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水散藥效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1 05:11:00

導語:消水散藥效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水散藥效學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消水散治療結核性胸水的機制。方法運用灌胃給藥途徑觀察其對小鼠在促進結核性胸水的消退、抗慢性增生性炎癥中的作用及其對小鼠胸腺、脾臟的重量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響。結果該制劑具有良好的加速結核性胸水的消退及一定的抗慢性炎癥作用,并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結論消水散對結核性胸水的治療作用主要在于能加速消水、抗炎及增強免疫功能。

【關鍵詞】消水散;藥效學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treatmentmechanismofXiaoshuipowderontuberculouspleurisy.MethodsToobservetheeffectsofXiaoshuipowderonpromotingextinctionoftuberculouspleuralfluidofMusmusculusalbuswiththeadministrationrouteoflavage,counteractingChronichyperplasticinflammation,andintheirweightofthymusglandandspleenofmouse,aswellasthelevelofserumalhemolysin.ResultsXiaoshuipowdercouldpromoteextinctionoftuberculouspleuralfluidandcounteractChronichyperplasticinflammationandreinforceimmunefunction.ConclusionXiaoshuipowdercanspeeduptheextinctionoffluidandresistinflammatoryandreinforceimmunefunction.

Keywords:Xiaoshuipowder;Pharmacodynamics

消水散是在老中醫經驗方(生黃芪、丹參、枸杞子、百部等)的基礎上加減并經現代工藝研制而成的散劑,具有利水消腫、養陰健脾的功效,用于結核性胸水的治療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為進一步闡明該藥的治療機理,筆者按衛生部中藥新藥研究指南[1]的基本要求對其進行了藥效學研究。現報道如下。

1器材

1.1藥物消水散(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劑科提供,每毫升相當于含有生藥1.5g)、呋噻米注射液(泗水希爾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307021),玉屏風顆粒(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50902),瓊脂(青島海洋化工廠,批號031104),XS-225A電子天平(瑞士Precisa公司生產),結核分枝桿菌菌株:用我院傳代的標準人型結核菌株H37Rv在改良羅氏培養基上培養3周,刮取菌落,用電子秤稱重量。研磨勻漿后用生理鹽水稀釋制成每毫升含菌量0.03mg的懸液備用。

1.2儀器UA-2100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生產),DZKW-C型恒溫水浴(黃曄市卸甲電器廠),DL-5-B型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3動物昆明系小鼠(由山東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魯動質字D20040923)。實驗動物購入后在實驗室條件下適應性飼養一周后在大鼠右側腹股溝內側備皮、消毒,卡介苗(BCG)懸液0.1ml(0.06mg)皮內注射。BCG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批號S20013038。

2方法

2.1動物模型的制備

健康小鼠100只,體重20~23g,雄雌各半,按體重性別隨機均分為5組,其中3組灌胃不同劑量的消水散,0.2ml/10g,1次/d,連續7d。對照組、呋噻米組同時灌胃等容量生理鹽水。實驗第8天實驗前1h,給呋噻米組動物灌服呋噻米。小鼠于接種BCG后5周作胸腔穿刺術。先胸部備皮,用地西泮注射液0.3ml/只肌肉注射,5min后以5號針頭從右側肋弓角頂點緊貼劍突側緣作胸腔穿刺,約進針0.5cm后注入結核分枝桿菌懸液1ml,第2天以順利抽出胸腔積液為模型建立成功。實驗時將各組動物用苦味酸標記、稱重。胸腔內注入后第2,5,10,15,20天處死小鼠。每只大鼠肌肉注射地西泮溶液0.4ml后,剪開腹部皮膚,腹主動脈放血至死。然后用剪刀從劍突處沿胸骨剪開皮膚和胸骨,暴露雙側胸腔。觀察胸腔積液在胸內的分布收集、記錄胸腔積液量。注射后每隔2h用電子天平稱量動物體重1次并記錄,連續4次。

2.2消水散抗慢性增生性炎癥實驗[2,3]取健康小鼠100只,體重20~23g,雄雌各半,按體重性別隨機均分為5組;分別灌喂生理鹽水、不同劑量的消水散以及玉屏風顆粒,0.2m1/10g,1次/d,連續13d。實驗第1天動物均右側腋窩皮下注射2%瓊脂0.5ml/只。實驗第14天,將動物脫頸椎處死,仔細剖取皮下瓊脂塊,用精密電子分析天平稱量其濕重。

2.3消水散對幼鼠胸腺、脾臟重量的影響[2,3]健康小鼠100只,體重13~15g,雄雌各半,按體重性別隨機均分為5組;分別灌胃生理鹽水、不同劑量的消水散以及玉屏風顆粒,0.2ml/10g,1次/d,連續7d。實驗第8天,將動物脫頸椎處死,仔細剖取動物胸腺、脾臟,置入Bounis中固定24h,仔細剔除附著的結締組織,分析天平稱重,計算胸腺、脾臟重量系數(mg/10g組織)。

2.4消水散對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響[2,3]健康小鼠100只,體重13~15g,雄雌各半,按體重性別隨機均分為5組;分別灌胃生理鹽水、不同劑量的消水散以及玉屏風顆粒,0.2ml/10g,1次/d,連續7

實驗第1天動物均腹腔注射5%雞紅細胞液0.2ml/只刺激動物免疫。實驗第8天,摘取動物眼球取血(不加抗凝劑),離心3000r/min,10min;所得血清用生理鹽水稀釋100倍;取稀釋血清lml,加入5%雞紅細胞液0.5ml,10%補體0.5ml,混勻;在37℃水浴溫育30min,0℃冰水終止反應。將上述液體離心,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計540nm處測定吸光度(OD值),以OD值大小反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高低。

2.5實驗數據處理采用SASS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3結果

3.1消水散促進結核性胸水消退情況結果見表1。胸腔鏡和胸膜活檢的病理發現50%~80%的結核性胸膜炎患者其胸膜有典型的結核結節,提示結核分枝桿菌直接侵襲胸膜引起胸膜炎癥并產生胸腔積液[4],這成為胸腔內注入結核分枝桿菌以建立結核性胸膜炎的動物模型的依據。本研究采用減毒活結核分枝桿菌直接注入大鼠的胸腔內,試圖建立結核性胸膜炎并發胸腔積液的實驗性動物模型,再給小鼠分別灌胃消水散、鹽水及呋噻米后,以觀察其對胸水消退的程度。實驗結果顯示,消水散3種劑量均可加速結核性胸水的消退(P<0.05);其中以小劑量的消水散效應稍微優于其它兩種劑量。表1消水散促進結核性胸水消退實驗結果(略)

3.2消水散抗慢性增生性炎癥情況結果見表2。3種劑量的消水散均具有一定的抗慢性炎癥作用;小劑量的消水散抗炎效應與對照組比較可見顯著性差異(P<0.05)。該實驗與上述實驗均未呈現消水散的量-效關系,出現該現象的原因不清,可能與中藥方藥具有最適治療劑量有關。表2消水散抗慢性增生性炎癥實驗結果(略)

3.3消水散對幼鼠胸腺、脾臟重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在有關免疫功能實驗中,可以觀察到連續給動物灌服消水散,可以增加幼小動物胸腺、脾臟的重量系數;在增加胸腺重量系數方面,大、中劑量的消水散與對照組比較可見顯著性差異(P<0.05);在增加脾臟重量系數方面,3種劑量的消水散有一定作用趨勢;這表明消水散可以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表3消水散對幼鼠胸腺、脾臟重量的影響(略)

3.4消水散對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響結果見表4。血清溶血素水平測定結果顯示,消水散可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中劑量消水散作用更加顯著,意味其具有體液免疫增強功能。表4消水散對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影響實驗結果(略)

4討論

近年來,結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回升趨勢,結核性胸膜炎的發病率也有所增加。結核性胸膜炎是臨床常見病,是結核分支桿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高敏狀態的機體胸膜所引起的胸膜炎癥,可同時伴有或無明顯的肺部結核病灶[5]。遲發性超敏反應在結核性胸膜炎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若機體免疫力低,變態反應不很強時,可發生干性胸膜炎;若機體免疫力高,變態反應很強時,則可發生滲出性胸膜炎,產生胸腔積液,即結核性胸水,量多少不等,為漿液性、漿液纖維素性或纖維素性,少數為血性。大多數結核性胸水在積極的抗結核治療及胸腔穿刺抽液下,療程內可完全吸收治愈,但仍有許多病人會出現胸水吸收慢、吸收不徹底,乃至病情遷延不愈,最后導致胸膜肥厚、胸廓塌陷,給病人帶來痛苦。

結核性胸膜炎在中醫則屬“飲證”范疇,名曰“懸飲”,多由中焦陽虛,不能溫陽化水,以致水飲內停,水氣凌心射肺而致[6]。消水散系由生黃芪、丹參、云苓、澤瀉、車前子、豬苓等中藥組成的方藥,具有利水滲濕、補益氣血之功效,臨床用于治療結核性胸水具有顯著療效。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根據該方藥的功效主治,從動物實驗角度觀察該方藥的有關藥效學效應。

實驗結果表明,消水散具有良好的加速結核性胸水消退、一定的抗慢性炎癥作用;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管理局.中藥新藥研究指南[M].1994:60.

[2]李儀奎.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9.

[3]王樹榮.中藥藥理實驗[M].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2:57.

[4]李嫣紅,謝燦茂.結核性胸膜炎的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2002,29:373,376.

[5]王德理.實用結核病防治學[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2:111.

[6]楊軍玉.苓桂術甘湯治頑固性積液2則[J].國醫論壇,1997,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