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研究進展和探索
時間:2022-10-31 09:06:04
導語: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研究進展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梳理藥品質量管理研究進展。對于藥品安全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做出深刻的認識和剖析,改進藥房工作模式,根據相應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藥房不斷提升藥品管理質量,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
[關鍵詞]醫療機構;藥品管理;工作模式;醫療服務水平
目前,我國的醫療衛生系統的改革逐漸深入,控制醫藥費用的過度增長是改革探索的重點,去年以來,國家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推廣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中藥飲片除外),這項政策實施以后,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真正對看病貴這一難題展開新的挑戰,但是,這也對醫療結構的藥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藥品管理屬于醫療機構藥劑科的負責內容,特別是各個藥房主要的工作內容,藥品管理的工作繁瑣、復雜,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性,同時要求工作的精確性和細致性,這給藥品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也容易在工作中出現失誤,引起醫藥安全事故和醫療糾紛。傳統的藥品管理理念主要是關于藥品的采購、存儲、調劑等內容,內容相對單一,技術含量相對也不高。而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民群眾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對于藥品的管理,不能僅僅局限于藥品實物本身的處置過程,也應該延伸到藥品的合理應用,以及藥事服務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這不僅牽扯到藥學的內容,還應該涉及到臨床各學科、心理學、社會經濟學等方面,進一步延伸了藥品管理的范疇,也進一步擴展了藥品管理的理念。
1.1品管圈模式研究
品管圈,是對于一線工作人員相互監督、促進、學習,并且不斷完善和提高的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近些年比較倡導的一種,各級醫療機構也通過各種形式的應用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醫院藥劑科藥品管理活動研究中對比了采用和不采用品管圈活動項目的差異,并作出分析,在研究中抽取了管理前組處方192張,管理后組處方72張,按照品管圈活動項目的程序依次比較調配差錯、藥品規格、藥品品項、病例數,以及出現差錯的時候相關人員處理時間和病患對處理方式的滿意度等。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分析,發現采用品管圈模式后,出錯率、出錯后處理時間、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之前傳統模式,并且取得了更多更有價值的無形成果。在品管圈改善藥房管理的實踐中,采用回顧性對比分析的方式,選取藥房工作人員20名,成立品管圈,選定主題,制定詳細計劃,分析藥品管理現狀,設定該次活動的目標,得出管理不善的原因,并且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對比改進,此后藥品管理的質量顯著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品管圈這種模式通過融合個人和團隊的力量,改進工作中的管理質量,不僅僅適用于藥房,在醫療機構內各個部位均可以嘗試。與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較,品管圈更能發揮由內而外的自發成長能力,形成內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提高管理質量。
1.2以藥品分組研究的管理理念
選取多個品種的藥品進行管理分析也是在藥品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研究模式。在藥品質量管理的研究中,分別選取了96種藥品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的是傳統的藥品質量管理方式,觀察組則是采用安全質量管理理念,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體系,增強藥房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提升專業技術工作能力,加大對于藥品的管理監督力度等內容,以藥品的過期、損壞、濫用等情況作為統計數據內容,考察患者對于藥房工作的滿意度,進行SPSS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新理念的提出和應用,對于加強藥品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有顯著意義。
1.3以患者分組研究的管理理念
在開展藥品安全質量管理理念的研究中,分別選取了2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于開展藥品質量安全管理之前和之后進行了對比研究,對于實施了新的安全質量管理理念之后的觀察組,制定了明確的又十分嚴格的研究計劃,并嚴格按照執行此計劃,主要包括藥品質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藥房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管理工作程序的規范化,重視臨床藥學服務等內容,最后對照兩組患者藥物濫用、損壞、過期使用情況等,并采用統計學處理,結果發現在推廣實施新的藥品管理理念之后,患者就診的滿意度明顯得到提高,說明在實際工作中新的藥品質量管理理念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患者診療效果,進一步體現了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藥品安全管理理念研究的實驗中,分別于開展藥品安全質量管理理念活動之前和之后,分別選取78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具體管理方法如下: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并且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對藥房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加強培訓,保證賬目和實物相符,加強信息管理技術的帶入,移動智能互聯等方式的采用等,采用自制調查表評價患者滿意度,設定非常滿意的得分為80以上,滿意即60~80分,得分不到60的就判定為不滿意,結果統計處理后發現,傳統藥品安全質量管理方法的滿意度達到85.9%,而采用新的藥品安全質量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滿意度達到了96.67%,兩組數據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2藥品安全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及剖析
在藥品安全質量管理的研究中和探索中,目前主要從整個藥房的軟實力方面進行改進和提高,例如對于藥房工作制度的完善,對于藥房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對于團隊合作精神的加強等,但是在很多醫療機構內部,尤其是在基層和偏遠地區的藥房,基礎設施的建設仍然比較滯后,例如壓縮藥房的發展空間,庫房與藥房距離太遠,不利于藥品的轉送,藥房和庫房通風除濕等機器設備落后,不能滿足藥品儲存對于環境的要求等,陳列柜不足,陳列柜陳舊等問題都比較突出。對于這些問題,主要問題可能在于國家逐步推開醫療機構藥品銷售零差價之后,藥房由原來的盈利部門變為純公益,非營利,甚至成為醫院的成本消耗部門,成為醫療機構的負擔,某些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可能不愿在藥房這個部門投入過多的基礎設施建設,以至于藥房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發展,不能滿足越來越高的要求。
隨著移動互聯在醫療領域的發展,智能藥房的發展也必將迎來新的機遇,目前的傳統藥房,其采購,儲存,銷售等完全依靠人工的操作,難免會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比較輕微的出現賬目和實物不相符合的情況,嚴重的可能出現用藥安全事故,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智能藥房的模式,可以將藥品的采購,儲存,銷售完全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只是作為輔助,更多地參與到病患的溝通交流中去,體現人性化的一方面。
最后,比較關注的就是藥品管理中有關臨床藥學服務的開展問題,一直以來的藥房都只是作為臨床輔助部門,簡單從事購進藥品,銷售藥品的工作,工作內容單一且缺乏技術含量,藥師的自我認可度普遍不高,醫療機構也無法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加入。面對這種根深蒂固的結構性不足,國家衛生部門也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逐漸在全國各級醫院推行臨床藥師制度,要求三級醫療機構配備臨床藥學專業部門,隸屬于藥學部,與藥房是同級部門,專業從事臨床藥學服務。這樣醫療機構的藥師就不再僅限于買賣藥品,更要提供藥學服務,藥事咨詢,與患者溝通,與臨床醫生溝通,為優化治療效果提供更好的選擇。
3小結
藥房是所有醫療機構一線的工作窗口,代表醫療機構的整體形象,是整個醫療機構工作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藥房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藥房的整個工作重心就是對整個藥品管理工作的全面把握,在對藥品管理工作的改進研究中,管理理念的不斷改進是研究的重點,各級醫療機構普遍重視藥房軟實力的增強,如品管圈活動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得到了普遍的推廣應用。但是各級醫療機構也應該認識到隨著醫改進程的深入,藥房工作模式要及時轉變,同時也要意識到藥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緊緊把握科技發展的潮流,將更多的科技成果應用于藥品質量管理中,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在不斷的嘗試改進中,使藥品安全質量管理從整體上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嘉暉.“品管圈”活動在醫院藥劑科藥品質量管理前后的成效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7,14(8):1538-1540.
[2]張鳳俊,劉曉偉.品管圈在改善中心藥房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8,25(4下旬刊):162-164.
[3]阿依古扎力•買買提.安全質量管理理念用于醫院藥劑科管理中的價值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7):179-180.
[4]應丹萍,李勇,金玲萍.安全質量管理理念用于藥劑科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3):94-95.
[5]汪彥.安全質量管理理念在醫院藥房日常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5):785-787.
[6]方秀.淺析門診西藥房藥學工作質量現存問題及管理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A1):19979-19980.
作者:賀虹 杜曲曉 薛媛 單位: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門診部 鄭州人民醫院婦產科
- 上一篇:醫療保險管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
- 下一篇: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醫療信息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