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營銷策略的定位探討
時間:2022-03-17 05:23:00
導語:高等學校營銷策略的定位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高校;戰略定位;對策
論文摘要:高校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實施戰略管理,是高校管理上的創新之舉,是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實施戰略管理的前提是要做好營銷戰略定位。本文簡單分析了高校戰略定位注意的問題,提出了找準市場定位、實施差異化等戰略定位實施的襯策。
戰略管理思想的發展經聽了軍事、企業應用和高校應用三個階段。戰略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獲得并保持相對競爭優勢。對高校來講,相對競爭優勢就是高校所具有的特色。要想使一所學校具有特色,這正是高校營銷戰略規劃工作的作用所在。高校營銷戰略是指為J}形成和維護競爭優垮,在對外環境和內部條件進行分析基礎上,以經營的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對高校謀求的主要目標、達到目標的途徑、手段和實施步驟的各方一面進行系統性的總體謀劃。如果一所學校不能以戰略的高度對學校的發展做全局性、長遠性的謀劃和管理,只看眼前利益,很難取得長期持續的發展。現實中,戰略規劃定位對十大學跨越式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視。但是,真正有效實施,達到預期效果的并不多。
美國高校的戰略規劃始于20世紀50年代,經歷了權威性年代、定量技術年代、實用主義年代,直到現代的前瞻性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而成熟的規范制度,值得我國高校學習和借鑒。
一、制定高校戰略定位應注意的問題
(一)定位科學合理,符合客觀情況
戰略定位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戰略規劃部門要吸納各方面人員參與學校的戰略規劃工作,要廣泛聽取學校有關的各個群體及社會各界對于戰略規劃及定位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反復征詢修改從而形成高度一致的分析結果。高校管理者應根據本校自身優勢、劣勢,辨析環境機會、威脅,進行SWOT分析,選擇那些最有吸弓}力,并且能為之提供最有效服務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制定適應目標市場特點的戰略定位,以便有效地通達日標市場,贏得競爭優勢。現實中,相當一部分高校戰略定位往往是用領導意志或少數專家代替科學的戰略定位,戰略定位不是對國家教育宏觀形勢、學校的現實把握以及對學校獨特文化內涵的正確理解,而只是領導愿望或少數專家的意志的反映。由于缺乏戰略定位意識,對戰略問題的誤解,導致戰略定位偏狹或定位過高。因此,經常出現“規劃規劃,墻上掛”的現象。
(二)戰略定位要有特色
我國高校進人31世紀90年代后,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辦學規模、辦學層次都有較大的提升。可是,我國高校定位存在辦學類型的趨同與辦學層次的攀升兩個問題。由于高校戰略定位上的盲目攀升,加之對學校發展相關指標體系研究的滯后,許多高校盲目追求規模效應和形象包裝,都把爭創“一流大學”作為跨越式發展口標,不是“國際一流”就是“國內一流”等等,根本無視自己的現實,大多是除了一時熱鬧和廣告效應外,給學校的發展不會帶來更多的好處。
高校戰略定位要突出特色,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辦學理念、學科專業、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等等,但戰略定位要抓住最核心的東西。這方面,世界一流高校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加州理工學院(私立大學)從1891年創辦至今始終堅持只辦理、工兩科,在辦學規模上,在校生一直保持在2000人規模,畢業生中有22名獲得諾貝爾獎,還有大批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各種科學學術獎項,學科單一和規模狹小并未妨礙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反觀我國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制定戰略定位本應根據實際,以職業教育為特色,以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為主要任務,可惜現實并不是這樣。他們的戰略目標定位是辦成“普通高等院校”,辦學類型定位是教學研究性型而不是職業型。
(三)定位要有前瞻性
高校市場定位前瞻性是指高校從學校實際出發,立足于全局,著眼于長遠發展,制訂適合自己發展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它包括辦學層次定位、辦學規模定位、學科專業定位、發展目標定位等等。譬如,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高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所處環境確定其定位,要求高校必須認清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發展的趨勢,從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去思考。
二、高校營銷戰略定位實施對策
(一)設置戰略規劃部門
高校實施戰略規劃必須設置戰略管理部門,名稱可為戰略規劃管理處或戰略規劃委員會。該組織進行高校營銷戰略理論的研究,不斷豐富和完善高校營銷戰略理論,具體負責本校戰略規劃的制定、戰略實施的監控與評估,為戰略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戰略管理信息,提高高校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已設置發展規劃處,但對高校戰略實施的理論研究不夠,普遍缺乏對戰略規劃實施過程中監控與評估。
(二)找準市場定位,制定高校發展戰略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人,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高校應認真研究教育市場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的特點,分析自身的優劣勢,從不同側面進行深人細致的論證,制定學校的發展戰略,這是培育自己市場競爭力的前提。高校管理決策者必須具有辦學觀念創新性和市場定位前瞻性的素質,才能制訂適合自己發展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包括業務范圍定位、戰略發展方一向定位、經營目標定位。而業務范圍定位包括辦學層次定位、辦學規模定位、辦學結構定位、學科結構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育特色定位等。比如辦學層次定位,高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所處環境確定其辦學層次是屬于研究型大學、教學科研型大學、教學型大學還是職業應用性大學。
(三)明確目標市場優化服務資源
目前市場“泛化”是當前高校營銷戰略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許多高校為了從學院成為大學或已是大學想成為門類齊全的綜合大學,努力增加學科門類,增加專業,形成了高校辦學的趨同化,沒能形成滿足各層次辦學者需求的各司其職的高等教育的優質服務體系,難以形成一流學科與專業。高校管理者要有遠見卓識,在全面分析自己高校競爭情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資源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恰當的戰略規劃,明確學校發展的重點,做到有所為與有所不為。各高校要敏銳觀察市場變化,整合資源,提高有限資源利用率,繼續加強優勢學科投人外,可以合理開設一些新學科、新專業,以應對環境的變化。確立服務營銷理念,探索和形成高等教育服務營銷策略體系。
(四)實施差異化戰略,提高市場適應度
差異化策略是高校利用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使自己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區別于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使自己在高等教育的某一個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優勢戰略。實施差異化戰略一則可以避免競爭對手的侵害,二則使高校可以集中力量致力于該領域的發展,使高校在某一領域長期處于優勢地位。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對自身能提供服務的功能進行合理評估,在衡量自身能力與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細分目標市場,使有限的教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提升學校的市場適應力和競爭力。在戰略發展戰術上應采取集中優勢資源、注重品牌培養和特色教育,進而實施差異化戰略。譬如,在專業設置方面,應以專業課程結構建設為重點,進行學科的調整、優化與重組,創建特色學科,形成一批名牌專業。高教市場開放性和多元化趨勢,使學生及學生家長對選擇教育擁有更多的知情權和自主權,畢業就業狀況成為左右他們選擇就讀怎么樣的學校和怎么樣的專業的重要因素。如果學校若專業具備特色,已形成品牌,市場競爭力就會提高。例如,全國普通高校所設置的社會體育專業,其課程雷同現象非常嚴重,學生只能選擇學校的名望,然而河北傳媒學院在原體育學相關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影視武打編導》、《體育營銷》等課程,既完善體育專業知識結構,同時也適應影視劇對專業武打人才的需求,成為本專業課程設置的一大亮點。
(五)著力落實戰略規劃.實現戰略規劃
成功的戰略制定并不意味著戰略的實現。不同大學在戰略規劃制定的思想與方法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別,但在實施戰略方面卻有不同,這也充分說明好的戰略未必產生好的效果。高校戰略規劃制定后,要召開所有校領導會議,落實校級領導對應的目標指標中每一個目標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二責任人。同時,要落實各項目標的責任單位,這些單位是確保目標達成的關鍵,他們將根據其要達到的目標,制定并執行具體的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應建立績效指標體系監控規劃執行進展。只有嚴格執行落實,戰略規劃才能真正成為指導高校自身行動的綱領。
- 上一篇:公司信用擔保工作小結
- 下一篇:煤炭營銷策略的機制創新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