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鉤藤鎮痛抗炎藥理作用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1 04:34:00

導語:古鉤藤鎮痛抗炎藥理作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鉤藤鎮痛抗炎藥理作用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古鉤藤水煎液的鎮痛抗炎藥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熱板法和扭體法鎮痛實驗,觀察古鉤藤水煎液的鎮痛作用,觀察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對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觀察其抗炎作用。結果古鉤藤水煎液能顯著提高小鼠痛閾值,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炎癥反應,可顯著減輕小鼠耳廓腫脹。結論古鉤藤水煎劑有明顯的鎮痛和抗炎作用。

【關鍵詞】古鉤藤;鎮痛抗炎;藥理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tiinflammatoryandanalgesiaactionsoftheChinesemedicineGuGouTengsolution.MethodsTheeffectofGuGouTengsolutiononanalgesiawasobservedwiththeresponseofwrithesandhot-platetests.Theeffectofanti-inflammationwasobservedbymiceinflammationmodelscausedbydimethybenzeneandmicemodelswithreinforcepermeabilityofabdominalcavitycapillarycausedbyaceticacid.ResultsGuGouTengsolutionhadaprominentanalgesiaeffect.Itcouldrestrainthecapillarypermeabilityresultedfromimflammationbydimethybenzene.ConclusionGuGouTengsolutionhassignificanteffectsofanalgesiaandanti-inflammatoryonexperimentalmice.

Keywords:GuGouTeng;Antiinflammationandanalgesictest;Pharmacology

古鉤藤又名海上霸王、白葉藤、牛角藤、大暗消等等,為蘿摩科植物古鉤藤CryptolepisbuchananiiRoem.etSchult的地上部分。多生于陽坡,攀援于其他樹上,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療腰痛、腹痛、跌打損傷、骨折、癰瘡、癬等疾病[1]。目前,鎮痛抗炎作用的藥物多為西藥,且副作用多,而中草藥古鉤藤民間使用也有這方面的作用,應該是值得研究、開發的鎮痛抗炎藥,國內外尚無對其這方面藥理作用研究的詳細報道。本科技研究小組對古鉤藤的鎮痛抗炎作用進行了實驗研究,旨在對其進一步開發和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材料

1.1動物小鼠,雌雄兼用,體重(20±2)g,均由廣西中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證號1104,根據實驗性質和性別分籠喂養,自由采食飲水。

1.2儀器臺式離心機;XZB2B型自控溫度熱板儀,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設備供應維修站制造,設備號為:3109176;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設備號為:31094493

1.3藥品與試劑干燥古鉤藤,采自廣西百色地區田林縣郊外;硫酸羅通定注射液,廣東省博羅先鋒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20902;醋酸地塞米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40405。

試劑:醋酸,長春市化學試劑廠。伊文思藍,上海化學試劑公司進口分裝,批號F9800。二甲苯,齊魯石化公司研究院試劑公司。生理鹽水,濟南永寧制藥廠。

1.4制備古鉤藤水煎劑古鉤藤根和莖各200g,加8倍水浸泡1h,煎煮40min,煎煮2次,合并藥液過濾濃縮至200ml(1.00g/ml),按所需要的劑量配成根溶液和莖溶液大劑量均為30g/kg,小劑量均為15g/kg,以備用。

2方法和結果

2.1小鼠熱板法鎮痛實驗[2]取雌性小鼠,放入(55±0.5)℃熱板測痛儀中,以舔后足作為疼痛反應指標,預測小鼠藥前痛閾值。以痛閾值小于30s視為合格小鼠,將痛閾值合格的60只小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分別是古鉤藤根大劑量組,劑量為30g/kg;古鉤藤根小劑量組,劑量為15g/kg;古鉤藤莖大劑量組,劑量為30g/kg;古鉤藤莖小劑量組,劑量為15g/kg;陽性對照藥羅通定組,劑量0.03g/kg;生理鹽水對照組,劑量為30ml/kg。灌胃給藥兩次,時間間隔為4h。末次給藥后30,60,90,120min分別測定痛閾值。在測定中,如60s內無痛反應,應立即取出,并以60s計算。各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統計數據以±s表示,統計方法用Dunnett檢驗法。結果見表1。

痛閾值提高百分率(%)=(藥后痛閾值-藥前痛閾值)藥前痛閾值×100%

表1結果表明,古鉤藤根大劑量組在藥后90,120min能顯著提高小鼠痛閾值,而古鉤藤根小劑量組和莖小劑量組在藥后30,60,90,120min對小鼠痛閾值提高不明顯,古鉤藤莖大劑量組在藥后120min有提高小鼠痛閾值的趨勢。從本實驗結果中可以提示本藥的鎮痛作用不穩定

2.2小鼠扭體法鎮痛實驗[2]取體重18~22g健康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6組,分組及給藥方法同2.1項。末次給藥后30min腹腔注射0.7%冰醋酸0.2ml/只,同時用秒表計時,記錄小鼠出現第1次扭體反應的時間(即潛伏期)及15min內出現的扭體次數。各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統計數據以±s表示,統計方法用Dunnett檢驗法。結果見表2。

表2結果表明,除古鉤藤莖大劑量組對冰醋酸致痛小鼠疼痛潛伏期無明顯延長外,古鉤藤根、莖其他各劑量組均能延長冰醋酸致痛小鼠疼痛潛伏期,并能顯著減少小鼠的扭體次數,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從各劑量組的鎮痛百分率來看,也都有較為明顯的鎮痛作用。

2.3小鼠二甲苯耳廓腫脹實驗[2]取健康18~22g雄性小鼠60只,陽性對照組藥物改地塞米松,劑量為6.75mg/kg,其他分組與給藥均同2.1項。第8天每只小鼠右耳廓前后均勻涂擦當日配制的二甲苯0.1ml/只,致炎15min后將小鼠脫頸椎處死,剪下小鼠左右耳,用打孔器(直徑6mm)分別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等大的圓形耳片,分別在電子天平上稱重后,計算耳廓腫脹度。各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統計數據以±s表示,統計方法用Dunnett檢驗法。耳廓腫脹度=右耳重量-左耳重量。腫脹抑制率(%)=[(對照組腫脹度-給藥組腫脹度)/對照組腫脹度]×100%。結果見表3。

表1古鉤藤對熱板法致痛小鼠的鎮痛作用(略)

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n=8

表2古鉤藤對冰醋酸致痛小鼠的鎮痛作用(略)

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n=8

表3古鉤藤對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略)

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n=8

表3結果表明,古鉤藤根、莖各劑量組均能明顯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腫脹。從抑制率看,各劑量組也都具備一定抑制耳廓腫脹的趨勢,其中以古鉤藤根大劑量組的抑制率為最佳。

2.4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影響的實驗[2]取體重18~22g健康小鼠60只,雌雄各半,分組及給藥方法同2.3項。第8天,每只小鼠尾靜脈注射2.5%伊文思藍0.1ml/10g(體重),并同時腹腔注射0.7%冰醋酸0.2ml/只,15min后用6ml蒸餾水腹腔注射,輕柔小鼠腹部,然后斷頭處死小鼠,剪開腹腔,用吸管吸取腹腔洗出液約5~6ml,3000r/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3ml在722分光光度計590nm處測定吸收度(OD值)。各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統計數據以±s表示,統計方法用Dunnett檢驗法。結果見表4。

表4古鉤藤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略)

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n=8

表4結果表明,古鉤藤根大、小劑量組均能降低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腹腔液體的滲出,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古鉤藤莖大劑量組效果不明顯,而莖小劑量組也同樣具體有明顯的作用。

3討論

上述實驗結果顯示,古鉤藤的根、莖水煎液都具備一定的鎮痛抗炎作用,或有這種作用的趨勢,但從中也看到其鎮痛抗炎作用不穩定,另外其鎮痛抗炎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現在用的是水煎液,其他提取物如醇提液是否有效或更有效也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古鉤藤是瑤族人民民間長期使用的藥材,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腰腿痛、風濕痛、痛經、軟組織扭傷等,療效顯著,本實驗結果與民間臨床使用基本一致。本實驗為古鉤藤的進一步開發及臨床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6:170.

[2]陳奇,沈映君,劉青云,等.中藥藥理學實驗,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