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11-26 10:25:06

導語:LBL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LBL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教育的應用

摘要:OBE理念認為,教學設計應明確當前社會對本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具有的知識、技能的要求,關注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在OBE理念指導下,將傳統講授教學法(lbl)和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法(PBL)相結合,應用于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可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OBE理念;PBL+LBL;教學模式基礎醫學

當前,我國社會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能利用這些知識與技能“解決生活與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1]。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發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2008版、2016版)明確指出,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教育目標是使醫學生具備初步臨床能力、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質。那么,地方醫學院校如何實現上述目標呢?縱觀我國近年來的醫學教育改革,首先需要實現高等醫學教育由傳統知識講授到能力培養的轉變,并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創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質量[2]。因此,基于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將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和PBL教學法引入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總結在OBE理念指導下將PBL+LBL教學模式應用于我校臨床醫學(杰出醫生)實驗班“人體結構與功能”整合課程中的教學體會,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從人體形態學到功能再到病理,理論性、實踐性都極強,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OBE理念和PBL教學法

1.1OBE理念

OBE理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中,由美國學者斯派迪提出。該理念認為,教學設計應該圍繞專業需求,明確當前社會對該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具有的知識、技能的要求,關注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故被認為是一種樸素的育人理念。

1.2PBL教學法

起源于美國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的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綜合素質為主要特點,目前已在多學科領域得到成功應用,在醫學教育領域尤為適合。PBL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學習與實際問題相關聯。我校自2017年開始獨立開設臨床醫學(杰出醫生)實驗班,每班約30人,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將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為“人體結構與功能學”“細胞、分子與基因”“病原與宿主防御系統”三大模塊,模塊之間知識的連接性、系統性都比較好,為實施PBL+LBL教學模式打下了基礎。

2OBE理念指導下的PBL+LBL教學模式

2.1基于OBE理念的培養方案設計

培養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而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基于OBE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將要達成的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進行培養方案的設計。培養方案通常包括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時和學分安排等。OBE理念強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預期表現,教師要清楚如何協助學生學習。因此,地方醫學院校基于OBE理念設計培養方案,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如是否為“雙一流”大學等,再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對畢業生培養目標進行定位;要了解用人單位、行業崗位對畢業生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等的需求;要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既考慮學校服務的區域性,又兼顧專業和學科發展;注重畢業生跟蹤、質量報告、全面發展需求及用人單位反饋,科學合理地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培養規格和基本要求,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在體現本專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同時,還應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充分發掘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做到“門門有思政,節節有思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特別要注重“兩個融合”,一是注重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應動員全體教師參與、全過程融入;二是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適應“互聯網+”時代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變革,切實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方式、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堅持以能力培養為主,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年)中臨床醫學專業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標準(2008版、2016版)為依據,圍繞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支撐度、培養方案與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度等,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構建多元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這一點與OBE理念聚焦培養具有高度適應性的人才一致。教師可根據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教學大綱,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以及企業、畢業生的反饋情況等確定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要明確知識點的設計、技能要求、情感目標及人文關懷能力等。

2.2基于OBE理念設計PBL教學預案

新時代需要高校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團結協作精神、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人才,而OBE理念正好強調“學生學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了什么”,尤其重視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堅定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兩者的目標剛好一致。課程設計能更直接、更具體地體現OBE理念,把教師對知識的系統性講授與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觀能動性相結合,達到教學目標。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學習多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難以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但是傳統教學涵蓋的知識點較為全面。為此,我們實行PBL+LBL教學模式,在學習相關章節后進行問題討論。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內在聯系和教育教學規律,在OBE理念的基礎上明確課程內容,加大課程重組和整合的力度,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縱橫聯系、對比,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團結協作和主動創新能力。PBL教學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3],因為學生的參與度對提高案例學習效果和推動討論進程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教學前要設計詳細的PBL教學預案(教師版、學生版),該預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所以任課教師要進行學情分析。當然,具體實施之前還要對學生進行OBE理念、PBL教學培訓,講解PBL教學的基本流程,具體環節與常規的PBL教學基本一致,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與引導,既注重教又注重學,教與學密切配合,提高教學質量。

2.3意義

OBE理念指導下的PBL+LBL教學模式,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為將來的臨床協作打下了基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我們要求每組在最后一節課根據所學案例進行相關PPT匯報,包括本組學習過程中分工協作情況、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結語

本研究以行業能力需求為導向,通過對目前各地方醫學院校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情況和PBL教學的研究,構建具有應用型特色的課程體系,將LBL教學法與PBL教學法相結合,既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知識,又實現了基礎醫學各學科間以及基礎與臨床各學科間知識的交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能力;促進地方醫學院校教育模式的轉變,以“注重基礎,突出素質,整體優化,兼顧專業”為基本原則,加強了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知識的有機整合,深化了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團結協作精神以及綜合分析問題能力,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提升,對培養滿足新時代要求的本科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基于OBE理念的PBL+LBL教學模式,可根據行業需求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發揮OBE理念的優勢,使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而PBL+LBL教學模式在豐富學生實踐經驗、提升專業素養方面優勢明顯,可在教學后對照教學目標和教學成果分析差距,并及時通過團隊合作、討論進行調整,確保能夠完全實現教學目標,符合當前地方醫學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萌,鄭煊.OBE模式結合PBL教學法實現地方高校教育范式轉變的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9,34(3):31-3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A].2010.

[3]肖鳳,胡煜輝,王霞,等.臨床醫學專業PBL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8(2):105-107.

作者:明海霞 武燕 陳彥文 李雪燕 謝曉蓉 李楊 楊玲玲 單位:甘肅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