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營銷應與產品技術創新平衡發展
時間:2022-05-27 11:33:00
導語:農資營銷應與產品技術創新平衡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農資行情不容樂觀:氣溫上不來,北方旱田小麥瘋長,水田小麥才露尖尖角;南方不是持續干旱就是持續降雨,讓農藥旺季整個推遲半月到一個月時間。現在,廣大經銷商都在等候農藥旺季的到來,我們農資業務員也早在元宵節后便出動到各個市場,爭取早日開啟市場,贏得未來。但是市場遲遲不啟動,怎么辦?筆者以為,既然季節不來,我們就創造市場的需求,開拓市場,以指導經銷商如何開展市場為話題,創造性地進行營銷植入,達到季節未到,產品、營銷思路已經進入經銷商腦海的目的。
一、介紹“三農”發展趨勢,與經銷商交談農資營銷創新
現在的“三農”發展趨勢很明顯了,早在2006年筆者就提出土地流轉集中到大戶的說法,目前在江蘇連云港等地已經有人實施4000~5000畝的土地承包。這些土地種植結構的變化,必然引起我們農資營銷模式的轉變,如何引導大戶用藥?我們可以把這作為與經銷商交流的話題。筆者以為今后經銷商的發展趨勢是:(1)專職農資公司建立物流集散地;(2)轉變為專業植保技術大型對農服務公司;(3)以上二者相結合,不會再單獨存在那么多數量的批發商與零售商。
二、營銷模式創新性指導,讓經銷商高看你一眼
目前大多數經銷商的企業資源、產品資源都很泛濫,有的經銷商年銷售額才幾百萬,卻銷售著多個廠家的諸多產品。經銷商擁有的廠家資源和產品資源太泛濫,造成每樣產品都要銷售點。結果可想而知,每樣都賣導致不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對單一產品的大規模推廣銷售,所以造成產品銷售量逐年下降。因此,給經銷商制訂銷售計劃,筆者曾向一位經銷商提出“鎖定廠家、精簡產品、控制費用、提升激勵”的十六字方針,讓該經銷商耳目一新。前段時間聽一位經銷商介紹,他原先做200多家企業的產品,今年計劃縮減到60個廠家,把各個廠家的拳頭產品作為他的主推產品;把原先2000多產品精簡到800個左右;對原先銷售費用、招待費用進行嚴格控制;把各個送貨司機與送貨業務員按產品利潤情況給予不同的提成,鼓勵推廣新產品。當然,業務員可以結合自己公司的情況、產品資源投放情況、銷售情況等與客戶進行交流,提升經銷商產品銷售的信心。
三、制定產品銷售計劃跟進表,為經銷商進貨做計劃安排
根據市場情況與季節推遲的因素,積極地建議客戶進行產品布局、市場鋪貨,同時讓客戶了解本企業產品銷售計劃表,讓經銷商對什么時間該進貨、進什么貨心里有個譜。
四、積極開發客戶,消化企業的產品資源
一個地區設置一個經銷商的做法目前來看已經不適合市場了。在市場營銷方面,創新就要打破原有的桎梏進行產品資源的市場再分配,一個合格業務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一個縣市經銷商只會專注你幾個產品,不可能把你的產品資源全部合理地運作市場,因而需要把其他的產品資源運作到其他經銷商手里,讓他運用他的市場網絡與運作能力實施產品布局,把主要客戶不運作的產品投放到其他經銷商手里,發揮企業“三證”資源的最大化。
- 上一篇:區長在作風整治活動會發言
- 下一篇:商業角色文化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