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路徑

時間:2022-10-19 08:37:23

導語: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路徑

摘要:在新媒體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之下,繪畫藝術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元,發展速度較快,展示內容、展示形式以及展示載體非常豐富,兼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能夠實現即時互動和全方位的展現。但是繪畫藝術專業性較強,因此當整個外部環境產生變化時,難以避免會出現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整體的藝術創作形式出現了泛娛樂化的特征,藝術欣賞性變化較為顯著,藝術評判過于注重技術分析,同時藝術版權難以得到保護。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數字化傳播備受關注。文章結合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的發展現狀,分析數字化傳播路徑,進而提出相應的參考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

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繪畫藝術的內容和形式更為復雜和多元,吸引力比較足,專業性較強,對其進行數字化傳播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傳統藝術文化的有效傳播。數字化的傳播渠道、內容以及效能與傳統傳播方式有所區別,其中新媒介技術的應用不容忽視。為了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穩步運作,許多繪畫藝術開始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充分彰顯數字化傳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對于繪畫藝術的發展來說,數字化傳播技術的應用不容忽視。現代網絡技術以及數字手段的利用所取得的效果比較顯著,能夠真正實現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的數字化傳播,整個藝術傳播的質量和效果較好。

一、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的傳播現狀

繪畫藝術與新媒體技術之間的有效融合符合時展的要求,能夠真正體現藝術發展的時代價值,更好地踐行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整個展示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能夠突破時空限制,確保及時互動和有效交流。同時展示載體的兼容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展示渠道,真正實現繪畫藝術市場的穩步運作。

(一)展示形式更加多元

在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時,我國的綜合實力提升較為顯著,信息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出現了虛擬現實技術等。這些信息技術的利用頻率有所提升,能夠為現代藝術的穩步發展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受眾可以直接在線上瀏覽相關的藝術品,線上展覽工作的質量、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各種藝術展示以及線上美術館應運而生,有助于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日常審美和個性化審美的要求。人們對美的認知更加深刻,同時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許多對藝術有所追求的人開始積極利用各種線上平臺自主欣賞藝術。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對藝術展示的高質量需求,充分體現藝術欣賞的重要價值,許多藝術機構開始實現線上展覽,通過這種形式來全面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以及社會影響力。比如故宮博物院近年來開始朝著商業化、趣味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真正實現了藝術作品的有效展現。因此,學者在對新媒體時代下的繪畫藝術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繪畫獲得了更多的展示機會,展示形式非常多元,并且智能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博物館可以積極地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另外,線下實體藝術館也擁有更加豐富的功能,可以結合先進技術滿足公眾的審美需要,這一點備受青年人的推崇和好評。

(二)展示內容更具有互動性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媒體發展非常迅速,所發揮的作用比較顯著,其中藝術自媒體備受關注。這種媒體形式以個體為基本表達單元,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靈活利用各種社交工具,更好地實現有效互動及信息共享。微博、微信以及視頻網站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信息傳播效率較高。如果個人賬號無法滿足藝術信息的實質需求,就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充分彰顯自身的商業功能,確保信息的及時溝通。我國的藝術事業也實現了穩步運行,創作者能夠獲得更多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和機會。創作者主動跟隨時展的潮流,積極利用微博、微信,主動公布最新最前沿的藝術資訊和藝術動態,在線上積極參與相關信息交流。這一點有助于專業線上人際交往體系的有效構建,為繪畫藝術的廣泛傳播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確保這一工作能夠獲得更大的動力支撐。許多視頻網站平臺也開始結合各種典型的藝術事件,進一步發起線上討論交流。

(三)展示載體兼容性較強

新媒體技術水平越來越高,發展速度較快,繪畫藝術備受關注,靈活利用各種數字多媒體技術,能夠全面調動民眾對藝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許多非科班出身的普通受眾主動參與其中,欣賞藝術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的調動。著名美術館開始著眼于大眾的審美需求和精神享受,以全方位多維度的美感設計為基礎,將個人的感受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靈活利用各種聲光合成技術,對自然之美進行模仿和創造。將觸覺、氣味融入其中,精心設計與眾不同的聲效,使受眾在進入該空間之后能夠獲得更多的感官體驗,使其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同時這種載體的兼容性較強,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和發展潮流,備受關注和推崇。

二、新媒體時代繪畫藝術的數字化傳播路徑

在繪畫藝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媒體時代下的數字化傳播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但是,在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變革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無法回避的問題,比如整體的藝術欣賞存在碎片化的特征、藝術創作更加娛樂化、缺乏對藝術作品版權的保護等,這些嚴重阻礙了繪畫藝術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需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立足新時代背景下繪畫藝術發展的重要規律,不斷豐富數字化傳播路徑、渠道,充分體現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及價值,保障繪畫藝術發展能夠實現全面突破。

(一)構建完善的數字化傳播體系

藝術的數字化傳播和發展使得原有的藝術形式產生了明顯的變動,誕生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創作經驗和藝術設計形式。其中數字化思維的強化不容忽略,這一點與數字化傳播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存在密切的聯系。繪畫藝術創作者需要站在時展的角度,主動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數字化思維的影響下確保繪畫的進一步傳播和有效弘揚。繪畫藝術的數字化傳播離不開圖片、文字等形式的有效分析,盡量避免單調性,靈活利用新媒體技術,以搭建三維虛擬場景空間為基礎,在互相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真正體現沉浸式體驗的重要作用及優勢。人們也可以不斷調動多項感官主動參與其中,充分彰顯數字化傳播體系的重要作用及價值。另外,各種新媒體技術傳播手段的多樣化利用也不容忽略,短視頻、微博、微信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在此前提下還需要積極利用人工智能設備,著眼于受眾的實質需求搭建完善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充分彰顯傳播效應,更好地實現繪畫藝術體驗的目的,彰顯繪畫藝術的重要作用及價值。其中新媒體技術的有效利用非常關鍵,這一點是數字化傳播體系構建的基礎和前提,有助于真正彰顯繪畫藝術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繪畫藝術的數字化傳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藝術作品所面臨的侵權威脅越來越明顯。新媒體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不管是圖片還是視頻資料都非常容易被復制,因此版權保護工作不容忽略。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繪畫藝術需要在堅持原創的基礎上盡量避免各種侵權行為。只有嚴格保護藝術作品的數字影像版權,才能確保藝術作品數字影像版權能夠實現有效授權及合理管理,可通過征收版權使用費用的形式,積極加強對數字化傳播過程的優化升級及合理管理,落實好版權保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繪畫藝術的現代化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環境。

(三)始終堅持藝術的主體地位

在新媒體背景下,繪畫藝術的泛娛樂化色彩比較顯著,影響到自身的藝術性。對于繪畫藝術來說,藝術價值的體現最為關鍵,但不管是技術還是藝術都需要以社會實踐服務為基礎,真正實現與生產和生活之間的有效融合。如果過于注重娛樂化,就會導致繪畫藝術數字化傳播工作出現偏差,因此只有真正實現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有效結合,始終堅持藝術的主體地位,以藝術為內核,才能夠確保對癥下藥,促進數字化傳播的有效落實。

三、結語

新媒體時代下的繪畫藝術備受關注,數字化傳播工作不容忽略。因此,需要以構建完善的數字化傳播體系為基礎,全面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始終堅持藝術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藝術與娛樂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郭蔚,陳建華.新媒體時代高校出版社傳播力提升路徑[J].出版廣角,2018(14):35-38.

[2]高寒冰.新媒體時代書法藝術傳播探微[J].中國書法,2018(10):168-169.

[3]李靜,張孟軍.新媒體時代傳統民俗舞蹈傳播路徑探析[J].傳媒,2018(9):82-83.

[4]程超.繪畫藝術的數字化拓展與前景[J].美術,2018(12):140-141.

作者:鄭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