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規劃總費用研究

時間:2022-08-20 09:37:37

導語:衛生規劃總費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規劃總費用研究

衛生部國外貸款辦公室和統計信息中心的主持下,區域衛生規劃三城市進行了衛生總費用的預備性調查和初步分析,哈爾濱氏科大學參與了這次調查研究,提供了技術指導。這次調查研究的目的有兩個,即對區域衛生規劃的三城市的衛生總費用,衛生領域籌資與支出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區域衛生規劃的制訂和日常監督與評價提供經濟信息,在預備性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調查方法,形成業務指導原則,爭取在這三個城市使衛生總費用的調查研究逐步制度化、經常化。

一、調查研究工作的對象與范圍

本次調查研究工作的對象是我國實行“區域衛生規劃”項目的三個城市:浙穿l幾省金華市、禮西省九江市、陜西省寶雞市。1988年,中國衛生部門第三個項目“區域衛生規劃”項目準備和預評估期間,我們收集整理了_卜述三個城市衛生總費用的部分數據。1990年,我們對三個城市1955年和1989年的衛生總費用又一次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就上述三個城市1986~1989年4年間衛生總費用的估計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二、調交結果及分析

調查結果歸納總結為附表1~6。簡要分析如下:

(一)項目地區社會經濟基本形勢在2956~195。年間,金華、寶雞、九江三個城市的經濟狀況不佳。按當年價格什算,三城市GNP的平均發展速度分別為120.21%、117.70%、111.13%。如果消除物價變化因素的影響,按可比價格計算,上述三城市GNp的平均發展速度分別為102.21%、101。26%和95.55%。九江市顯示負增長。另外二個城市的發展速度與人口發展速度持平。經濟狀況對財政狀況的影響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財政支出除金華市略有上升之外,其余二個城市均呈現負增長,分別為102.17%、97.62%、97.73%。三個城市的經濟與財政形勢對衛生籌資與支出會有重大影響(見附表6)。

(二)衛生總費用按可比價格計算,金華、寶雞、九江三城市衛生總費用的平均發展速度為112.13%、105.38%、94.94%,金華市發展速度過快、九江市衛生總費用呈現負增長(見附表1)。三個城市按現行價格計算的人均衛生費用,金華市發展最快,1989年為27.36元,三年間翻了一番,己高達53.10元,與國民經濟狀況比較,呈現超前趨勢。其次為寶雞市,從27.36元_七升為53.48元,增長速度略快于經濟增長,但九江市僅從1986年的25.27元上升為1989年的32.86元,扣除物價因素,呈現下降趨勢。目前,金華與寶雞人均衛生費用水平持平,九江市人均衛生費用比上述兩個城市低1/3。從附表1可見,金華與寶雞兩市衛生總費用占ONP的百分比呈現上升趨勢,已經接近GNP的4%,九江市則略有下降,但總的水平也已經接近GNP的4%。在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衛生總費用占GNP的比重接近4%,說明我國政府、企業與人民對衛生工作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人均50元按照現行兌換率,只及10美元,九江市只及6美元,而美國人均衛生費用已經超過1000美元。相比之下,我國使用這么少的衛生費用使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達到目前這樣的發展水平,應該說總體效益是不錯的。

(三)衛生事業財政撥款從附表2可見,按現行價格計算,衛生事業財政撥款呈現上升趨勢,但消除物價變動因素的影響之后,按可比價格計算,三個城市的財政撥款均呈下降趨勢。不僅絕對下降,而且相對下降。這就是說,衛生事業財政撥款占地方財政支出的百分比,分別從7.00%下降為4.8。%;從4.95%下降為4.26%,從6.30%下降為5.50%。伴隨著財政撥款數的絕對與相對下降,財政撥款在衛生總費用當中所占比重下降,以金華市為最突出,從16.2%下降為9.4%;寶雞其次,從14.27%下降為9.83%;九江稍好,只從20.20%下降為15.20%。

(四)衛生總費用內部構成財政撥款的比重下降,增加了誰的負擔呢?從衛生總費用內部構成的變化可見(見附表8)。金華市財政撥款比重下降主要是靠企業福利來彌補,企業福利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重,從1986年的22。9%上升為1989年的32.3%。寶雞市財政撥款比重的下降,主要是靠增加個人支付來彌補,財政撥款與企業福利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趨勢,而唯有個人支付部分所占比重從38.0%上升為47。7%。九江市財政撥款比重變化不顯著,但醫療福利部分明顯收縮,個人支付部分明顯擴大。

(五)居民醫療消費水平附表4反映居民醫療消費水平的變化。4年間,三城市公費醫療人均水平按可比價格計算除金華市外,呈現下降趨勢,離退休人員人均醫療費數據不全,也呈現下降趨勢。公費醫療數據是公費醫療辦公室實際支付的費用,不包括l樸享受單位自已負擔的部分。.附表5進一步說明居民及醫療消費與相對負擔水平,探討居民的承受能力。從附表5可見,寶雞市居民醫療消費的負擔偏重,特別是鄉村居民的負擔偏重,相對來說,九江市居民的醫療消費承受能力尚有開發余地。特別是城市居民,其負擔水平逐年有所下降。從人均消費水平與人均國民收入之比可見,寶雞市國民收入幾乎有1/2以上不進入居民消費,而另外兩個城市,國民收入2陽以上進入個人消費。這表明寶雞市積累率偏高,對居民消費勢必產生影響。這可能與寶雞市產業結構有關。

三、討論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提出下面評價性意見,供大家討論研究。最近國內外對我國衛生部門10年改革政策導向議論甚多,對我國10年衛生改革作消極和悲觀的解釋。對此我們有不同看法。我們認為10年改革有值得反思之處,但總的說來,衛生改革的成績是應該肯定的。我們認為,衛生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是一個全世界規模的歷史趨勢,它反映經濟與社會發展對衛生發展的支持程度的提高,反映社會健康意識的提高,反映人民群眾消費水平的提高。正因為如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年奮斗目標中就列出要使衛生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上升到5%以上。我國目前衛生總費用占GNP的比重只有3%~4%,距離2000年只有不到10年了,據測算,按目前我國衛生費用的增長趨勢,如果不經過努力,到200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很可能達不到。NP的5%,最多只能略高于4%。因此,不宜侈談醫療消費超前。目前的間題是多數人醫療消費滯后,少數人消費超前。不能用少數人的超前行為,得出普遍結論。我們認為,我國政府的基本衛生政策與衛生發展戰略是既定的,并沒有發生變化。最近,我國政府領導人重申,衛生事業屬于社會保障系統,是公益性的社會福利事業,國家對衛生事亞的投資和經費撥款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不存在壓縮衛生經費預算支出的政策導向。衛生事業預算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有所下降確實應該引起重視,但這個問題不屬于根本戰略間題,而是一些具體的經濟與財政措施問題。據我們的看法,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從1986年以后,我國財政收支的計算!J徑有重大變化,過去,我們將對虧損企業的價格補貼,沖減財政收入,因此,價格補貼的增加表現為預算收入的減少。現在,我們將價格補貼作為預算支出處理,因此,價格補貼的增加表現為預算支出的增加,從而顯示衛生事業預算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下降。由于各地區價格補貼的數量與增長速度不一樣,這就使前后各年的預算支出數據在口徑上缺乏可比性,因而使衛生事業經費占財政支出比重的下降含有一定的虛假性。

第二,近年來,我國財政體制的改革逐步落實到基層“劃分收支,分級包干”之后,各級衛生機構要逐步適應向當地政府財政部門申請經費預算,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部門也要適應新的形勢,熟悉衛生部門實際,合理地審批衛生事業經費預算。應該說,財政體制的改革從原則上講是完全正確的,問題在于如何使財政與衛生雙方適應新的體制。衛生部門要學會開發該地政府領導層、特別是財政、計劃部門的領導層。由于這些同志與上級衛生部門的計劃財務人員不同,他們對衛生工作的性質、任務、特點和困難,都需要逐步地增長知識、增進了解。

在改革之初發生一些不協調之處,應該說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理解。與此同時,也應該指出,由干所處地位不同,所代衷的利益不同,也會帶來一些困難。衛生發展是關系到國家民族利益的大事,屬于人民根本的長遠的利益。因此,不排除一些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從眼前利益出發,采取不恰當的短期行為,擠壓衛生事業經費的間題。因此,從衛生事業經費方面適當增加上級政府的調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近年來,衛生事業單位改善了經營管理,有些單位的經費結余逐年有所增加。這些結余,有相當一部分并不是真實的。為了發放獎金,有些單位人為地擴大結余,從而使財政部門對衛生部門的經濟形勢產生錯覺,減少對衛生機構的正常經費補助。目前,衛生部門對此已經引起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各種必要的措施控制經費結余的不合理增長。總之,相信由于我們的工作,衛生事業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下降的趨勢是可以改變的。衛生事業預算經費占衛生總支出的比重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它說明衛生事業經費預算的增長落后于衛生總支出的增長。大家知道,衛生服務有兩大補償系統,一為預算補償,一為收費補償。預算補償的收縮,勢必要由收費補償的擴張來彌補。但是,如前所述,由于近幾年來衛生機構結余增多,由此形成的各種基金也是一條暫時的補償來源。因此,盡管預算補償收縮,但收費補償并不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多。因此,依靠歷年積累的微薄的結余基金是很難長久維持這個局面的。如果預算撥款低水平的局面不及時改變,勢必促使衛生機構走擴大收費補償之路。有人擔心,擴大收費補償會使預防與醫療比例失調,會增加病人經濟負擔,使醫療消費超前。近4年的衛生經濟運行是否能從宏觀上證實這個問題呢?

第一,要糾正一種誤解,認為只有政府預算撥款是用于預防保健的,而各單位的醫療福利都是用于醫療消費的。事實上,這些年米,我國采取多種形式辦醫的政策,鼓勵企業動員自身福利基金興辦各種形式的衛生機構。因此,在企業勞保福利基金項一『,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支出,是用于企業衛生職工的工資,用于企業防保工作。其它部門衛生支出中,用于人員經費部分,分別占總支出的11.6%、15。1%和24.4%。

第二,國家不僅對防保機構提供經費,對醫院與衛生院也提供經費。因此,政府預算撥款的減少,首當其沖的是醫院經費的減少,相反,防保經費受的影響要小得多。

第三,我國勞務產品價格低,物質產品價格高,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有所改善,但并沒有根本改變。我國衛生事業財政撥款主要是用于彌補人員經費的,由于醫用物質產品與醫用勞務產品的比價,口益朝著有利于醫用物質產品的方向變化,反映在費用結結構_匕自然是人員經費支出的比重下降。因而,主要是彌補人員經費而撥付的財政預算衛生支出占衛生費用的比重也會相應下降。總而言之,財政衛生支出占衛生總支出的百分比下降,與其說是反映防保與醫療的比例變化,不如說是反映衛生部門人員經費占衛生總支出的比重在急劇下降,反映藥品價格的上漲快于職工工資的增長,反映醫療設備更新換代的費用增長快于職工工資的增一長。

四、總結

本文收集整理區域衛生規劃3城市4年間衛生總費用的數據,并對其作出初步分析,對目前各方熱烈討論的政策問題發表一r初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