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間舞蹈的象征性

時間:2022-06-26 09:13:14

導語:淺談民間舞蹈的象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民間舞蹈的象征性

摘要:在祖國的中原地帶有一座依山傍水的魅力城市——信陽,它坐落于鄂豫皖三省交界之處,美麗的淮河岸邊,美好的山水孕育了這篇肥沃的土地,造就了一個“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信陽美麗富饒、底蘊深厚的特點,這里不僅有美麗的景色以及多種多樣的美食,也有著源遠流長的風俗習慣與出色的歌舞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豫南民間風俗特色,而信陽的民間舞蹈作為信陽民間藝術中的特色代表,具有豫南文化的特色象征性,給這座美麗的小城又添了一筆濃厚的色彩。本文將結合信陽民間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來分析領略風格獨特的豫南民間文化藝術。

關鍵詞:信陽;民間舞蹈;象征性

信陽位于美麗富饒的淮河岸邊,坐落于三省交界處,向來享有“三省通衢”之美稱,在歷史上始終扮演著一個必不可少的樞紐角色,在歷史的長河中接受了千年的洗滌,孕育了極具風格特色的民間文化,這座美麗小城的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同樣對于淮河文化具有象征性。由于其優越地理位置,當時的民間舞蹈藝術受到了多個地區、多個時期的特色文化的影響,如:楚辭吳歌的特點、中州戲曲中的特點、甚至是京劇昆曲中的特點,舞蹈中的大部分表演形式以及道具都具有著獨特的象征意義,信陽的民間舞蹈藝術是當地文化交融的象征。人們在勞動工作的過程中發明創造了這種獨特的藝術,它凝聚著生活在此的歷代勞動人民中心血,對于豫南文化藝術有著集中的表現意義。本文將著重對于極具代表性的信陽民間舞蹈中的象征性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領略風格獨特的信陽民間文化藝術。

一、信陽的民間舞蹈是當地人文氣息以及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象征

由于信陽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間藝術受全國各地的藝術文化影響深遠,在當地擁有多種類型的民間藝術風格。因此,信陽的民間舞蹈中,一大特色就是內容豐富多彩,表達形式上也更為獨特多樣,具有著許許多多藝術文化的融合創新之美。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幾個優秀民間舞蹈作品中,例如《撲蝴蝶》、《火馬》、《鷸蚌相爭》等作品中,其中用到的花扇,就是模仿蝴蝶美麗的身姿,象征著信陽地區美好的地理環境孕育著美好的生靈;而其中用到的“火馬”道具,正是借助獨特的表演形式,將信陽人民的熱情表現的淋漓精致,象征著人們對于生活的飽滿熱情。通過這些風格獨特的表演道具以及形式,將信陽地區的多種文化交融給表現了出來。其中,在上世紀的80年代的普查活動中,記錄信陽的民間舞蹈的舞種超過80種,演出的形式更是突破了120種,以及400余種傳統節目,表演道具也不計其數。這些形式多樣的民間舞蹈藝術,正是信陽地區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的而產生的文化藝術多樣性,同時凝結著當地的人文氣息,是當地獨特而又多樣的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信陽民間舞蹈藝術中百姓生活、時代氣息的象征性

據采訪以及相關史料記載,信陽的民間舞蹈源遠流長,早從清朝末期開始,就與一直以舞蹈的形式各個民俗活動上表現出來,象征著每個階段的事情以及相關的習俗活動,這種舞蹈形式載歌載舞、千姿百態,在表現的形式上具有鮮明的“一舞一曲”、“多舞一曲”以及“一舞多曲”的特色。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花鼓燈”,借助輕快的舞姿以震人心脾的花鼓,在舞者的敲擊以及吟唱舞蹈中,將歷代百姓的生活融合進了曲調舞蹈中,訴說著歷史,將信陽人民的生活大膽訴說,象征著信陽人民對于生活的不屑努力與飽滿熱情。這種載歌載舞的表現方式,將信陽地區人民對于生活的辛勤積極完美的表現出來。不僅如此,信陽民間舞蹈中蘊含的時代氣息較為強烈,如,在革命戰爭時期,大別山區以及蘇區人民在生活生產中創作了大批的優秀作品,至今還廣為流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等等作品,這些具有著強烈時代氣息的民謠被結合以舞蹈,通過民間藝術家的編排,變成了描繪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時期的種種現象,記錄了每個時期的特點,和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用到的表演道具以及舞者身著的衣服都極具時代氣息,渲染了濃厚的氛圍,象征著信陽人民對于抗戰時期愛國救國的飽滿熱情。在這些作品中,能夠清晰的感覺到時代的背景,無論是為了了解歷史還是傳播時代優秀精神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陽的民間舞蹈,是當地時代的象征。

三、信陽的民間舞蹈中淮河文化的象征性

信陽的民間舞蹈中存在著許多的象征性意義。淮河流域的良好環境對于信陽的傳統民族舞蹈的形成完善有著重要的影響,信陽的民間舞蹈,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是淮河文化在舞蹈藝術上的集中體現。例如,信陽民間舞蹈中的“旱船”,就是為了紀念每年的豐收,會在節日里表演的一種舞蹈,舞蹈本身借助行舟的形式來進行表演,預示著今年的豐收和期盼來年的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望。就舞蹈的表達形式以及內容來說,信陽的民間舞蹈多表現的是淮河地區人民的辛苦勞作以及生產生活,同樣也描述了淮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希望和美好。在表達時,講究動靜結合與舞者身體線條的柔美性,這正象征著淮河的蜿蜒柔美。在同一種舞種里,表現的方式就有許多種,單單是分布區域不同,就會導致相應的舞蹈風格發生改變,獨具一格。在淮河地區,無論是風土人情還是習俗習慣方面都會由于地區分布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和獨特。但是究其象征意義,都是勞作百姓在生活中的美好愿望以及相應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四、結語

信陽地區的民間藝術具有極為鮮明的地區特征以及時代特征,代表了淮河地區人民的辛苦勞作以及在歷史長河中為中國特色民間藝術的重大貢獻,信陽的民間舞蹈作為民間藝術中重要的一員,有著象征性的意義,這種文化,應該得到關注和傳承。

[參考文獻]

[1]劉世嶸.豫南民間花鼓燈藝術特點探析[J].四川戲劇,2009,02:81-83.

[2]陳永省.歌舞之鄉話信陽[J].東方藝術,2008,Z2:143-144.

[3]劉柳.豫風楚韻韻味悠長-走筆河南信陽豫南民間舞蹈[J].舞蹈,2014,01:66-67.

作者:汪法萍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