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教學思考與體會
時間:2022-10-31 09:18:33
導語: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教學思考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留學生教學現已成為醫學院校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在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實施多種教學法、合理安排課程內容以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探索,促進留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臨床醫學導論;教學實踐;留學生
近年來,我國留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留學生教學已成為我國各大醫學院校的重要教學工作之一。因此,探索醫學留學生的教學方法,對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校自2015年起根據教學需要,開設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課程。臨床醫學導論(IntroductiontoClinicalMedicine,ICM)是醫學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課程,主要內容是臨床醫學的概況,包括醫學的目的、發展歷史、醫學模式等,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為醫學生進一步的臨床學習奠定基礎。其他院校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探索出具有一定特色的留學生教學方法和教學改革經驗。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逐步探索了一些經驗和體會。
1留學生的特點
不同于中國學生,留學生由于其自身文化背景及語言水平等原因,存在一些特點。醫學知識系統且復雜,但是大部分留學生對漢語掌握不好,對醫學專業詞匯理解困難,需要教師進行全英文授課,這對教師的英文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另外,留學生由于其既往的教育經歷,更傾向于互動性較強的學習氛圍,他們發言踴躍,敢于提出自己意見,相較于中國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意識。而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主,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交流。正是這種文化背景差異,致使我國的傳統教學方式不適用于當下留學生教學的實際情況。
2臨床醫學導論課程現狀
臨床醫學導論課是我國醫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實現從醫學生向醫生的轉變。隨著教育與醫療改革的深入,國內醫學院校對于本門課程進行多種探索,以期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對醫學的認識和理解。目前我校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醫學史、中西方醫學比較、現代醫學發展、醫學教育、疾病與健康系統、醫學人文等內容,內容設計合理,難易程度得當,符合教學需求。
3多種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導論教學中的實施及應用
在教學實踐中,為適應留學生教學和臨床醫學導論課程的特點,我們采取多種教學法,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1問題式教學法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以連貫性問題的提出為教學主線,把問題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這種改革的教學方法,通過“設計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總結提高”的過程,既能達到教學效果,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師生間良好溝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臨床醫學導論課程中理論部分多,既往的教學經驗是授課教師以大量的文字內容進行敘述,留學生或是無法深度理解內容,或是因氣氛沉悶不感興趣。然而,以問題為導向,逐漸引導學生思維,可以引入病例來解釋抽象復雜的臨床醫學知識,有效調動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引入病例還能初步建立學生的臨床思維,為今后接觸臨床打下基礎。
3.2啟發互動性教學法
留學生通常在課堂上比較活躍,但也存在紀律性相對差的問題,所以授課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課程重點和難點問題發表意見,引導其逐步理解學習內容,圍繞課程進行討論,以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比如在講解對于疾病的認識過程時,可以適當引導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學生表述自身觀點,闡述導致對于疾病的不同認知的原因和發展過程,引導留學生關注教學內容,從而鍛煉學生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4教學實施的體會
4.1提高授課教師教學水平是關鍵
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第一,授課教師必須熟悉課程及專業知識,進行課前準備,認真備課,了解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流利解答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全面掌控課程內容。第二,授課教師認真做好課程設計,比如設計教案、精心制作課件,對于知識點善于應用多種方式講解。比如在學習醫學史時,對于教材中關于黑死病的知識,可以采取講授結合視頻短片的方式,講述肆虐西方的過程、造成的危害、對醫學發展的影響等。第三,授課教師還要有較高的英文聽說水平,能流利進行英文表達和溝通,對專業醫學詞匯進行細致講解,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第四,授課教師還需一定的課堂組織能力,注意及時與留學生溝通,控制課堂節奏。
4.2教學內容基于教材,結合臨床
臨床醫學導論是學生進入臨床前的重要課程,是臨床前期重要的理論教學,對學生深入理解醫學、轉換角色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學內容務必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適當引入病例加深理解,有助于拓展留學生思維的深度,延展思維廣度。而病例的選擇是關鍵,在教學設計中要選擇合適病例,既需要依托于教材章節的中心內容,還不能過于復雜,因為留學生在這一階段尚未接觸臨床實踐,其掌握的臨床知識不足,所以病例選擇要典型、簡單。比如在講解中醫與西方醫學的區別與聯系時,可以選取具體疾病作為代表,如在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中,臨床醫生不但會選擇代表西方醫學的放療及化療,還會推薦代表傳統中醫的中藥治療。以診療實踐中的真實病例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4.3學生是教學的核心
在實施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講授者,這種轉變既適應當前的教學改革形勢,又符合留學生的學習習慣。此外,授課教師有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與留學生互動交流。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更符合留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增強學習效果。留學生不但掌握了本門課程的內容,還樹立了整體醫學觀念,鍛煉了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留學生以后進入臨床學習奠定了基礎。
4.4注意課程反饋
運用隨堂測驗和平時作業的方式進行課程反饋,如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對教師的認可等。通過反饋,總結教學經驗,彌補教學中的不足。當然,在具體教學操作中,也存在尋找合適的病例以及教案編寫難度增大的問題。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穎.高校留學生教學管理工作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207-208.
[2]孫榮,吳寧,朱丹,等.“醫教協同”和“本科醫學教育標準”雙重背景下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3):13-15.
[3]趙云,劉愛華,李書國,等.留學生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教學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0):55-56.
[4]劉穎,喬敏.醫學本科留學生課堂教學質量學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0):58-59.
[5]和水祥,殷燕,王云,等.臨床醫學導論整合課程設計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5):449-453.
[6]權芳,趙瑞敏,張鵬飛,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留學生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6(1):140-141.
作者:高宇 單位: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上一篇:醫療器械計算機仿真技術現狀及發展
- 下一篇: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