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小檗堿含量判斷方式

時間:2022-12-09 09:13:00

導語:鹽酸小檗堿含量判斷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鹽酸小檗堿含量判斷方式

鹽酸小檗堿為抗菌藥,主要用于志賀菌屬、霍亂弧菌等敏感病原菌所致的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腸道感染。鹽酸小檗堿為《中國藥典》收載品種,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對其原料藥采用容量法,制劑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有效地控制了該藥的質量。鹽酸小檗堿常制成各種復方制劑和多種劑型廣泛應用于臨床。對鹽酸小檗堿及其復方制劑中鹽酸小檗堿含量測定方法研究的文獻較多,現就近年來研究的含量分析方法作一概述。

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

UV法由于具有靈敏度和精密度較高,操作簡便、快速等特點,廣泛用于各種藥物制劑的分析中。賀子華[1]分別采用容量法、UV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對鹽酸小檗堿片進行含量測定,經三種方法對樣品進行分析比較,認為容量法測定含量結果均符合規定;HPLC法分析鹽酸小檗堿片中含有其他生物堿的量較多,鹽酸小檗堿的量較少;但采用UV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片的含量方法較為簡便,專屬性強。

2二階導數光譜法(SDS)

SDS是解決干擾物質與被測物光譜重疊,消除膠體等散射影響和背景吸收,提高光譜分辨率的一種數據處理技術,常用于藥物分析中。崔穎等[2]探討SDS測定芪黃顆粒中小檗堿的含量,采用SDS,利用小檗堿在351.0nm和363.6nm(谷-峰)處振幅D值與濃度C值的關系(C=131.27D+0.0905,r=0.9999)計算其含量。結果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在351.0nm和363.6nm處均出現谷-峰振幅,而陰性對照液在此處振幅約為零,不影響小檗堿的測定,掃描速度240nm/min,狹縫寬度2nm,△λ=3nm,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3%,RSD為0.73%,導數測定過程中改變△λ,振幅D值則發生改變,該法采用對照品對照法,對照品及樣品的振幅D值同時改變,但其比值不變,故對實驗結果無影響。徐英瑜等[3]建立SDS測定葛根芩連微丸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采用SDS,以無水乙醇為溶劑,測定波長分別為365nm和274nm,掃描速度40nm/min。結果在365nm處,鹽酸小檗堿有一最大振幅,其他樣品及基質在此處的二階導數光譜與零線幾乎重合,不影響鹽酸小檗堿含量的測定,鹽酸小檗堿在4~12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為100.5%,RSD為1.65%。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AAS通常借比較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試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遲文俊等[4]采用間接AAS測定片劑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運用離子對分析技術、萃取技術和光譜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收集有機相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用Co空心陰極燈在240.7nm處測得的各有機相的吸收度,選擇最佳測定條件。樣品經萃取,測定吸收度,用回歸方程A=0.0359C+0.0060,求出Co的含量,按小檗堿離子∶硫氫酸鈷離子為2∶1的關系,換算得出小檗堿的含量。本方重復性好,準確度高,平均回收率為99.8%,RSD為1.21%。研究結果表明,在該法中利用Co標準曲線,能夠有效控制片劑中小檗堿的含量,靈敏度高,操作簡單,使AAS的應用領域由原來的單純測定無機金屬元素,拓寬為可間接測定生物堿類有機藥物的含量。

4薄層掃描法(TLC)

TLC是使用薄層掃描儀對薄層色譜的斑點進行掃描的一種分光光度法,具有檢測光譜范圍寬,掃描速度快,數據處理和操作簡便,結果重現性好等特點。楊輝[5]采用TLC法建立復方黃連顆粒中鹽酸小檗堿含量測定方法,采用高效硅膠G薄層板,以正丁醇-冰乙酸-水(5∶1∶1)為展開劑,檢測波長為345nm。結果鹽酸小檗堿在0.0912~0.2736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0.9986,平均回收率為100.80%,RSD=3.53%(n=5),可作為復方黃連顆粒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控制方法。莫可豐等[6]建立TLC法測定膚陰潔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的方法,采用雙波長反射法線性薄層掃描法對處方中主要成分鹽酸小檗堿進行含量測定,采用硅膠GCMC-Na薄層板,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檢測波長為λS=430nm,λR=600nm,結果平均回收率為100.8%,RSD為2.3%。康四和等[7]研究建立熒光薄層掃描法測定衛胃顆粒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樣品經提取、薄層展開后,采用熒光掃描法對衛胃顆粒中鹽酸小檗堿進行含量測定,以苯-乙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水(6∶3∶1.5∶1.5∶0.3)為展開劑,激發波長λ=366nm。結果鹽酸小檗堿在0.03104~0.15520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回收率為100.8%,RSD=1.9%。

5毛細管電泳法(HPCE)

HPCE法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新型、高效、快速的分離分析技術,是經典電泳技術和現代微柱分離相結合的產物。目前,HPCE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藥物分析中,具有分辨率和靈敏度高、快速、分析耗費低、樣品預處理簡單等特點。凌寧生等[8]利用毛細管區帶電泳對金芪降糖片進行分離分析,采用HPCE法快速地對金芪降糖片中3種生物堿進行分析并測定其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采用未涂層石英毛細管(50cm×100μm),以40mmol/L磷酸氫二鈉-甲醇(65∶35)為緩沖液,254nm為測定波長,進樣壓力0.5Psi,5s,分離電壓14kV,柱溫25℃。結果在12min內測定鹽酸小檗堿,鹽酸小檗堿平均含量為1.52%(g/g),在0.01~0.20m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為100.9%,RSD=1.92%。張琦等[9]研究采用HPCE法的毛細管區帶電泳分離模式分離測定清經膠囊中小檗堿含量,采用熔融石英毛細管柱(50cm×75μm),運行緩沖液為0.2mol/L乙酸鈉溶液-甲醇(8∶2),265nm為測定波長,進樣壓力20kPa·s,運行電壓15kV,毛細管柱溫25℃。結果鹽酸小檗堿進樣濃度在9.95~159.20mg/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4%,RSD=1.9%(n=5)。

6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HPLC法具有分離效率高,分析速度快,重現性好,專屬性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藥物分析中,特別適合復方制劑中的多種成分的分離。HPLC法測定鹽酸小檗堿含量研究的文獻較多,許波等[10]建立了HPLC法測定增效黃連素膠囊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采用ODS柱,以0.1%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甲醇-0.2mol/L酒石酸(80∶20)為流動相,流速為1.2ml/min,醋酸氫化可的松為內標物,用紫外檢測器于240nm波長處檢測,結果鹽酸小檗堿的線性范圍為0.01~0.09mg/ml,平均回收率為99.2%,RSD為0.93%,且重現性和準確性良好,分析速度快,完成一次分析只需15min,大大節省了分析時間。張秀橋等[11]建立三黃瀉心湯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的HPLC測定方法,盧日剛等[12]研究建立HPLC法測定婦康洗液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的方法,對復方制劑中含有的小檗堿進行含量測定研究,結果較為滿意。黃連中結構相似的小檗堿型生物堿主要有小檗堿、黃連堿、巴馬亭和藥根堿等,近年來亦多采用HPLC法測定其含量。劉傳玲等[13]建立HPLC法測定黃柏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的方法,王振軍等[14]研究建立HPLC法測定克痔栓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的方法,利用HPLC法較高的分離特點,分離出制劑中的鹽酸小檗堿,較好地控制了制劑的質量。鹽酸小檗堿作為抗菌藥,常制成復方制劑和各種劑型廣泛應用于臨床,對其含量測定方法以HPLC法應用研究較為普遍,因HPLC法具有較高的分離效率和較快的分析速度,最適宜復方制劑,特別適用于成分復雜的多組分制劑,而UV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近年來已較少使用。隨著鹽酸小檗堿新的復方制劑和新劑型的問世,將會產生更多、更新、更完善的含量測定方法,使鹽酸小檗堿制劑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