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醫學教育生理學論文
時間:2022-04-18 08:11:01
導語:成人醫學教育生理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注重學歷而不講究真才實學。雖然學生在中專或者大專階段都接受過相關醫學知識教育,但部分學生對醫學基礎教育階段學習不夠重視,或學習抓不住重點,死記硬背,忽略理解性記憶等,造成基礎理論薄弱。成人繼續醫學教育為醫護人員提供了繼續深造的機會,但是相當一部分同學以取得學歷或晉升職稱為目的,而不注重真才實學,特別是對基礎學科不重視。
1.2采用半脫產學習模式,學生不能保證充分的學習時間。醫學高等院校成人繼續教育多采取半脫產形式,即學生每學期在2星期內集中學習2~3門課程。學習時間短,內容多。由于這些學生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經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響學習,短期的集中學習時間難以全部保證,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
1.3課程教學、評估體系陳舊,教師和學生積極性不高。由于課程教學安排時間緊湊,基本采用傳統被動教學模式,缺乏師生互動,老師上課很難了解學生的不足,教學內容可能并非是學生渴望獲得的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然成人醫學生已有一定醫學基礎,這樣被動式教學效果很差。同時缺乏相應的教學監管制度,經常有學生遲到、早退,甚至缺課等現象發生,導致教師教學熱情和積極性隨之降低,進一步影響成人教育教學效果。
2.強化成人生理學教學效果的措施
為了提高成人高等醫學教育成效,真正達到增長學生基礎醫學知識,培養臨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我們在成人繼續教育生理學教學中實施了以下措施。
2.1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整合課程內容。成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大多數同學期望基礎課程學習對自己從事的臨床工作有所幫助,但學習過程中卻感覺基礎課程與臨床實踐相脫離,很難將基礎知識指導臨床工作,臨床中遇到的問題不能與基礎課程知識緊密聯系。這樣導致學生感到學無所用,以致學生出勤情況不理想、聽課注意力不集中。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將基礎與臨床知識相結合,使學生感到學以致用。因此,在生理學教學實踐中,應以生理學教材為根本,同時將臨床病例整合到生理學教學內容中,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臨床思維和鍛煉科研創新能力。如講解生理學內容前,先簡短描述一個與本章內容相關的臨床病例,提出問題,再講解本章學習重點與該病例的關系,使學生在學習生理學理論知識時密切聯系相關臨床案例,講解相關內容時由學生解釋病例中出現癥狀的可能原因,以生理學基礎知識解釋臨床癥狀,進而推(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許奇丁睿解敏王烈成案例教學法在成人醫學教育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摘要:生理學是溝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是醫學教育中一門重點課程。成人繼續醫學教育是我國高等醫學教斷可能產生的疾病原因。以生理學基礎知識解釋臨床病例的可能發生原因,探討其可能發病機制,為診療提供理論基礎。
2.2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質量。繼續教育學院學生多數已參加工作,曾系統學習過醫學課程,有一定的臨床工作經驗,對部分疾病的表現、處理都有一定的認識,但相關基礎學科理論薄弱。教學前,可先收集這批學生有哪些理論內容缺乏和在臨床工作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實施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讓他們自己分析討論,避免“填鴨式”被動教學。教學實施時講解內容要精簡,注重知識點的連接,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抓住重點。講解主要以臨床病例為背景,把復雜的基礎理論知識用層次清晰、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生理學基礎知識的理解。不過,在講授過程中應注重生理學知識對疾病發病機理的解釋,不必太注重疾病治療,避免把生理課講解成內科學。
2.3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實現多渠道學習。多媒體教學是現在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利用投影儀、計算機等將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有機結合。成人高等教育學生集中學習時間短,學習任務重。因此,除了新型多媒體教學外,還需要拓寬他們的學習渠道,提高教學效率。網絡通訊等快速發展,即時通訊工具已是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幾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QQ、飛信、易信或微信賬號等。借助免費的即時通訊工具,教師可以學習要點、相關臨床病例等供同學提前預習、相互討論,強化課堂教學效果。課后學生可以與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入地討論,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鞏固相關知識要點。
2.4建全繼續教育評估、考核體系,提高管理水平。傳統成人教育生理學教學評估以閉卷考試形式進行考核,注重學生對純理論的掌握。但是,由于學生課時集中、課程任務重、部分學生出勤率低等原因,考試前教師只能對考試內容劃定范圍以提高考試通過率,造成學生考前突擊復習,應付考試的負面情況,并沒有達到學習的真正目的。針對成人醫學教育特點,可以將考核方式改為開卷考試,以理論與病例分析相結合,給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現象或臨床典型病例,讓學生用生理學理論知識展開分析,這樣考試內容更注重實用性,能全面反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教學效率,為臨床工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通過健全考核體系,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管理水平,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新教學方案強化成人生理學教學效果
對成人高等醫學教育2013級臨床醫學半脫產班級實施了新的教學方案,甲、丙兩大班為實驗班,乙、丁兩大班為對照班。按照整合教學內容,課堂采用多媒體課件結合QQ群學習要點、經典病例,教學形式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按照新的考核體系進行教學評估。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考試成績做統計學分析,總體得分實驗班級顯著高于對照班,不及格率顯著降低。進一步比較發現理論知識部分考核得分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班的病例分析題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班。整合教學內容后,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顯著強化了成人生理學教學效果。課程結束后以問卷形式對實驗班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教學方法的認同度、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自學能力、基礎理論知識對臨床病例的解釋幫助度、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關系和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等9個方面。任課教師普遍認可新的教學方案,實驗班大部分學生表示對新教學方案滿意或非常滿意。認為通過生理學學習,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整合生理學基礎與臨床內容,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成教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了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科研思維,達到了醫學基礎知識能真正指導臨床實踐的目的,發揮了生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承上啟下作用。
作者:許奇丁睿解敏王烈成單位:安徽醫科大學
- 上一篇:PBL教學法與生理學論文
- 下一篇:自主設計性實驗生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