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醫學遺傳學教學探討
時間:2022-11-15 08:50:00
導語:留學生醫學遺傳學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及對外交流合作的加強,留學生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2]。為了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接軌,加強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學校的國際知名度,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近年來,遵義醫學院(下稱本校)也積極努力發展留學生教育,并成立了留學生專門管理機構———國際教育學院/貴州-東盟醫學教育學院。本院醫學遺傳學教研室(下稱本教研室)承擔了本校留學生醫學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醫學遺傳學是現代醫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必修課程,是連接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的橋梁課程之一。從未來醫學發展的層面來看,醫學教育者和工作者應能夠利用醫學遺傳學的相關理論,研究疾病發生的機制、病理、診斷、預防和治療等。在培養留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本教研室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和教訓,現總結如下,以期為本校留學生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和建議。
1留學生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1.1語言交流障礙
課堂上教學知識的傳授及課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均離不開語言的媒介[3]。首先,大部分留學生留學之前均沒有接受過漢語言的專業培訓,漢語基礎較為薄弱,雖然具備了簡單的漢語溝通能力,但是對于專業漢語詞匯仍然欠缺。其次,一些留學生英語口語發音中也帶有較為濃重的地方口音,本校大多數教師均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在英語口語表達上還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與留學生溝通交流。因此,語言是留學生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克服的一個障礙,也是教師教學授課中面臨的一個難題。
1.2文化基礎參差不齊
留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國家,每個人的文化基礎水平各有差異,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不一。此外,本校開設的醫學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所在國家的內容也不盡相同,由于之前沒有深入了解不同國家醫學遺傳學教學授課內容之間的差異,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未能與留學生的本國基礎教育相互銜接和互補,甚至導致了某些知識點的重復授課。
1.3學習及思維模式的差異
不同的留學生所受教育的程度、生活成長的環境不盡相同,因此,其思維模式也與國內學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多數留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思維較為活躍,喜歡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4]。
2提高留學生“醫學遺傳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2.1充分了解學生
教師在授課之前,首先要了解留學生的文化背景、語言交流、文化基礎及所在國家的授課方法等情況,這對教師順利進行授課和降低師生之間語言交流障礙是十分必要的。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受教育層次后,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或補充一些基礎知識。例如,在講授單基因遺傳病遺傳的時候,部分留學生對孟德爾遺傳定律并不是很了解,教師在授課之前會補充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這樣有利于隨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完善留學生教育的課程方案。2.2課前認真備課
教師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5]。針對留學生的備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2.1備教材及教學大綱教師要確定所選用的《醫學遺傳學》教材及留學生用的參考書籍,如Daniel等編寫的《Genetics》,并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師要掌握教材和所授內容,此外,還要對學科前沿進展進行適當地補充和介紹。2.2.2備教案針對留學生教學,教師應撰寫具有自身特色的英文教案。教案應包括課程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熟悉內容及自學內容等。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啟發式的問題,引導留學生去思考。2.2.3備課件課件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載體,要體現出知識的系統性和重難點。教師在課件制作過程中,可適當增加一些生動活潑的圖片、動畫或視頻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文字數要適宜,要有助于降低教師和留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2.2.4課前試講課前試講有助于教師更加熟悉授課內容,試講可先在教研室內部進行,有經驗的教師給予適當的建議;再面向留學生代表進行,以調整和完善教師授課的方法和內容。2.3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教師授課的關鍵環節,是留學生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6]。針對留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本校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全面加強留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教學效率。2.3.1開展“病例導入式”(CBI)教學模式CBI教學模式是指以一些經典的案例作為素材,與教學宗旨相結合,以教師“啟發為主、引導為輔”的教學模式[7]。在教學中引入一些臨床的病例,開展CBI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留學生的學習水平[8]。CBI教學法已經廣泛應用于法醫學等一些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且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9]。醫學遺傳學這門課程本身與人類疾病聯系緊密,采用CBI教學模式就是在授課中引入臨床病例,教師對典型病例進行描述,引導留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該病例可能的發生機制、治療方法和預防策略等。例如,在講授遺傳咨詢時,教師引入以下一個病例:丈夫患多指癥,妻子正常,第1個孩子是兒子,患白化病。這對夫婦詢問:再生一個孩子同時患多指和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并得出結論。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留學生對一些常見的遺傳疾病及其再發風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初步掌握了遺傳咨詢的基本步驟。2.3.2導入“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在醫學遺傳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讓留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遺傳咨詢過程,主要包括:通過對患者病史和家族史的咨詢、繪制遺傳系譜圖等診斷疾病,確定該疾病的遺傳方式,對子代再發該疾病的風險進行估計,提出應對措施,如進行產前診斷、不再生育、人工授精等。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有效地調動了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增加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2.3.3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課件,適當增加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10]。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師和留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2.3.4鼓勵留學生課堂外自學及加強課后輔導單純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互聯網和圖書館資源較為豐富,因此,應鼓勵留學生在課堂外進行自學。學校圖書館可購買一些與醫學遺傳學課程相關的參考書籍等,并介紹互聯網上的一些精品課程給留學生,幫助其更好地理解醫學遺傳學課程的內容。另外,本校還利用網絡交流軟件如微信、QQ、E-mail等,在課后與學生隨時進行溝通交流,能夠及時收到留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反饋信息,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思路;同時又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本教研室今后會結合不同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現有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進醫學遺傳學課程教學的方法,促進留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期不斷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隨著我國留學生教育的不斷加強,本校今后也會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本校求學,教學任務會逐漸加重。相信通過本校師生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一定能夠尋找到適合本校留學生的更加完善的教學措施,為今后留學生教育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
作者:鄭 翔 耿娜娜 張志敏 吳明松 楊 蕾 李學英 單位:1.遵義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研室 2.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點實驗室
- 上一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的運用
- 下一篇:醫療信息云計算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