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探析
時間:2022-07-23 11:22:58
導語: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文獻研究基礎,結合“互聯網+”與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的內涵,研究了“互聯網+”背景下提升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策略,為貼近用戶心理,聚焦消費者需求;科技引領互聯互通,保持交流精準發力;“眾智”創意及“眾傳”口碑等,為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探尋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策略
近年來,在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大力支持下,以“互聯網+”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業態發展日趨成熟,“互聯網+”能夠更好地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國家統計局在2017年7月的關于“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成就時指出,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加快,基于“互聯網+”形態下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互聯網+”文化傳播優勢明顯,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6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占整體網民的87.5%。網民用戶的增長,為“互聯網+”環境下一、二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加速器。通過中國知網檢索“農民畫文化創意”關鍵詞,發現已有文獻研究內容多是從藝術層面解析農民畫、農民畫藝術衍生品設計創作,或是對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初步探索以及農民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的探索等,對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流程、知識產權、營銷,尤其是“互聯網+”環境對農民畫文創工作的影響并未進行深入研究。因此,“互聯網+”的呈現,必將引起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的變革。
一、“互聯網+”與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
(一)“互聯網+”本文中的“互聯網+”不是簡單的互聯網思維概念。“互聯網+”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連接,核心概念就是“全連接”和“零距離”,移動是唯一增加的媒介時間。“互聯網+”是創新2.0下新創新概念解讀的互聯網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的演進,它推動我國文化科技、文化經濟進入到實質的發展之中。(二)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文化產業的興起,直接影響了農民畫的市場屬性,對中國農民畫文創產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研究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首先要區別農民畫創作和農民畫文創產品之別。農民畫創作是中國農民畫藝術發展的源泉,具有原創性和文化性,是最有價值的戰略環節,應大力鼓勵農民畫藝術創作并進行原創保護和扶持。而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是指其創意來自農民畫文化的產品設計,主要是透過農民畫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分析其轉化設計要素,并運用設計為農民畫因素尋求一個符合現代生活型態的新形式,探求其使用后對精神層面的滿足。“互聯網+”背景下以“創新”釋放農民畫潛力和活力,提升用戶體驗釋放需求潛力,這表現在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多元的銷售渠道方面,微博、公眾號、APP等營銷方式不斷重塑農民畫文創產品的產品鏈和價值鏈。隨著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商業,互聯網可以提供全面感知、互聯互通以及智慧服務,農民畫創意市場定位也愈來愈精確。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分析了解讀者的偏好,定制他們喜愛的農民畫文創產品,甚至可以通過用戶對作品的評價來修改完善作品,打造迎合有需求、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品。
二、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策略
(一)貼近用戶心理,聚焦消費者需求。聚焦消費者習慣,將產品研發貼近大眾生活是農民畫文創的出發點。農民畫具有濃烈的地域色彩,美麗田園、農家生活、節日慶典、民俗民藝都通過畫面展現,折射出現代鄉村生活的變化,抒發著中國農民對新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文創產品要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樸素易接受的農民畫文化元素,調研用戶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創作既有文化內涵又實用的產品。如農民畫元素的手機殼、電腦包、鼠標墊、U盤、年輕人喜歡的特色筆記本、紙膠帶、香皂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性產品。(二)科技引領互聯互通,保持交流精準發力。網絡用戶數量龐大,精準細分市場,以微博、公眾號、APP等形式展示商品,挖掘產品文化特征。利用視頻、使用教程等在微博評論區與用戶互動,精準對接用戶需求,按需設計產品,奠定暢銷基礎。通過平臺聯合,爭取更多展示機會。與當地節慶結合,制作大型平面宣傳海報、農民畫風格的系列電子邀請函、網站美工等。開設淘寶店鋪“農民畫文創產品旗艦店”。通過IP聯合,農民畫與各地區文旅、農副品牌合作,聯手打造網紅產品。聯合各地特色產品推出農民畫文創包裝限量版;與游戲公司合作開發“我的鄉村樂園”“拼拼樂”“農家小圈”等小游戲,將農民畫元素開發融入之外設置鄉村生活場景,引發用戶“鄉愁”,引導青少年了解農民畫,驅動學習農民畫的動力,提升農民畫文創產品價值鏈;與銀行合作設計專屬定制信用卡,聯合鄉村旅游門票優惠政策等。另外,注重與自有新媒體平臺的相互配合,直播傳播及銷售效果明顯。(三)“眾智”創意,“眾傳”口碑。“互聯網+”環境下的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價值研發設計,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投放調研、活動設計等放在網絡平臺上通過用戶群體智慧來解決。擺脫農民畫文創產品簡單的復制與單一元素的使用狀態,把創意融進農民畫文創產品。如制作農民畫福娃系列,把傳統民俗中的大阿福等形象做成現代版阿福,青少年用戶收集不同形態的阿福,當福娃形象深入人心之后,可以將此IP設計成文具、手機殼、書簽、鑰匙扣等。利用媒體合作力,將文創產品放入不同操作場景中,集聚用戶思維與智慧,為農民畫文化創意產品賦上背景故事。用戶參與農民畫文創產品設計,圍繞用戶的創造性,對營銷信息進行加工和再創造,傳遞有關農民畫資源、服務等信息的活動與行為。“互聯網+”背景下,農民畫文創產品營銷的方式偏重線上方式,包括微博、微信、QQ群營銷等,利用線上互動交流,引導用戶社會化媒體口碑營銷,使服務更精準。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顧客價值”凸顯。通過網絡大數據與創新科技分析用戶畫像,加強顧客的數據庫管理,充分了解顧客需求,提升顧客信任度;開通線上體驗服務,提高顧客參與度,進而培養顧客忠誠度;線上線下服務同步進行,提升顧客轉換成本。調查表明,影響潛在客戶購買行為產生的因素中,積極的品牌評價比重高達90%。因此,利用微博、微信、論壇及電商平臺獲取社會化媒介口碑,設計用戶產品體驗,可以提升用戶線上體驗,使用戶成為品牌傳播者,維護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系。顧客的積極評價是最好的營銷。
[參考文獻]
[1]張偉.“農民畫”淵源初探——兼談農民畫發展歷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04):167-170.
[2]劉冰.從戶縣農民畫看文化產業向創意產業的轉型[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任浪.地方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與文化創意品牌塑造[J].農業網絡信息,2012(10):74-78.
作者:孟娜 孟祥志 單位:濰坊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淺談民族文化產品營銷新思路
- 下一篇:媒體營銷對旅游產值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