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醫療付費方式研究

時間:2022-10-23 10:40:45

導語:“互聯網+”下醫療付費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下醫療付費方式研究

〔摘要〕醫療付費方式正在經歷不斷地變革,從現金支付、銀行卡刷卡到支付寶/微信等APP的支付、掃碼支付,付費手段從線下向線上發展,到現在的線上+線下掃碼方式結合,此種變革改善了醫院的就醫體驗。現就“互聯網+”新模式下的醫療付費方式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展開研究,詳細介紹如何利用新技術簡化門診就醫流程,優化住院流程。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付費方式;新模式

在醫院傳統就醫過程中,掛號、繳費等環節占據了患者大部分時間,而真正問診就醫的時間較短[1],門診就診流程中的“三長一短”一直是各個醫院著力解決的問題[2]。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醫療需求的日益增長,在我國政府對移動支付的大力支持下,“互聯網+”支付在醫院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方式越來越多。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將為患者以后就醫體驗帶來巨大的變化。本研究主要探討“互聯網+”新模式下的各種醫療付費方式。

1主流的醫療付費方式及優缺點

“互聯網+”模式在醫療行業的應用為醫院的流程帶來了積極的改變,使得患者的就醫體驗越來越好,國家對移動支付的大力支持已經使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移動支付市場。醫療的互聯網支付場景也越來越豐富,未來支付方式還將發生巨大變革。當前醫療付費方式主要如下。1.1窗口繳納現金。這是最傳統的付費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付費方式,老年人和一些未擁有銀行卡的患者只能使用現金方式。現金付費方式是最耗時,且容易發生交叉感染的一種付費方式。由于醫院是治療患者的場所,無現金付費是醫院未來發展的方向。1.2銀行卡付費。銀行卡付費是移動互聯網支付興起前的主要付費方式。銀行卡避免了患者攜帶大量現金,也避免了患者與收費員之間的現金接觸,也是當前大額付費的主要付款方式。但銀行卡付費需要患者攜帶銀行卡,就醫過程中容易丟失,而且存在刷卡過程中速度偏慢、需要簽字等缺點,不適合掛號、小額繳費等環節。醫保卡刷卡付費也屬于銀行卡付費方式的一種,只是增加了醫保驗證環節。1.3預付卡付費。醫院針對重復就醫的老年患者發放了小額充值功能的診療卡,方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的小額支付[3]。預付卡充值付費是大部分患者不能接受的方式,只能針對小眾群體實施。預付卡充值付費滿足了老年慢性病患者重復就醫的需求,不用攜帶現金同時可以快速完成掛號等小額支付環節的付費。但現在大部分醫院都不采用預付卡付費方式,因其存在小金庫、資金管理的風險,所以不推薦使用。1.4市民卡付費。有些城市將市民卡作為生活的一卡通,在公交、購物、醫療、住宿等場景下使用,人們也愿意將一卡通作為日常生活常用的付費方式。市民卡應用場合在政府的推動下能夠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醫院也能夠利用市民卡作為醫院的診療卡,并且為推行預約掛號、診間付費、自助機應用等提供統一的介質和付費手段,是有利于推動不同醫療機構間的一卡通工程。1.5移動平臺上付費。很多醫院都建立了微信公眾號或支付寶生活號,通過移動平臺關注官方服務號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現場繳費、候診隊列、報告查看等服務,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付費方式[4]。此付費方式是“互聯網+”醫療的主要應用場景,為人們提供便利服務,通過手機快捷、方便、及時地獲取到掛號、繳費、就診等信息。1.6第三方APP。近年很多第三方公司推出了APP,醫院通過與APP的對接為患者提供掛號、繳費、報告查看等移動服務。第三方APP一般反應快速,界面較人性化,但是也有醫院存在無法管理APP界面、被動與其對接、APP更多為地區多家醫院提供服務等缺點。醫院一般希望建立自己的APP為患者提供定制化服務,數據資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向第三方公司開放。1.7自助機付費。自助機是醫院減少人工窗口的有效手段,通過自助機能夠為患者提供掛號、門診繳費、報告打印、清單打印、按金繳納、住院費用繳納等服務。近年醫院開始部署小型自助機,提供掛號、費用繳納等服務。自助機付費是線下體驗良好的付費方式,為醫院窗口減輕了排隊壓力,但是它的應用需要工作人員主動引導,機器出現故障需要及時修復,操作步驟要簡單,以提高其使用率。

2“互聯網+”新模式下的醫療付費方式

2.1線下二維碼+線上掃碼結合的付費方式。現在移動支付最快捷的付款方式是由用戶進行掃碼支付,具有效率高、用戶自控、節奏可控等優點。通過線下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為患者生成業務的支付二維碼信息,然后患者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進行支付,此類付費方式是當前推薦的醫療付費方式。此付費方式有門診和住院兩種方式,主要介紹如下。2.1.1門診繳費。HIS通過后臺計算,然后調用支付平臺生成特定的二維碼,此二維碼包含患者自付金額與支付平臺的鏈接串,將二維碼打印在門診病歷或處方上,患者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完成繳費。針對醫保類患者,HIS調用醫保API完成醫保試算,患者掃碼繳費時通過調用API完成醫保結算[5]。2.1.2出院繳費。批準出院后,由后臺工作人員完成試算,再由護士工作站打印出院通知單,出院通知單右下角打印患者自付金額與支付平臺鏈接串的二維碼。患者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完成住院繳費,護士工作站收到該患者完成繳費的通知。此付款方式優點是減少了醫師、護士參與,也無須在診間和護士辦設置POS機、刷卡機等繳費終端,很好地解決了診間支付、病區護士辦支付的問題。2.2支付寶信用支付或預授權方式。信用支付是醫院能夠為患者提供最好服務的手段,該支付方式可以讓患者不參與任何操作就可以完成繳費,此種方式可以通過年輕人為父母辦理信用擔保和授權支付,為老年人的就醫提供了良好的就醫體驗。信用支付方式需要首次進行信用授權登記,在后續診療過程中的額度內無須用戶參與繳費操作。支付寶現在就推出了信息支付,較好地滿足了患者的醫療付費需求。但當前支付寶的信用額度偏小,主要適合門診的信用繳費,仍然無法滿足住院的信用繳費。如果互聯網支付公司或銀行能為患者提供足夠的授權額度,至少滿足普通疾病的住院患者費用額度,將為住院患者提供全新的體驗,使醫院為患者提供全新的信用出院服務,即出院拎包回家,后續通過信用支付扣除患者的自付費用,并在結算成功后將發票、費用清單、出院小結等資料通過快遞服務快遞給患者。

3結束語

醫療付費方式日新月異,隨著“互聯網+”支付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必然為患者提供全新的就醫體驗,使患者免受排隊之苦。

[參考文獻]

[1]羅自然,郭傲,嚴靜東.醫療支付方式的演變對患者診療流程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3):19-21.

[2]丁臘春,鄭湘,朱月蘭,等.互聯網支付平臺下醫保移動支付研究與實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7,38(8):19-22.

[3]孫夏宸.傳統醫院與“互聯網+”醫院信息化模式比較[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6,37(7):18-21.

[4]孫亞男,劉文華.支付寶在醫院門診支付中的應用與優勢[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1):142-143,147.

[5]石大義,丁超東.醫保移動支付與服務平臺的設計與應用[J].現代醫院,2017,17(9):1308-1311.

作者:蔡偉豐 單位: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