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銀行的傳統發展升級
時間:2022-03-30 10:29:00
導語:網絡銀行的傳統發展升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銀行”的涵義及創新價值
“網絡銀行”的核心目的是為網絡經濟環境中的各類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信用和金融服務,其實質是一種集合各方資源、推動各方參與的復合工作平臺和運作機制。本文所說的“網絡銀行”主要是指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與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合作的業務創新模式,一種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自動化批量運營模式。它從電子商務平臺批量獲取客戶資源,為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批量電子商務客戶提供自動化服務,在客戶資源、信息采集、風險控制等環節,“網絡銀行”和電子商務平臺相互配合。其意義在于:
⒈“網絡銀行”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貢獻了65%的GDP、50%的稅收和75%的就業機會。杭州經濟的主體是民營經濟,而民營經濟的主體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杭州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小企業的發展卻長期受融資難問題的困擾。以浙江省為例,全省約有中小企業100多萬家,但能獲得各級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的不到10萬家。杭州市的中小企業信貸情況與全省基本相似,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無法從正規渠道上獲得資本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難,除了自身規模偏小、財務制度不健全、抗風險能力低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銀行模式難以大面積服務中小企業。按現有銀行服務模式,1個客戶經理最多服務20余個客戶,100萬家中小企業就需要5萬個客戶經理,銀行顯然無法承擔這樣的人力成本。而依托網絡商務平臺上的貨物流、資金流等,以及網絡獨特的信用評定體系,“網絡銀行”1個客戶經理可服務上百個客戶,幫助更多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進而助推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⒉“網絡銀行”是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實現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切入點。近年來,杭州市每年都安排大量財政資金用于扶持中小企業,有力推動了全市中小企業發展。但杭州市扶持中小企業往往采用直接補貼、貼息、獎勵或對開展中小企業業務的銀行進行風險補償等“福利主義”形式,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撒胡椒粉”傾向,難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借助“網絡銀行”商業運作模式,由財政出資與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共建“風險池”,為中小企業承擔融資擔保功能,是財政資金使用模式從傳統“福利主義”向“制度主義”跨躍的重要舉措。相對于“福利主義”政策“,制度主義”可以利用“風險池”的杠桿放大效應,把銀行信貸支持規模放大30至50倍。同時,“風險池”操作透明、流程規范,當不良貸款率低于1%時,由銀行撥備予以核銷;只有當不良貸款高于1%時,才動用“風險池”核銷不良貸款,不良貸款清收部分又會繼續注入“風險池”,這就能最大限度保證財政資金安全。
⒊“網絡銀行”是創新傳統銀行發展模式,打造金融產業新增點、“新藍海”的實踐載體。當前,傳統銀行業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的“紅海”。杭州要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就必須在金融產業發展上有創新之舉。“網絡銀行”依托電子商務平臺資源,專注于中小企業發展,打破了傳統銀行發展模式的一系列框框束縛,為杭州金融產業發展開辟了一個“新藍海”。根據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與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的聯合調查表明,阿里巴巴現有中小企業注冊用戶3800萬家,這些企業中90%有貸款需求,70%的融資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其中80%的原因是缺少抵押和擔保。通過網絡聯貸聯保等創新手段,“網絡銀行”在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擔保抵押問題后,其潛在用戶將達到1900萬個,按每戶貸款10萬元計算,則潛在信貸需求為19000億元,即使選擇其中10%的優質份額,貸款業務也將達1900億元,還能帶動大量其他產品覆蓋。這充分表明,“網絡銀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網絡銀行”將為杭州銀行業的發展創造又一奇跡,引領杭州銀行業發展跨入一個新的階段。
⒋“網絡銀行”是充實和豐富網絡經濟內涵,打造世界電子商務之都和互聯網經濟大市的重要內容。互聯網經濟特別是電子商務是杭州的比較優勢、競爭優勢和產業優勢。“網絡銀行”在銀行業中全面引入了網絡平臺、功能、資源和文化,實現了業務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的創新、客戶評價辦法的創新、審批流程的創新、貸后管理模式的創新、資產保全模式的創新、會計科目的創新、客戶識別標準的創新、操作模式的創新,將引發一場“網絡化”的金融業務模式革命。把“網絡銀行”納入互聯網經濟,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和充實網絡經濟內涵,延伸網絡經濟領域,推動杭州打造世界電子商務之都和互聯網經濟大市。
“網絡銀行”在杭州的創新實踐
“網絡銀行”從2007年10月首筆聯保貸款發放至今,已累計處理1.6萬戶網絡中小企業信息,為其中7000余家企業進行信用評價,為1115家企業提供累計27.7億元的信貸支持,擁有存量客戶976戶,貸款余額19.2億元,貸款客戶數超過建行全國系統18個一級分行。在杭州地區,“網絡銀行”已累計為226家中小企業發放貸款9億元,存量客戶181家,貸款余額5.1億元。
⒈推進制度創新。大膽突破傳統銀行業務制度模式,對信貸、風險、審批、保全、法律、電子銀行、科技等多條線進行系統再造,并在銀行監管部門和建行總行指導下制定了《網絡銀行信貸業務操作規程》等一系列制度辦法,開創了“網絡銀行”業務創新模式的先河。目前,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網絡銀行”業務已占同類市場的90%以上。
⒉推進流程創新。積極簡化現有審批流程,開辟專門審批通道,在“網絡銀行”中實行全流程網絡化、集中化操作,客戶報名、篩選、初評、授信、審批、放貸、還款均有專門部門采用集中模式完成,客戶經理僅負責客戶調查和信貸業務資料申報。與傳統業務流程相比,“網絡銀行”工作時間大大縮短,一般從客戶申請到銀行放貸只需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而傳統銀行中小企業業務至少需要20-30天。
⒊推進管理創新。建立“網絡銀行e系列評級辦法”,把阿里巴巴注冊用戶的網絡商務信用納入客戶評級體系,幫助在傳統銀行業務模式下無法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增信”獲貸。參照尤努斯的鄉村銀行聯保模式,推出網絡聯保聯貸產品,鼓勵中小企業自愿組成聯保聯貸圈,聯保聯貸圈內的企業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引入網絡平臺和客戶參與,以“網絡公示”和“終止服務”手段提高違約成本,以客戶互控緩解銀行與借款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目前“網絡銀行”不良率僅為1.1%,低于建行傳統中小企業業務1.8%的不良率水平。
⒋推進營銷創新。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等載體,以“網絡直播”、“e+e工作室”等營銷手段,推廣“網絡銀行”創新業務。在全省78家建行分支機構中開辦“網絡銀行”業務,占開辦對公業務機構的2/3,年底前將在所有對公業務機構中開辦“網絡銀行”業務。
⒌組建“風險池”。由政府、銀行、電子商務平臺運營企業等各出資方共同出資組建“風險池”,用于彌補“網絡銀行”業務可能的信貸損失,保障并促進“網絡銀行”發展。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和中國建設銀行、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簽署《網絡銀行業務合作協議》,由4方出資1.2億元建立“風險池”,支持“網絡銀行”和中小企業發展。此外,省內其它市、縣也紛紛表示愿意出資建立“風險池”。累計已有23個政府部門出資,出資總額接近2億元。當然,“網絡銀行”作為一項新興事物,在杭州市的實踐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對照“網絡銀行”的發展前景,杭州市“網絡銀行”業務的總量還不夠大,中小企業惠及范圍還比較小。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縣(市)與“網絡銀行”的互動相對比較缺乏,對“網絡銀行”業務的推廣應用力度還欠大。在“網絡銀行”發展中,特別是在未來組建獨立的“網絡銀行”中,杭州市如何利用政策、資金等手段,支持、引導、介入“網絡銀行”方面所做的工作還不夠。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網絡銀行”的未來發展中引起重視并逐步加以完善。
推動杭州市“網絡銀行”發展的建議
⒈支持在杭設立獨立的“網絡銀行”。組建獨立的“網絡銀行”,是“網絡銀行”業務發展的必然方向。經過兩年的運作,目前中國建設銀行和阿里巴巴公司都有強烈的意愿組建獨立的“網絡銀行”,而且也希望把“網絡銀行”總部設在杭州。杭州市要做好相關工作,出臺必要的優惠政策,確保“網絡銀行”總部設在杭州,保持杭州在發展“網絡銀行”業務上的領先優勢。
⒉繼續做大做強“網絡銀行”、“風險池”。從總體上看,目前杭州市“風險池”規模小、實力弱,難以惠及全市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建議在現有省、市與中國建設銀行、阿里巴巴公司共建“風險池”基礎上,鼓勵各區縣(市)和有實力的鄉鎮共建“風險池”。各區縣(市)要積極整合扶持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資金,從中撥出專項資金與建行、阿里巴巴等共建“風險池”。有實力的鄉鎮可根據自身財政資金充裕情況組建“風險池”,用于扶持本鄉鎮中小企業發展。同時,要制訂“風險池”具體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實現“風險池”規范運作、規范管理、保值增值。
⒊推動“網絡銀行”進企業。建議抓緊制定“網絡銀行”進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排出“網絡銀行”進企業的目標進度和重點任務,推進“網絡銀行”進企業工作的開展。各區、縣(市)要積極組織各類“網絡銀行”推介活動,為“網絡銀行”和轄區內企業牽線搭橋,推進銀企合作、銀政合作。要加大對“網絡銀行”的宣傳力度,鼓勵更多中小企業參與“網絡銀行”業務。要參照過去推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做法,把“網絡銀行”進企業的情況納入考核,推動“網絡銀行”進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實。
⒋加強網絡信用體系建設。必須把加強網絡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推進“網絡銀行”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議由市委、市政府牽頭,會同財政、審計、工商、信息辦、金融辦、經偵等相關部門,制定網絡信用體系監管條例,明確部門監管職責,打擊網絡信用犯罪活動。完善阿里巴巴等網絡平臺的現有網絡誠信評價體系,積極對接線下信用評價體系,率先構建一套標準化的電子商務信用評價體系,促使“網絡銀行”客戶評級辦法完善。鼓勵建立電子商務領域的權威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甚至可參照對線下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機制,建立網絡信用服務準入機制。建立健全網絡經濟信息披露制度,對企業違約、逾期或惡意賴賬等行為在網絡交易平臺上公示,以加強社會監督,促進企業自律。加強網絡信用建設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網絡銀行”經營安全的良好氛圍。
⒌把“網絡銀行”建設納入“四網融合”。推進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有線與無線網“四網融合”和網絡融合、內容融合、終端融合、體制融合“四大融合”,是杭州市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銀行”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種新型業態,其發展與上述“融合”密切相關,特別是與“四網融合”有許多對接口,既可為“四網融合”提供融資貸款服務,又可賦予“四網融合”以網絡時代新型金融服務的內涵。因此,建議將“網絡銀行”建設納入杭州市“四網融合”。
- 上一篇:計生委三個一工作方案
- 下一篇:民政工作推進會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