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貸需求與商行風險管理詮釋
時間:2022-05-13 08:27:00
導語:企業信貸需求與商行風險管理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發展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小企業的信貸市場也將成為新興市場,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將成為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也由于其自身和市場的一些特點,商業銀行在擴展業務的同時,對其信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
1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現狀
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的經濟貢獻度持續上升,工業總產值占比已增至82%左右,而銀行信貸的比例基本維持在5%左右,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昂的現狀未得到實質性解決。對于小企業貸款,政府雖推動力度不小,但商業銀行的響應有限。目前,商業銀行在發放中小企業貸款時,仍然顯得過于保守。中小企業貸款基本上以抵押為主,同時,抵押貸款存在周期長、費用高的問題。
2商業銀行現行中小企業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正是基于中小企業信貸違約風險高的特點,導致了銀行對其業務開展的謹慎,從而發展緩慢。也存在了巨大的問題。(1),信貸準人政策缺乏靈活性。銀行偏重對大規模企業的信貸融資,大部分中小企業不論優劣,只因規模問題而直接被銀行融資拒之門外。(2).信貨授權高度集中。審查程序繁瑣,這種授權方式顯然不能適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時間急”的特點。(3),激勵機制和管理考核不合理。銀行內部并未能形成有效的企業估價體系,僅憑領導決定制的“關系貸款”,這也挫傷了業務人員的開展業務的積極性。
3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對策
3.1改進銀行體系內部信息不對稱
調整總、分行之間的權責關系,將信貸準人決策權限適當下放,將權限主要集中在地級分行,對于部分經濟發展程度較高、信貸管理水平高的地區,適當下放到縣級支行,并且建立中小企業的征信體系,信息共享。改革對職能部門和客戶經理的激勵與風險考核機制。職能部門和客戶經理作為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關系的橋梁,對于信息產生與傳遞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他們本身的信息影響到銀行管理者對他們的使用抉擇,同時也影響到企業的貸款申請抉擇。另一方面,他們對銀行與中小企業的信息理解與傳遞將影響到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博弈矩陣。在信貸經營管理中,應充分發揮他們的這一作用。
3.2調整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的關系
采取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差別化信貸準人政策。第一,適當降低或取消信貸準人政策中對信用等級、企業規模的要求,將對具體信貸風險的考量集中在信貸調查、信貸審批環節,避免優質的中小企業客戶流失。第二,對不同產品以及不同的貸款條件實行差別化授權。大額業務及風險度高的貸款產品審批決策權應適當集中,對中小企業客戶中等以下額度、風險度相對不高的貸款,審批決策權應適當分散到基層機構和信貸人員。第三,改革現有中小企業信貸準人標準體系。對中小企業貸款準人,可綜合考慮如下因素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要求,技術水平先進,具有一定經濟規模,成長性好產品競爭力強、市場潛力大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清晰合理,經營者素質好,領導班子能力強,管理規范的企業。
3.3建立高效合理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模式
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主要表現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涉及到具體的授信業務流程中的三個方面分別為:客戶選擇、貸款定價、制度建設。構建科學高效的授信風險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耍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的“惜貸”問題,使中小企業的信貸業務得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1)中小企業授信風險控制思路
首先,建立以數學概率論為理論基礎的中小企業授信風險控制思路。通過度量和規劃目標客戶違約概率、違約風險暴露和違約損失率,估計和控制全行中小企業資產組合的整體不良率。其次,通過制定規范化的風險評判指標,實現授信評審批量化、工廠化和標準化操作,以適應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對效率的要求。
(2)中小企業授信風險管理體系
中小企業授信風險管理體系就是要覆蓋所有影響授信業務目標實現和可能造成風險隱患的因素,包括流程、產品、客戶、團隊、制度等方面,從總部層面的戰略規劃和資源分配,到各業務單位的市場開拓和產品管理,風險都應得到有效控制。1)組織框架。商業銀行成立專業化的中小企業信貸事業部,打造專業化的中小企業信貸市場開發、信貸風險管理團隊,是解決中小企業銀行信貸融資難的有效途徑之一。2)制度體系。確立以授信準則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主要由目標市場標準、客戶標準、授信標準三部分組成。
(3)風險管理技術
風險管理技術是中小企業授信管理的核心技術,它是標準化作業、流程化審批的基礎,是授信管理的量化指標,同時也是保證中小企業授信業效率的前提條件。主要由以下九種技術組成:1)行業篩選技術。建立由行業規模、公司人數、發展能力、與大公司關聯性、銀行獲利潛能為主要打分項目的行業篩選指標體系。2)客戶篩選技術。結合國內外最好的實踐總結,針對客戶所處行業類別,確立客戶選擇標準、選擇程序以降低風險。3)授信額度測算技術。通過客戶選擇標準的篩選,合格的客戶將使用授信標準來確定價格、期限、貸款方式和信貸產品結構。4)資產組合管理技術。主要包括客戶授信標準組合管理、客戶信用等級組合管理、客戶規模等級組合管理、客戶行業分布組合管理、授信標準例外情況組合管理。5)風險定價技術。以數學概率論為理論基礎,確立基于客戶違約概率、違約風險暴露和違約損失率基礎之上的風險定價技術,估計和控制全行中小企業資產組合的整體不良率。6)風險計量技術。以客戶信用等級為依據確定違約損失率指標,通過與擔保違約損失率、產品風險暴露度指標的組合得出預期損失率指標,該指標是產品定價、風險撥備的主要依據。
- 上一篇:隊伍建設年自查匯報范文
- 下一篇:小議新巴塞爾協議與商行的風險管理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