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營銷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3-01 10:18:14
導語:汽車營銷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分析與教學方法選擇
《汽車商務禮儀》課程的教學分析包括課程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標分析。(一)課程分析。本課程是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就業崗位群中,該課程主要對應汽車營銷崗、汽車服務接待崗、汽車商務活動策劃等崗位技能和素質培養要求,講授汽車商務活動類型、各類商務活動的策劃及組織以及商務活動各環節和場合必須遵循的禮儀規范。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著主要支撐作用。通過講授汽車服務行業工作人員必備的基本商務禮儀規范以及商務交往活動中的操作程序,使學生掌握商務禮儀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方法,并將其內化,最終能夠熟練運用禮儀規范,幫助學生培養優雅的儀容儀態以及良好的風度,提高自身修養,以便今后在職業生涯中提高職業素質和個人魅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的發揮自己,為未來的生活與工作創造良好的基礎。(二)教材分析。該課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孟晉霞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職高專汽車類教學改革規劃教材《汽車商務禮儀》。同時,參考邱英杰主編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汽車類專業素質拓展系列教材《汽車商務禮儀》。此外,教學設計還參考汽車銷售顧問、服務顧問考核標準。(三)學情分析。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具備基本的日常生活禮儀規范,但對于汽車商務活動中各環節和場合必須遵循的禮儀規范缺乏認知,需要大量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強化了解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求知欲望強,但是排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抵觸高強度的枯燥訓練,對于手機、平板等多媒體感興趣,模仿能力強,并且擅長具象化的思維。(四)教學目標分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汽車商務活動過程中的態度禮儀、形象禮儀、服務意識等相關知識,了解汽車商務活動策劃與組織的一般程序,熟練掌握汽車商務活動各環節的禮儀規范,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應急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勝任相關崗位任職要求。根據以上分析,《汽車商務禮儀》課程中主要用到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案例引入法、頭腦風暴法、現場演示法、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以及碎片化學習、游戲化學習。
二、信息化教學技術與裝備
在《汽車商務禮儀》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主要應用了以下信息化教學技術與裝備。(一)藍墨云班課。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是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開展課堂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通過藍墨云班課的使用,教師可以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管理學生、發送通知、分享資源、布置批改作業、組織討論答疑、開展教學互動;在任何普通教室的課堂現場或課外,教師都可以隨即開展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等互動教學活動;教師的所有課程信息、學習要求、課件、微視頻等學習資源都可以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從而讓學生的移動設備從此變成學習工具,不再只是社交、游戲;可以實現對每位學生學習進度跟蹤和學習成效評價,學期末教師可以得到每位學生的數字教材學習評估報告。(二)微課技術。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它具有內容短小、時間簡短(一般在10分鐘以內)、目標單一、以微視頻為主等的特點。課程要素為微目標、微講義、微教案、微練習等。微課,作為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學資源形式,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三)錄播系統。錄播系統可以將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環節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完整的記錄下來,不僅能夠作為教師教學研究的課件資料,同時也可作為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便于學生課后重復學習和討論。(四)運華天地汽車營銷仿真實訓教學系統。汽車營銷仿真實訓教學系統是由運華天地公司開發的汽車營銷方面的實訓教學系統,是一款嵌入了各種汽車服務與商務企業的管理和運營的實訓軟件。
三、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施
在《汽車商務禮儀》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主要涉及到了課堂管理、教學資源、課堂組織、師生交互、課程考核等方面的教學改革。(一)課堂管理。教師在藍墨云班課中建立自己的課程,請學生加入課程。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接收教師的通知、教學資源以及各類教學活動,并提交作業,按照要求完成各項活動后獲取相應經驗值;教師可以通過手機進行課堂考勤,并在后臺觀察每名學生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相關數據可導出至Excel。(二)教學資源。《汽車商務禮儀》課程相關教學資源以文檔、演示文稿、圖片、音頻、視頻、微課、題庫、交互式數字教材等形式上傳,按照教學進度依次,學生瀏覽相關教學資源將獲取經驗值,并對未能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重溫加強。通過課前預習通知、課后要點回顧,可有效激發學生預習、復習的熱情,通過題庫的隨機測驗提高學生對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三)課堂組織。除了課前課后的通知與測驗之外,教學過程中,可在學生理論學習的精力不集中時段或強度訓練的身體疲乏時段添加包括測試、答疑/討論、頭腦風暴、投票/問卷、作業/小組任務等活動,適當調節課堂氣氛。活動添加應考究時間,安排不宜過長過頻繁,以防造成手機“喧賓奪主”。(四)師生交互。在實戰演練過程中,學生分組互相配合練習時可拍攝照片或錄制視頻,這樣即便不在錄播教室亦可及時回放,并可在上傳之后進行學生互評與師生互評。通過技術的手段改善學生的課堂體驗以及師生之間溝通反饋的渠道。(五)課程考核。由于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因此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實訓考核成績、卷面成績三部分組成,分別占總成績的20%、30%、50%。在課程結束前一周,實訓考核通知,并附考核標準要求及師生互評打分表。實訓考核采用行業企業標準,在錄播教室進行,每名學生需攜帶考核必備物品及席卡正裝出席。實訓考核分組進行,每組完成考核后進行回放點評;最終實訓考核資料刻盤存檔。
【參考文獻】
[1]周坤亮.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綜述[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1)
[2]譚春蘭.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實踐[J].教育研究,2016(6)
作者:王 瑜 范偉源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分析
- 下一篇:農業旅游經濟營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