特點,能有效控制消痛靈搽劑的質量。
1儀器與試藥
高效液相色譜儀(LC10AT泵,SPD10A紫外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N2000型色譜數據工作站(浙江大學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KQ100超聲波清洗器(浙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硅膠G板(自制,規格:12cm×24cm);大黃素、大黃酚、梔子苷、姜黃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乳香、沒藥對照藥材由青海大學醫學院中藥教研室魏全嘉教授鑒定;消痛靈搽劑及陰性對照樣品(自制);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薄層色譜鑒別
2.1梔子的TLC法鑒別取消痛靈搽劑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梔子的陰性樣品作為陰性對照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3μl,分別點樣于同一塊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5∶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10%的硫酸乙醇液顯色,110℃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淺黃色斑點,陰性對照溶液在相應的位置上無此斑點。結果見圖1。
2.2姜黃的TLC法鑒別取消痛靈搽劑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姜黃的陰性樣品作為陰性對照溶液。另取姜黃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3μl,分別點樣于同一塊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醇-醋酸乙酯-甲酸(5.5∶1.2∶0.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濃氨水顯色,110℃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黃色斑點,陰性對照溶液在相應的位置上無此斑點。結果見圖2。
圖1梔子的TLC圖譜(略)
圖2姜黃的TLC圖譜(略)
2.3乳香的TLC法鑒別取消痛靈搽劑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乳香的陰性樣品作為陰性對照溶液。另取乳香對照藥材0.5g,加乙醚10ml,超聲處理20min,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3μl,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34∶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5%香草醛硫酸溶液顯色,110℃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紫色斑點,而陰性對照溶液在相應的位置上無斑點。結果見圖3。
2.4沒藥的TLC法鑒別取消痛靈搽劑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沒藥的陰性樣品作為陰性對照溶液。另取沒藥對照藥材0.5g,加乙醚10ml,超聲處理20min,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3μl,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丙酮(17∶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5%香草醛硫酸溶液顯色,110℃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紫色斑點,而陰性對照溶液在相應的位置上無斑點。結果見圖4。
圖3乳香的TLC圖譜(略)
圖4沒藥的TLC圖譜(略)
3含量測定
3.1色譜條件色譜柱: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0.1%磷酸溶液(87∶13);檢測波長:254nm;流速:1.0ml·min-1;進樣量:10μl。
3.2線性范圍的考察精密稱取大黃素對照品6.2mg,大黃酚對照品7.3mg,分別置兩個50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4,6,10,16μl,進樣,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峰面積,以大黃素、大黃酚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Y大黃素=1.26×103X-12.95,r=0.9997;Y大黃酚=2.81×103X-7.52,r=0.9995。結果表明,大黃素、大黃酚進樣量在0.248~1.984μg和0.292~2.336μg線性關系良好。
3.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量取消痛靈搽劑樣品3ml,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適量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3.4陰性對照實驗取缺大黃陰性對照樣品,按“3.3”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品溶液,取10μl進樣,結果在與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保留時間相同的位置上無色譜峰出現,表明缺大黃的陰性對照品溶液對測定無干擾。
3.5精密度實驗精密吸取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連續進樣5次,大黃素、大黃酚峰面積積分值的RSD分別為0.86%,1.02%,結果表明該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6重復性實驗取同一批號樣品5份,分別按“3.3”項下操作,依法測定,計算得大黃素、大黃酚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136,0.283mg·ml-1,RSD分別為1.53%和0.71%。
3.7穩定性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放置不同時間(0,2,4,8,12h)后進樣,測定峰面積,結果RSD為0.23%,表明溶液在12h內保持穩定。
3.8加樣回收實驗取已知含量的樣品5份,分別精密加入大黃素對照品溶液(0.124mg·ml-1)、大黃酚對照品溶液(0.146mg·ml-1)各2ml,按“3.3”項下制備回收率測定用樣品溶液,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大黃素平均回收率為99.7%,RSD=0.64%;大黃酚平均回收率為99.2%,RSD=0.89%,結果表明本方法的回收率好。
3.9樣品測定精密吸取對照品和供試品溶液,依上述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峰面積,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含量。結果見表1。
表1樣品含量測定結果(略)
4討論
薄層色譜法(TLC)鑒別項下選用的展開系統均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的鑒別方法[1]制定,方中梔子、姜黃選擇主要有效成分梔子苷、姜黃素作為對照品,而乳香、沒藥無對照品,則選用對照藥材作對照,樣品及陰性對照品采用平行試驗,結果表明各檢出成分分離效果好,不受其他成分的干擾,操作簡便,專屬性強,可作為該制劑的定性控制指標。
大黃為消痛靈搽劑的君藥,主要含有游離和結合的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其中大黃素具有抑菌、抗炎、免疫調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護肝腎等作用[2];大黃酚具有止咳、抗菌、止血、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3],這些藥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與該復方制劑的功能主治相一致,故選擇君藥大黃中的大黃素、大黃酚作為質量控制指標成分,結合文獻[4]用RP-HPLC進行含量測定,前處理過程簡單,陰性無干擾,靈敏度高,準確性及重現性好,可作為本品的定量控制指標。
根據樣品測定結果,5批樣品中大黃素的平均含量為0.131mg·ml-1,大黃酚的平均含量為0.287mg·ml-1,考慮到藥材來源、制劑工藝等因素,建議其限度為本品含大黃以大黃素和大黃酚的總量計,不得少于0.4mg·ml-1。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18.
[2]張喜平,李宗芳.大黃素的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8):851.
[3]譚曉虹,張丹參,張力,等.大黃酚在兔體內藥動學的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6(8):947.
[4]王亞林,索銀科,劉學東.HPLC法測定清熱消炎片中大黃素和大黃酚的含量[J].西北藥學雜志,2004,19(5):207.
- 上一篇:中醫院開展民主評議實施方案
- 下一篇:非貧困縣扶貧開發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