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制度實施途徑分析

時間:2022-04-20 05:09:35

導語:分級醫療制度實施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級醫療制度實施途徑分析

一、分級醫療的內容及意義

分級醫療的核心內容就是根據患者病種和病情選擇到最適宜的醫療機構進行恰當診治,達到治療及時、效果良好、費用支出節省的目的。至于如何選擇適宜的醫療機構是一個難題,為此筆者提出以下思路:首先,首診醫院應該是患者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所選的基層醫療機構(一級醫院或社區醫院);其次,特殊情況下的危難急病可以越級到上級醫院就診,但是一旦病情確診、穩定后需要逐級下轉;再次,康復、恢復性的慢性病治療及時轉回到基層醫院。有效地將患者分流到適宜的醫療機構給予恰當治療,既不延誤病情,又不浪費醫療資源和醫保資金,構筑醫患雙方理想和諧的醫療服務和消費環境,這是分級醫療的核心意義所在。一是引導患者進行有序流動,形成井井有條的就醫秩序,充分有效利用醫療資源,杜絕浪費,這是分級醫療的效能之所在。二是為患者切實有效地節約醫藥費用及其它開支,不花冤枉錢(包括大處方、誘導消費、小病大治、陪護等其它支出)。三是均衡和豐富醫療資源,構筑分級醫療體系,就是加大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包括總體數量和每所基層醫療機構的整體綜合實力,實現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

二、實施分級醫療所需的條件

地區中心高級別醫院的擁堵,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是醫療資源過于集中而導致的人員聚集效應所產生的自然結果。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實行強制的分級醫療制度是對患者就醫選擇權的剝奪和對生命健康權的漠視,顯然是不對的,只有在醫療資源能夠充分滿足患者需要的前提下推行該制度才具有現實意義。有很多人也認識到分級醫療制度的諸多好處,很多地方也嘗試著去做,但是未見明顯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實施該制度所需的硬件條件,即醫療資源不均衡,大量的基層醫療機構還不具備接待大量患者就醫的硬件條件。目前基層醫療機構呈現出小、散、亂等特點,各自為政,為此,政府行政部門需要整合已有資源并加大投入、合理布局設點,建立數量和規模適宜的基層醫院。除了國家投資以外,可以大力吸收民間資本的參與,首先需要整合目前大量存在的私人診所,將其統管起來,形成合力,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其次,可以采用吸收民間資本進行新建、聯建等多種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已無必要區分資本的性質,建成之后,只需嚴格管理醫療行為就可以了。(一)醫療機構數量的確定分級醫療制度就是讓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的醫療任務。完善的分級醫療制度可以真正實現小病小治、大病及時優治、保健康復在社區的良性運轉機制,所以確定恰當的醫療機構總量和結構非常關鍵。(二)設立區域公共檢驗中心為避免基層醫療機構浪費資金開展大而全建設,建議設立區域公共檢驗中心,由其出具的檢驗報告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在區域各醫療機構間通用。建議每20萬~50萬人口設立一個區域公共檢驗中心,既解決基層醫院的實際困難,又給患者帶來實惠。(三)人才培養和使用1.培養全科醫師。基層醫療機構不可能細分各門類科室,從客觀上提出了“全科醫師”的實際需求。首先需要基層醫療機構在實踐中進行培養;其次需要學校教育給予培養,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急需緊缺人才。2.營造基層醫師生存和發展的良好環境。對醫科大學畢業生到基層醫院工作的,要給予其工資、職稱評定、進修、深造等方面一視同仁的待遇;尤其是要采取措施縮小同一地區不同等級醫院相同(或類似)醫師間的收入差距。另外,可以考慮二甲及以上級別醫院主治及以上級別醫師每年到基層醫院工作不少于一定時間(2~3個月),以幫助培育一支穩定、實用的基層醫師隊伍。(四)完善首診、轉診制度1.首診制度。按就近原則由患者自選首診基層醫院,然后由醫保中心按一定的標準將門診醫藥費用劃給基層醫院進行統籌、包干使用。這是一種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引導措施,目的在于規范就醫秩序、保障醫?;鸬拈L期平衡運行。對危難急病情的處理,在實施首診制度的過程中,可以逐步摸索出根據病情選定首診醫療機構的目錄清單,即什么樣的病種、病情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首診于非確定的首診醫療機構,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權。首診醫療機構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檔案,并對轉出患者的后續診治以及本屬于該醫療機構管理而就醫行為發生在他處的患者進行醫療監督管理?;颊哌x定的首診醫療機構必須對每位患者建立完整的就醫檔案,便于長期使用;另外,對于發生在首診醫療機構以外的醫療行為,首診醫療機構有義務和責任為患者提供專業幫助,對他院給予患者的醫療服務項目是否恰當、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價格是否合理等方面給予監督。2.逐級上轉。首診醫院就診后,對于確實無法解決的,由首診醫院出具轉院證明書并攜帶患者的基礎資料轉入指定的醫院診治,原則上實行逐級上轉,但對危急病情,可由首診醫院跨級指定醫院。3.逐級下轉。對病情穩定無需再經復雜治療、需要較長時間康復、慢性保守治療等情形的患者,經上一級別醫院同意,要及時下轉到下一級別醫院進行治療。對逐級下轉,需要首診醫院實施監督,對故意延長患者住院時間、誘導消費、滯留患者不下轉等行為,首診醫院可以出具書面報告給醫保中心,一經查實,所產生的額外費用由責任醫院自行承擔。4.會診制度。完善的會診制度包括:指定高級別醫院會診基層醫療機構的名錄、限定時間予以快速響應、會診結論的快速形成以及疑難問題的有效解決,等等。便捷有效的會診制度,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非常重要。

作者:黃顯官1余郭莉1彭博文1呂春1鄭遠秀2工作單位:1.瀘州醫學院2.四川省瀘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